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138章 穿越者赵保胜迈出坚实的一步

丁政委晚上没睡好。

昨晚赵保胜回来了,向他汇报了县城的情况。

县城形势很复杂,赵保胜的工作很有成效。

但,苏青和他汇报过,赵保胜背景调查没有明确结果,不能作为外派情报线上的人参与县城工作。

丁政委倾向于相信赵保胜,但规则就是规则。

陆团长更看得开,作为物资线上的人,赵保胜一样能提供他所获得的情报,又不是给委员长打工,怕啥子嘛!能抓耗子就是好猫!

特别是情报线到现在还没能布进县城,物资线倒是捷报频传,甚至还给情报那边安排了两个既能挣钱又能传递情报的线路。

至于说赵保胜的背景调查,那就是个借口!

什么特务能帮独立团搞这么多事?什么特务杀鬼子恨不得剁碎了?什么特务不愿意待在团里不愿意去师里,宁愿待在一线和鬼子面对面厮杀?连个班长都不愿意做啊!

只是分工不同,陆团长一直没好意思多说。

丁政委头疼的也是这个,老赵表现一直很好,但…陆团长不知道的是,边区那边近期好多来投奔的人,被查出有果府背景,甚至边保从特殊渠道弄到了某机构派遣边区潜伏的名单!(勿纠结,借个名借个说法,咱这不是谍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有点不足以形容,外松内紧,眼睛多着呢!

这时候很多关于赵保胜的情况,都得捂着,低调还来不及呢。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可不只是常委员长的口号。

所以,赵保胜不被算作情报系统的还是好事,至少主动权在独立团手里,属于可控。

赵保胜一点不知道这些背后的事,他又不是来挣功劳的,不在乎,如果有麻烦,就跑路呗,又不是没活路。

禁闭室,在独立团是个特殊的地方。

这里很少有人,丁政委的思想工作不是吹,需要用到这里的次数极少,倒是团里有几个图清静的来住过那种没看守的‘禁闭’。

处于多个哨位眼皮底下,偏偏没设独立守卫,顶多有事警卫排加个岗。

从昨晚开始,禁闭室设岗。

赵保胜搬了铺盖住进来,带了书籍报纸,以及纸笔油灯。

油灯亮了一夜。

所有东西都得自己抄写,简图图表都是手绘。

《民兵爆破地雷教材》总计不到200页,关于火乍药和火具的章节才四十多页,加上‘七人背’的章节十来页,赵保胜一晚上抄完(32k小书,字数有限)。

没有按原书排版抄,就是大白纸,一种东西抄在一张纸上,倒是配图花了不少功夫。

抄完收拾好,特别是手机关机收到‘牌位匣子’里贴身藏好,赵保胜倒头就睡。

还没睡踏实,禁闭室那栅栏一样的门就被撞开。

小红缨冲进来:“老赵老赵,你咋被关禁闭啦?”

赵保胜眼都睁不开了,摆摆手:“别吵我,我睡会儿。”

“是不是事发了?”小红缨拍着床板叫嚣,“这些不都是独立团的?咱扩大了不就是独立团扩大了?!这老登怎么分不清里外啊!”

赵保胜稀里糊涂还没搞清楚啥情况,小红缨又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地冲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吵吵嚷嚷,丁政委押着小红缨回到禁闭室。

赵保胜把脑袋埋进被子,装死。

“你白天就老老实实呆在这儿,哪儿也不许去!小丙!禁闭室双哨!但凡丫头跑出去,这个月庄上厕所都归你们警卫排掏!”

小丫头骂军阀老登,骂独裁。

赵保胜受不了了,掀被子起身,翻出一叠纸,交给丁政委:“您安排人验证一下,让我安静睡一觉,说不定还能想起其他东西呢!”

“老赵!检讨书咋写那么多啊?!能算上我的吗?我写不出来!”

丁政委接过那叠纸,拍拍小红缨的脑袋:“这可比检讨书难写!都是老赵记在脑子里的。你给我安安静静守着他,别打扰他,有事喊哨兵通知我。”

要不说独立团老兵油子有常红缨这一号呢,小丫头立马嗅出来丁政委话外的意思。

老赵这不是被禁闭了,这是他身上有重要的东西,比如…情报!

小红缨立刻闭嘴,目送丁政委离开。

她见过,重要情报对军事行动的极大帮助,也见过某部门足不出户就能搞清楚敌人意图,难不成老赵也……

安静坐下,看看窗外,春天不知不觉就来了,树梢上已经绿了。

坐不住,就掏枪出来擦,大眼儿撸子已经成了她的最爱,贴身不离,就是藏在衣服里面老往下掉。

赵保胜其实睡了没多会儿,身体很疲惫,精神却很好。

禁闭室里静悄悄。

忽然,床板那头一声‘嘎吱’,赵保胜一惊,起身掏枪……枪没找到,小红缨蹲在床尾,拿他的床单在擦子弹!

“我说,我床单才换了没多久啊,你给我擦得这么脏,谁洗啊?”

“哎呀放心,我就擦擦子弹,没有拆枪,没有枪油在床单上。”

“我说的是这个吗?”

“知道啦,就你讲究!我不是没找到擦枪布嘛!”

“……”

“政委大叔说了,让我守着你,放心,大眼儿撸子可猛了!有我在,老鼠都进不来!”

“……”

“你不知道,这家伙,除了太重不好带不好拿,其它都是好处!”

赵保胜不说话了,靠着床头闭目,胡义和他说过,青山村里,小丫头一支手枪一对多,控制场面一点毛病没有。

他早就不纠结小孩子参加战斗什么的了,他在想,能不能有什么可以增加丫头的自保能力,能不能让她更强。

至少,在他眼皮子底下,多一份安全,好好地活到胜利,然后好好活到老。

午饭是罗富贵送来的,九班几个剪刀石头布比出来的机会。

罗富贵就是想问问老赵,几次缴获的那点钱,都在他那儿呢,能不能换成粮食……

连罗富贵都嗅出粮食会紧张了……忘了问团里有没有垒片梯田出来,好试试堆肥。

赵保胜和罗富贵说,把这点小钱交到团里去,团里采购粮食,价格会比单独买粮便宜一些,九班现在基本不开伙,没必要单独存粮。

其实就赵保胜现在在县城的关系,弄点粮食存起来一点难度没有,量不大,郝云来那儿都能搞定。

九班单独的肉食和蛋白质补充,仍然不能稳定,毕竟每次搞头猪再整香肠什么的,挺麻烦,而且天气暖和了也不好搞。

独立团现在每天都有豆腐供应,虽说量少,可毕竟是比较好的蛋白质来源。

赵保胜吃完饭,让小红缨自己练字,他想把堆肥办法理出来……好像也不行,小丫头旁边坐着,手机没法拿出来。

还是等晚上吧。

赵保胜只好再睡,睡足了晚上才有精神抄写。

……………………

连续两个晚上赶工,赵保胜把现阶段要拿出来的东西给整好了。

有氧堆肥基本原理和土法水泥制造,也都整理出来,这是和垒梯田种菜种粮有关的,需要摸索着干。

异烟肼的相关资料,这是重点,需要八路军的相关单位联系陕北边区,派人联系欧洲,找到当年的论文,再找化学化工方面人才,进行研究。

(异烟肼20世纪初就被发现合成出来了,但一直没发现这东西能治肺结核,算是钻个现实的空子,相关合成的实验论文现在在欧洲并没有被重视,赵保胜查到了,让上级想办法去获得,减小嫌疑。)

破伤风抗毒素和疫苗的基本生产方法,赵保胜也整理出他能查到的资料,也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研究。

这些东西,他都借口是在北平来的那个汉奸那儿看到的,他啥也不懂,只知道这东西人家看得很紧,他找机会偷看,死记硬背,回来默写的,对不对都需要上级安排研究验证。

这个借口其实很烂,但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还是那句话,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针对的就是师里那位的口味。

成不成的,验证一下也不难,一旦成了,那点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八路军就可以凭这个获取巨大利益,增强军备,站得更稳。

青霉素的相关研究制备内容,其实也能弄到,但…菌种是个难点,这个就不是凭努力就能弄到的。

赵保胜拿着这些东西,和独立团陆团长丁政委再次密谈,除了独立团自己可以操作的梯田堆肥这些,着重强调了异烟肼这个需要上级去验证获取的事,必须保密,必须谨慎。

丁政委其实有些将信将疑,小小梅县的一个汉奸,手里怎么会有这么重要的东西?有就算了,为什么没给鬼子?让鬼子去欧洲找,并不难。

赵保胜没办法解释。

他只说汉奸根本不信这些,这些东西混在一大堆情报里面,根本没人注意,他翻过,虽然是情报,但全是过时的情报,就这点有用的。

师政委是新调来的,丁政委并不熟悉,不知道脾性,想让赵保胜一起去师里说明情况。

赵保胜拒绝,理由还是原来的,他的背景调查没明确结果,他不能去。

开玩笑,真像某些穿越小说里意淫的那样,跑去指导人家伟人,别的不说,封了咱这小说,都不用烂柿子领导层出面!

陆团长被老赵说服,还和赵保胜一起做丁政委工作,试试无妨,一旦证实是真实有效的,那收益可就太大了!

陆团长的川音,让赵保胜觉得,他可能也信黑猫白猫的那套实用主义。

丁政委最终点头,以密件形式,附信说明,直接派警卫排护送,直接交给师政委。

赵保胜看着东西送出,长出一口气,自己终于走出这一步,这趟总算是没白穿过来。

陆团长还拉着赵保胜,让他好好讲讲堆肥的事。

这个是赵保胜自称他父亲搞过的,只在沪市院子里种菜用的法子,堆肥的材料也是垃圾箱里找来的。

嗯,这个瞎吹都没事,简单得很,注意要点也写得很清楚,有氧高温堆肥,视频平台上有很多种菜up主实践过的,只不过现在规模大一点。

独立团农民出身的人占绝大多数,试验起来也不麻烦,大不了多试几次嘛。

土法水泥也简单,找个砖窑,甚至自己搭一个也能烧,毕竟这东西赵保胜是考虑砌水池水渠的,不是浇筑混凝土,对强度要求不高,能成形能密缝就可以。

梯田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灌溉,没法灌溉,还是‘望天田’,那可种的东西就得考虑耐旱,产量也不会高。

其实种菜种粮的事情提出来以后,独立团上下就开始在大北庄的边角空地种上了。

种地,赵保胜实在不在行,他只知道土豆玉米可以有高产,听说晋省有国外传教士带来的高产玉米种子,可能有试种,建议陆团长找人打听。

现在梅县山区很多地方都在种红薯,这东西怎么说呢,后世没有被划入主要粮食作物,是有原因的。

它的营养价值,有‘偏科’,这是赵保胜从科普视频里看到过的。

但为什么种这东西多?因为它耐旱啊!

谁不知道水稻小麦好吃?土豆也很好啊,为什么不种?呃…这个是种植习惯,应该多种土豆!

还不是因为没有灌溉条件啊!

太行山缺水,但其实这里处在400毫米降水线范围内啊,属于半湿润区。

缺水,不是降雨太少,而是因为存不住。

梯田想要种得好,必须靠灌溉,没有灌溉,就是望天田,能种出什么,能收多少,全看老天爷。

赵保胜想搞土法水泥,也就是想试验小规模的水窖,水池和水渠。

没有水泥,石头缝密封不了,没法存住水啊。

陆团长和赵保胜细聊了之后,越发发现赵保胜懂的很全面,甚至他都开始想打浑水河的主意了!

修水坝!

不是三峡那种巨型水利设施,而是后世山里常见的拦水坝,漫水坝,鱼鳞坝,为的就是稍稍提高一点水位,给水坝周边提供一个灌溉条件。

种地怎么可能不修水利?

只不过目前没有这个能力而已,畅想总可以的吧?

后世的红旗渠,就是一个值得骄傲的人工水利设施啊!全靠人力!就在梅县北方!(原着小说的梅县,大致就在南太行,这么说,确实问题不大,勿太较真)

两人聊得正热火朝天,李算盘带着人回来了。

这段时间,由基层工作组串联,替供给处联系了好多大山深处的村子,山货,药材,收了一大堆。

这下,赵保胜的身份可以坐实了!

带回来的,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鬼子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在山里活动,有数个村子遭到破坏,这股鬼子有些神出鬼没,还没被抓住具体行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