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114章 偷不成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第114章 偷不成

作者:猫儿桥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8:35

赵保胜在城里砸人手指的时候,九班正在学习。

是的,学习,学文化,学科学,学政治(当然,不一定是这叫法)。

胡义被赵保胜暗示过,八路军对基层士兵的教育很花心思,会讲很多东西。

耐着性子参加,胡义果然发现了不一样。

识字课自不用说,果军?没可能有的。

为吃粮来当兵的,或者强征壮丁来的,学会拉栓放枪就不错了,连刺刀都不一定会发,识字?识来干嘛?识字明事理,想造反吗?

八路军不但教识字,还教算术。

别笑,中国人个个会心算,被外媒羡慕,不是没来由的,那是普及基础教育的成果,是真正把基础教育当成改变民族命运的根本来看的。

快乐教育?教出来的玩意儿连读写都困难。

还是像南亚大国连国内普遍文盲都没解决,就做梦想吃下东大流出的低端产业?

做白日梦。

小红缨经过赵保胜的‘填鸭’,勉强能做四则混合运算了,已经看不上这些还在掰手指头学数数的启蒙教育了,老插嘴,被郝平赶出了课堂。

罗富贵相反,正在脱鞋——手指头不够用。

胡义面无表情,他已经看出厉害来了。

等休息片刻,八路军某位老班长站到了黑板前。

没有什么这主义那主义,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上来就问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鬼子为什么要来侵略我们?

这在这群新兵里,就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就让大家讨论而已。

又问:我们该怎么办?

胡义看着七嘴八舌的新兵,不禁沉思,八路军,真的厉害!

……………………

赵保胜一凳子腿就砸扁了那个从始至终没看到他脸的人的右手大拇指。

立威,不需要多说什么。

我有背景,我比你强大,你就是个屁。

李老四搀着他的堂侄灰溜溜滚蛋,连灯笼都没顾得上拿。

赵保胜叹口气,明天还得去给张翻译官送党参,算是印证一下自己有关系……特么莫名其妙来的事儿!

等夜更深了,赵保胜搬梯子爬上房顶,又把梯子拉上房顶,靠在东边院墙上,爬高探头瞧。

鬼子占的院子够大,夜里也冷清清,没有探照灯,只有几个大瓦数灯泡,照得整个院子朦朦胧胧,一眼也看不出哪个房子是哪儿。

总感觉院子里空荡荡,住了没多少人。

院子西围墙上,就赵保胜爬的这段,不靠任何房子,光秃秃,连个灯泡都没。

赵保胜原来设想的钻孔接线偷电的办法彻底落空。

收起梯子,老赵蹲坐在屋顶上,看满天星光,心里苦闷。

咋办啊?

手机充不上电,什么优势都谈不上了。

唉……

赵保胜并不知道,他隔壁的大院子,其实并没住满鬼子。

上次扫荡无疾而终,追击二连的鬼子大队,绕了一大圈,回来还被收拾……该死的土八路,一定是向西进深山了!

在县城抛下伤员,重整旗鼓,再次进山!

更可怕的是,这条进山路上,所有村庄都在上次被鬼子光顾,房屋被焚,人早跑空了,根本没人知道,鬼子又来了。

……………………

第二天一大早,刘家父子就来敲门,干活嘛,赵保胜不催,他们也不会偷懒,包活儿,早一天干完早一天拿钱。

赵保胜不得不起来,屋顶要揭开来修整,没法睡。

晃悠着起床,他把背篓留在小院,重要的东西都装进了衣服口袋和褡裢。

这布制的背兜一样的东西,前后都有装东西的布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到处都有人在用,很普遍。

赵保胜为避免特立独行,也弄了一个。

出门,吃包子……也不知道小红缨这丫头在干嘛呢。

等吃完,起床气消得差不多,赵保胜也把要和老李交流的几个事捋清楚了,去找杂货铺老板。

杂货铺老板没想到真来了生意,问赵保胜要清单,要数量,划价,写了个数字。

赵保胜知道大致市场价,老板给的价算是不错,确实比零售便宜一点,火柴还专门写了双喜牌——泊头产的。

泊头火柴,是冀省的,这会儿应该被鬼子占了,双喜牌要么是战前生产的存货,要么是假冒。

赵保胜随口问了问,老板倒是严肃地看了他一眼,叹口气:“存货也不多了,洋油也是。”

“日本人马上会封锁进山通道,到时候这些都是紧俏货,包括洋碱。”赵保胜不露立场地说。

老板点头:“鬼子……日本人也有这些可以批发,价高质次……就南头那个吉田商社。”

“那行,下回我还找您。”

赵保胜交钱,拿着付款凭条清单出城,按地址,应该是城外某个村子里的地主家。

至于怕被骗……我老赵下午就要去投靠张翻译官了,还怕这个?

心里想行,但这种接触,赵保胜认为还是得汇报上去,以免说不清。

出城很快,赵保胜插队了,老子都是有高级良民证的人了,插个队算什么?

昨天他就想明白了,拿这证,要老老实实排队,才真会让人怀疑!

到和老李约定的地方,在城西某个路口,这里有临时的集市。

找到已经等了多时的人,赵保胜连水都顾不上喝,开始事无巨细地和老李讲述昨天进城至今的事。

老李到底经验足,支开其他人,专门找了纸笔,凑在驴车边上记录。

就一天,赵保胜折腾出那么多事,李算盘都开始怀疑,梅县还是自己进过的那个梅县吗?

什么伪军守备连的连长,什么冀北北平来的翻译官,鬼子不知衔级的军官,房主和保人,夜里敲诈的保长和他侄子,收粪的张家,修房的刘家,杂货铺老板……他怎么碰到的全是自己碰不到的?

还有相关的一大堆事,接手收粪的活儿的可能性,修房子行业掺和一脚,给张姓翻译官送礼,威胁保长……

太能折腾了!

老李很清楚轻重缓急,该汇报的,赶紧用密语(独立团内部约定)写清楚,派人送回团里,采购的物资,派人去取,其他人待命,随时准备掩护城内同志撤退。

苏青同志和丁政委的判断没错,赵保胜这人虽然背景有瑕疵,可确实是个能干的人,做事没得挑。

立场……目前来看,一点都没问题。

独立团设想的在县城单独设情报线和物资线的想法,竟然这么快就有希望了!

作为团党委委员,李算盘是知道梅县本地是存在党组织的,但为保证双方安全,接触非常少,甚至可以说他李算盘到现在都没接触过,连工作组下村,都没有完全和梅县组织交底。

想不到老赵单枪匹马,都鼓捣出这么大场面。

赵保胜不会读心术,要知道老李心头所想,肯定不会这么乐观,关键这些东西如果都是经过他赵保胜的手,他也成了危险因素。

李算盘的安排,赵保胜没说什么,这次出来,总共八个人,没带武器,老李安排人待命,意思是什么,赵保胜有数。

万一有事,要接应他赵保胜走!

没武器,怎么接应,赵保胜没有细想过,但这是把他当自己人了!

嘴上说不重要,可真的接纳他了,哪可能拒绝这帮汉子的认同呢?

喝了口水,赵保胜咂咂嘴:“老李,我跟你说,鬼子查良民证查得严,进出小心,不行就花钱办证,回去和团里汇报,我上次办证的路子还在。县城现在还乱,我瞧着鬼子还没摸出个头绪呢。”

李算盘没说话,点头,确实该向团里报告。

“汉奸鬼子各自都在划拉利益呢,”赵保胜直觉是这样的,连收粪的都盘剥,鬼子汉奸眼光也有限,“咱插一脚也很正常。”

这说的是已经汇报回去的参与几个行业的事儿,得等团里决定,李算盘等命令就是。

赵保胜觉得机会很好,晚一步,可能就有其他人插手,再想进,就会有利益争夺,反而坏事。

他想利用老李现在手里的几个人,今天就带进城,把持住了再说。

老李把他赵保胜当自己人看,甚至担心他有危险,把一群没武装的后勤人员安排在城外准备接应他了,他就有点上头。

在独立团这么久,除了九班,赵保胜看大家都有点Npc的感觉,这会儿……士为知己者死嘛。

李算盘摇头:“还是等团里决定吧,风险很大,咱这几个人,都不是干这个的料。”

赵保胜只好点头,做这些事情,相当于在县城潜伏,没经验容易露破绽,贸然安排人,对同志们相当不负责任。

等了好一会儿,派去取杂货的同志返回,远远对老李点头,货没问题。

县城门禁的检查,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内外流通,但国人善于变通,城外村庄很快就出现了小范围的不定期集市,甚至有人开起了大车店。

汉奸们想来也不是吃素的,这些地方都可能埋了眼线,物资还需要掩护,多转些地方,摆脱可能的跟踪监视。

老李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这些东西能安全进山。

赵保胜知道物资没问题,就打算回县城,李算盘喊住他,约了另一个地方明天接头,赵保胜办完事之前,城外都会安排接应。

当然,老李为了掩饰,高喊出来的是:“我给您去找,找到了您可一定来我这儿买!”

在团里政工科接手前,老李就等在城外。

赵保胜默默点头,政工科就一个人,这不就是老李得一直等他嘛。

回到小院,刘家父子已经揭了一间屋子的顶。

他们一边揭一边清理,清理完的又盖回去,这样省掉搬运和二次爬高,效率很高,瓦的损耗很小,基本不用花钱再补瓦。

赵保胜也爬梯子上去看,发烟给老刘,让歇歇劲。

闲聊中,老刘抬下巴指南边吉田商社的仓库,说这几间是占的老院子,顶都是凑合弄的,要不了几年就扛不住。

赵保胜问怎么回事,小刘难得插嘴,他们爷俩干的活,鬼子商社一分钱都没给……

凌晨下过一场春雨,县城里的房顶难得的干净,赵保胜叼着烟,看着南边成片的房顶发愣。

老刘扔掉烟头,喊儿子干活,一边嘟囔着,抓紧干完这单就回老家,还能赶上春种,你爷应该把地都翻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