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81章 准备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第81章 准备

作者:猫儿桥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8:35

“你这是假设,哪有那么寸?团主力出去了鬼子就来了?”有人试图驳斥这可怕的预设。

没等赵保胜反驳,高一刀手一挥:“别扯淡!咱们人少,就得按最不利的情况假设,真撞上了,村里百姓和伤员怎么办?拼光了都逃不掉!”

赵保胜暗自松口气,高一刀不是蠢货,只是没想到那么极端的情况,现在挑明了,他已经在考虑了。

有人提出来,把岗哨前推,胡义摇头:“单独岗哨前推没用,离得太远发现敌人可能逃不回来的,离得近了提前不了多久,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高一刀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他看着赵保胜。

赵保胜摇头:“我没有军旅经验,胡义倒是可以和你们一起商量。”

高一刀愣了一下,转头看胡义,胡义脸上的淤青也挺可笑。

“快腿,通知村口哨位向南前移一里地,咱们回团部,召集所有留守部门负责人,班排干部全都参加,开会讨论。”

团部就那几个部门,几乎全跟着主力出去了,连供给处李算盘那个独臂都跟着去了,说是清点战利品得他亲自过目……

卫生队有伤员在,留着两个人,供给处一个,通讯班一个,然后就是二连的一帮班排干部,还有九班班长刘坚强……以及能做主的赵保胜和自认能做主的小红缨,以及前东北军军官,现八路军战士胡义,嗯,只剩马良,候在院子里。

高一刀难得能坐到团部主位上,意气风发,唯独额头那个油光锃亮的大包有点显眼。

会议很简单,就是讨论赵保胜提出来的极端情况,如果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应对。

高一刀的威压,让直属团部的几个部门也不敢开玩笑。

卫生队汇报,现有十六个伤员,六个得抬着走,十个能自己走,就是走不快。

供给处汇报,团里存粮被主力带出去大部分,弹药全无,现存粮食及其他物资大概八百斤,需要配给人力搬运。

通讯班说,团部院子里所有东西,如果打包,大概需要四个人背。

高一刀头疼,光安排这些东西和人员撤离,以及协助村民,就得他二连一个排什么都干不成。

他作为留守负责人,要求这些部门,今天就做好打包准备,明天就打包完成,一旦有敌人接近,必须保证接到通知立即能出发。

剩下的就是战斗部队的事儿了,怎么应对可能出现的日军扫荡。

还是前哨的问题,无名村离南边山谷出口大约八里地,谷口设置哨位,消息可能传不回来,中间设置接力,太浪费人力,留在谷中的人,能顺利逃回来的机会不大。

刘坚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原来听他九连的班长说过,这叫‘诸葛亮’会,和班里的战士一起讨论战术的小会差不多,都是军事民主的一种。

眼下就卡在哨位位置和警戒提前量上了。

刘坚强想起来,一连在西山南边的台地上,设置了一个观察哨,他有同期老乡上过那个哨,说那里可以看很远……他想提,但二连不是应该也在那儿设了哨吗?

赵保胜对军事懂得不多,有些打蔫儿,刘坚强拿手指捅他,他凑过去,耳语。

“高连长,我们班…长刘坚强,问西山南边台地上的观察哨有没有设?”赵保胜问。

“……没有,那个哨位观察距离比村口哨位远不了多少,爬上去非常费劲。”二连的某排长说。

八路军望远镜非常稀有,独立团一个都没,连陆团长都没得,哨位观察受目视距离限制很大,离得远了,单个人的行动可能看不到。

高一刀眼一瞪:“谁让你擅自撤哨的?!”

赵保胜摆手:“我们想问的是,台地上能走到南边多远?”

太行山的独特地形,峡谷两边山上中间有台地,台地上还有峰墙,整个断面呈阶梯状,台地有些可以和峡谷一样长,但如果没路,从峡谷没法直接上到台地。

刘坚强的想法,就是想问台地能不能通到谷口的台地,把哨位设到台地上,可以监视谷口,即便鬼子进谷,没有通路可以上台地,也打不到台地上的观察哨,观察哨可以从台地上回无名村示警。

安全是安全,但现在不清楚台地能连到哪儿,这些周边地形都是一连摸排过的,并没和二连讲,另外,距离问题可能还是得靠接力传递。

“快腿,立刻安排人去看,东山西山都安排人上去,台地…还真没注意到这种可以利用的地形呢。”高一刀命令,“还有,问村里人,包括我们既定的撤退路线,安排人走一遍,别特么担架都过不去。”

这种排查费时费力,台地也可能在山谷里看着是连着的,实际上台地中间有可能有沟壑,有断层根本走不过去。

“有个问题,”胡义举手,“夜间怎么办?台地上的哨位没法解决峡谷里夜间通过的……”

是啊,明哨夜间可以叫停,对口令,台地上只能是观察哨,根本拦不住山谷里的人。

“鬼子大规模夜间行动也是有照明的。”高一刀咧嘴,“东北军没遇到过?”

“大规模的夜间行动,鬼子没必要啊,我是怕他们的侦查班,夜间潜入,”胡义面无表情,“鬼子夜间摸哨也很厉害的。”

赵保胜猜胡义以前吃过亏,得胜港倒是没有被偷袭成,提前让火光照亮,被三排发现了。

夜袭…咱不也是祖宗一级的吗?连灯塔国在朝鲜都吃过咱的亏……灯塔国大兵好像用铁丝网和地雷来防夜袭的吧?地雷炸了就疯狂开火……

“团里有地雷吗?”赵保胜问。

摇头。

“你想在山谷埋雷?”高一刀撇嘴,“山谷里有老百姓通过的,炸了咋办?”

“夜里哪个好人进山谷?”赵保胜抬杠。

“鞭炮行不行?”二连有人问。

“咋点?”立刻有人反驳。

赵保胜眼睛一亮:“火柴头和火柴皮可以做发火装置,我那烟雾弹就是这么搞的发火。”

“你那东西保险不?咋设置?夜里下霜会不会潮掉?”

“拉绳,一头固定,一头栓拉火,长征路上有人拿手榴弹设过雷。”又有人提。

“那不如直接放个手榴弹。”

“不,这个是示警用的,手榴弹还是会伤老百姓。”

“怕潮可以做个油纸袋,把鞭炮和拉火都包进去,只留绳子出口。”

果然不愧叫‘诸葛亮会’,一旦开了头,大家讨论起来,主意就越来越像样。

连小红缨都掺和进来:“山谷一百多米二百米宽,拉那么长的绳,能扯得动拉火吗?”

又沉默。

“堆石头!堆石头堵住,只开小口,”赵保胜突发奇想,“还可以多堆,把路给留弯的,两个人并排走行,人多了就得排队!”

“这样还能降低敌人行军速度!”

“要不要挖坑?”

“陷阱?这路咱们也得走呢,必须能撤掉。”

“不能撤,如果咱能撤掉,鬼子也肯定能搬得动,唔,还得防敌人爬过来,不能太矮。”

赵保胜觉得自己的主意可能挖了个大坑,这几天别想消停了。

高一刀很满意,难题,也要看什么样的难题,这咱们不就能解了?嗯,九班这几个烂怂也是可以的嘛。

散会,各自分头去准备。

赵保胜这才知道,无名村的村民就有自己做鞭炮的,只是附近土硝难寻,村里牲口少,全靠各家各户的茅厕收集……

要了纸捻儿的样品,赵保胜开始研究怎么把火柴发火装置和纸捻儿联系起来。

不算难,用木头削一个固定装置,钉在地上,固定拉火和纸捻儿,在院子里试了两次,都成功了。

油纸袋也很简单,不是要长期使用,哪怕每天都换,也用不了几个。

村民们也被通知到了,鬼子可能要进山扫荡,要求准备好转移。

对于没有见过,只听说过鬼子的村民,解释劝说工作反而比较难,赵保胜给快上火的高一刀出主意,开故事会,让见过鬼子受过鬼子害的人,给村民们讲讲他们见过的鬼子。

这个事,既然赵保胜提了,高一刀就索**给赵保胜。

老赵恨不得打自己两下:得意忘形,忘了低调,领导喜欢把事情交给能干的人,越能干,手里事越多……

下晚大伙儿顶着粥碗,去操场听‘说书’,那个又高又壮的赵先生,就是那个以前来村里剃头的那个,要讲日本子的事儿。

故事会很成功。

赵保胜倒是一点不怯场,给工人开会开惯了,夜里操场没灯,就几个火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倒是有点惊悚。

散场之后,村民们讨论最多的是,日本鬼子真不是东西,赵先生那么好的人,好好的生意做着,让鬼子祸害得家破人亡,房子生意都毁了。

对于鬼子在黄浦江边砍老百姓的手,以及金陵那么大的城给杀几十万人,离山里百姓的认知太远,将信将疑。

倒是梅县几个村子被杀人烧房子,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甚至晋省那边鬼子作恶的事儿,也有人知道。

哦,这里其实属于晋豫交界,村民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是豫省人还是晋省人,只不过只有豫省梅县的来收粮税,豫省过来方便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