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66章 一路训练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第66章 一路训练

作者:猫儿桥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8:35

无名村往北的山谷,崎岖难行。

山谷中既没特产,也没平地,即便走出去就能到大北庄,也极少有人走。

无名村东山和西山,可以上到山谷更高处的台地,但谁也说不清台地能不能通向北边的大北庄,要是走一半路断了,那还得麻烦走回头路,赵保胜就没想着走上面。

赵保胜心里记了一下,有空还是得摸一摸上面的情况。

这种分层次的地方,如果可走的路通的,那将和未来的‘8d’都市一样,有无限可能,利用好了,不比地道差。

三大一小四个人,并不急着赶路。

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形,胡义会停下来,假定如果他在这里,会如何设伏,或者躲藏敌人搜捕,又解释为什么这么做。

赵保胜和小红缨马良就听,然后讨论如何破解或者提前发现胡义的伏击,又或者如何搜寻到他。

总之就是完全实战场景讨论双方战术。

尽管老赵和小红缨说的很多东西,在胡义眼里都是属于无赖打法,上不得台面,但他咂咂嘴,这确实比窝在无名村好玩多了。

行进速度很慢,但就连马良都觉得值,这完全就是开小灶啊!

停下休息,胡义就拆枪擦枪,讲述瞄准射击的小技巧,赵保胜之前碰枪少,听得一知半解,小红缨却哈欠连连,反过来说胡义有些办法不好,不如怎样怎样,把胡义都听愣了。

马良这时候才插嘴,小红缨确实枪法一流,在独立团难逢敌手。

上次伏击汽车,赵保胜和胡义就知道小丫头枪法不错,却没亲眼看见她打步枪,这会儿聊起来,她头头是道,明显是个‘熟手’,枪法准的说法,可信度很高。

赵保胜就没打过步枪,但他学过物理啊,即便是中学物理,也能很好地解释很多土包子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光就抛物线,就够他吹好久。

还有些影视剧和视频里看来的乱七八糟,比如风偏啊,风阻啊,子弹入体的翻滚啊,用动量来解释停止作用啊,反正就是一个吹。

马良都看呆了,这几个人,要打,很能打,要说,条条有理,要教,就在实地和你一起讨论,甚至直接比划。

独立团这么多人,他还真没见过这么个教法。

新兵连,只练队列和拼刺射击基础,老班长讲,同志们围坐着听,哪比得上现场跟你比划?!

很多问题一旦想通一点,其它的就有可能一通百通,很快马良也磕磕巴巴加入到讨论里来,这种机会可不会常有。

但赵保胜也发现,胡义经验够多,想法够多,却显得有些板板正正,不够发散,似乎和游击战的思路不能完全贴合。

也不怪,有些东西还没经验总结,有些还没发表,大家都在摸索当中。

比如地雷、烟雾弹和陷阱的使用。

虽然这些东西现在都没有,但经过后世多场游击战争的总结,合理利用这些东西,即便武装到牙齿的灯塔**队,都得吃瘪。

地雷得看火工品能不能自产,烟雾弹倒是可以手搓,陷阱嘛猎户都用了几千年,只不过没大规模对人使用过,配合上地雷,诡雷总是影视剧里大家喜闻乐见的小情节。

对,还有‘此面向敌’这种东西!

那个得用高爆药了吧?

后世所能见到的五花八门的对敌策略和措施,是经过长期斗争总结出来的。

所谓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是某一个人能包办的,即使是赵保胜这样的穿越者也不行。

他能做的,就是添砖加瓦,在某些方面推一把,加速那么一点点。

火乍药的事,没有下载到那本书之前,他不敢乱来,危险品,稍有不慎就完蛋。

烟雾弹,赵保胜倒是看过视频,网上几十块钱一个仿制品用来拍戏或者玩战争游戏,又或者消防演练那种,赵保胜还亲手点过,简单得很,简易制法也有不错效果。

一行人就这么走走停停,快半下午才到大北庄。

赵保胜问马良,去三连送消息急不急,结果小马说:“我接到的命令,就是陪着你们,遇到三连,或者需要找到三连帮忙,我就传命令,命令就是保护好你们,配合你们行动。”

这答案挺出乎他的意料,丁政委这是在示好,默默地示好,他也不是傻小子,一听就明白,于是拍拍马良的肩膀:“那就行,跟着吃喝休息吧。”

大北庄虽然在更深的山里,却比无名村要大,人口更多,因为地形原因,土地也多,村民实际上比无名村生活要好,从邻居家能养鸡就能看出来。

要知道,这时候养鸡,得家有余粮,至少麸子这些东西得有,要不然鸡下蛋少,不划算。

赵保胜上次过来,买过邻居家鸡蛋,也说过有机会还会买,今天刚进院子没一会儿,就有村里大嫂来拍门,问要不要鸡蛋。

有,当然要啊,优质蛋白质,都到嘴边了,怎能放过?

赵保胜也问了,有没有鸡可买,被拒绝了,鸡蛋还能省几个给家里孩子,鸡没了,蛋也就没了,那以后还怎么卖蛋?

但大嫂也答应帮忙留意,看谁家的母鸡抱窝,给赵保胜留几只小鸡。

其实山里人养鸡卖不了几个蛋,村里人想吃蛋会自己养,去县城卖太远,临近的集市又不是经常开,攒坏了鸡蛋那就亏本。

也就赵保胜这样自称是进山的买卖人,才会买,因此村里几家养鸡的都盯着呢。

赵保胜知道,但那又有什么呢,他还特意在村里转了转。

大北庄有些变化,但变化不算太大。

村里好些路边墙上都刷了抗日口号,看来根据地基层组织已经开始掌权,至少大北庄和无名村已经差不多。

变化不大的呢?这些山里村庄,大多没有地主和包税人,基层组织有些发动群众的手段无用武之地,减租减息都没个目标。

那些都是平原地区才真正好使,山里面,只有提高生产力,以及靠武装力量扛住鬼子和伪政权的搜刮,才能真正获得民心。

任重道远。

晚上赵保胜露了一手,用鸡蛋给整出好几样,蛋饼,鸡蛋羹,蛋花汤,几个人也不嫌鸡蛋吃多了不舒服,就着窝头猛吃。

还卤上了一些明天带走吃,这也是缺调料缺油,实在不好弄,所谓卤的,也就是煮熟了放盐水里,实在是没香料。

夜里,赵保胜起出了院子里汽车壳子旁埋着的箱子,取了全部法币和一部分银元,他计划里有很多东西要买,包括才想起来的油盐酱醋。

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路上想起来烟雾弹的事,他记得简易做法需要的材料,要找到一起买,对,还有火柴,这东西用处大,多买多存没事。

就今年,鬼子会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封锁,物资奇缺的日子可不好过。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赵保胜起来做早饭,他已经学会以小米为主食的各种做法了,小米粥配上煮鸡蛋,嗯,盐卤的蛋时间短,味道一言难尽,不算成功。

大北庄往青山村,地势开始平缓,地形的变化,胡义的现场教学也开始变化,赵保胜则更多的在关注地形,拿胡义的小本子写写画画,土木老哥,基本的地形图还是会画的。

初春,绿色还不是主调,等天气暖和之后,平原地区的高粱玉米之类的长起来,青纱帐也是游击战的好战场。

赵保胜站在青山村外,看平原上的土地,感慨着,哪怕只想象一下,这片还不算丰饶的土地,长满庄稼,该是多好的景象啊。

豫省平原地区能不能像冀省那样挖地道?赵保胜不知道,作为土木人,深知地下的情况,只有挖开才知道,也许能从当地农民口中问出来一些情况。

独立团三连,马良知道大概是在县城南活动,赵保胜他们现在还在县城北,暂时也用不上接触。

于是又是一路走一路教学,胡义在平原上可教的利用地形的东西就很少了。

小红缨插嘴,没地形掩护,就得跑得快,赵保胜反嘴就刺激她:“那你可得多练啦!咱可没骡子让你骑!”

气得小丫头要扒拉他让他背。

马良不是本地人,是在晋省参军的,他问:“豫省也种高粱玉米吧?夏天的青纱帐,也是极好的掩护。”

赵保胜点头:“问过,和晋省差不多,夏天肯定有青纱帐。但梅县平原就那点大,都在县城眼皮子底下,想干点什么,都难。”

胡义和小红缨也站着看,都不说话,这么好的地方,想着被鬼子占领控制,都很不甘心。

赵保胜叹口气:“咱先找人办事,买到东西再说,小心着点,村子里可能会有汉奸眼线。”

物资采购量不大,很多东西没必要去县城,赵保胜就想着去找王铁匠,取上次打的工具,正好仔细问问他,乡村集市的情况。

靠近王家村,周围麦地比山边更油润,显然平原上的水热条件更好,土地也更肥沃。

王铁匠家,并没有铺面,只在院子里支了个棚子架炉子。

赵保胜推院门,却看到一个穿伪军黄皮子的汉子,正卷着袖子,恰好看向院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