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38章 找到地方了!

“赵先生,”

“啥先生,喊我老赵。”

“老赵,你这是哪儿来的?”

“酒精啊,一直带着呢,擦破皮什么的,擦一下…”

“我是问,你这瓶子…是正经医院里的吧?你怎么得到的?”

“唔…南方带过来的,我是从南方逃过来的。”赵保胜能说啥?金陵医院诊所抢劫来的?

“南方?逃这么远?!”军官眼神有些疑惑,别不是背着事呢吧?

“到处打仗啊,听说红党治下比果府好多了,本来想去陕北,结果逃过了黄河……”

啧,逃到北方快打仗的地方,似乎有些说不通。

也许是感觉到了不对,军官止住了话,说了声谢谢。

“……”赵保胜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话过头了!

“您贵姓啊?”赵保胜赶紧找补。

“我姓吴。”

“吴长官,你们是八路军?”

“是。”

然后该咋说?我想投奔你们?赵保胜觉得要是有个陌生人遇到自己,说要跟着自己,他也会怀疑人家目的不纯。

“行,祝你们顺利!我该去宋家村了。”赵保胜止住话,告别。

赵保胜背上背篓,从路口向北,往宋家村去。

吴姓八路军官看着他走远,叹了口气,挥手命令队伍向西进发。

………………

赵保胜已经接触到八路军了,他们应该就在附近有根据地,大概率就是宋家村路口向西的方向。

照理这时就应该回县城,带上苏青,去正式接触,交接物资。

但赵保胜觉得没有亲眼看到根据地,不能急着带苏青进山,万一碰到的是路过的部队呢?

自己急吼吼向西,奔着根据地去,目的太明显,万一八路军起疑,转移地方了,那哭都找不到地方。

不要被爽文和神剧误导,根据地没有这份警惕性,早不知道被端了多少次窝了!

光凭嘴巴说我要参加队伍抗日,就指望别人直接收下你?那队伍早特么被掺沙子掺成筛子了!

打定主意的赵保胜,按原计划,就在山里转悠,遇到村子就做他的剃头生意,反正赚钱赚粮食,最后回县城换成需要的物资,交给根据地也是一份功劳。

宋家村所在的地方,应该算周围很不错的了,山坳里有大片适合种粮的土地,村里还有地主!地主家砖瓦房带高大围墙的大院子,据说还有带枪的护院!

赵保胜转的其他村子,条件就都差许多,毕竟山里可以种粮的土地比平原上少得多,水热条件差,冬小麦都没几块地在种。

一路上都没看到有多少村庄建了梯田,绝大多数坡地,都是只种一季谷子,间种玉米和高粱。

贫瘠的土地,怎么养活那么多人啊?要知道,八路军也要靠根据地的人民养活的!这点土地,能收的粮税是有限的,不但不能增加税负,还要减租减息,以后怎么爆兵?赵保胜不由得开始为根据地担心。

越往西,山越陡,适合种植的土地越少,直到路变窄向北蜿蜒,山势又有变化,远看北方高大的山脉,赵保胜才知道,自己之前看到的,还只是太行余脉!

往北的路,更窄,爬升更陡,赵保胜的体力都有些吃不消,看来以后要混在这山里,还得多练练,否则跑不过鬼子就悲催了!

宋家村路口遇到八路之后第四天,赵保胜翻过一个类似垭口的地形,远远看到了某个小村子,在前方巨大山谷中间,东西两面被两座稍小的山包夹,形成一个隘口。

赵保胜忽然就理解了,太行山为什么叫做‘天下之脊’,为什么被后人称作‘北境之墙’!

巨大的山峦,因地质抬升和断裂,形成嶂石岩地貌,峡谷,台地,峰墙,呈阶梯状,垂直断崖随处可见,赵保胜眼前的南太行,这种地貌更是典型。

作为中国地质阶梯二三段的分界线,太行山鸟瞰华北平原,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想控制华北平原,必须控制太行山。

难怪八路军一定要进太行!赵保胜身临其境才真正理解伟人的眼光:鬼子想占华北平原,我们就得死死钉在太行山!

这里贫瘠,别人待不住,我们八路军可以!

赵保胜遐想着,拄着棍子往村子去。

山崖上似乎有人,赵保胜没在意,他不是匪,不是鬼子,他只是一个剃头匠,走村串户挣口饭吃的,没有恶意。

结果刚靠近村口,就遇到了两个穿灰军装持枪的人……八路?找到地方了?!

赵保胜看人家拿枪指着他,马上举手:“老总!别开枪!我就是个剃头的!”

哨兵有人返回,可能是去叫指挥官了,赵保胜问能不能把手放下,年轻哨兵犹豫了一下,点头,后退两步,枪还端着,枪口放低,没有直接指着赵保胜。

另一个哨兵去而复返,跟着个人,赵保胜远远看着,像是宋家村路口遇到的吴姓军官,靠近了,果然是!找到地方了!

“吴长官!”赵保胜放下背篓,和县城人遇到保安团一样的哈腰示意,“想不到又遇到您!”

“老赵你这是……”

“我不是进山来挣钱来了嘛,一直在山里转呢。”赵保胜吸吸鼻子,“可惜判断不准,山里人没钱,粮食倒是乐意给,我这背篓都快背不动了。”

吴姓军官笑了,和哨兵交代两句,算是放赵保胜进村了,等赵保胜转身进村看不到身后,才朝山上挥了挥手,跟着进村。

他和赵保胜解释,倒不是想把村子建成堡垒,前段时间黑风寨的匪出来抢粮,八路军和他们碰了一下,不熟悉地形,没能端了他们,怕他们过来报复,怕影响村子里的老百姓。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古老的村子里有很多新建的房子,村西山坡还垒石平整了很大一块地,作为操场使用。

村里的灰军装士兵很多,比上次遇到时多多了,但好像都有事情在忙,没几个闲着的。

进了村,吴姓军官就没管赵保胜,让他自己去找地方忙。

赵保胜压抑住对部队的好奇心,找了村民,付粮食租房借锅灶烧水,在村里开始了剃头生意。

头一天,村里人的生意还好,付粮食剃头,也有两个用皮子付账的,一张兔子皮,三个人剃头…

倒是第二天,有八路军战士过来商量,人多能不能便宜一点剃头…把赵保胜给整愣了:团购?!

赵保胜最早出城时开价一毛五剃一个头,结果城外根本没人搭理他,都是拿粮食付账,这会儿他听到有人愿意付钱,于是降价到一毛,答应人多可以降到八分钱,于是一整天都是兵们围着他。

剃头时依然是聊天。

他这才知道,八路军部队其实是有兼职理发员的,可惜推子坏了,只能拿剪刀凑合,那对水平要求就高多了,剪出来和狗啃的差不多…

1937年底八路军还和果军一样,士兵是有军饷的,但随着战争进程和经济封锁,1938年开始改成津贴制,发部分现金让士兵用于个人物品购买之类,因此战士们手里还是有一点钱的。

赵保胜还挺乐呵,终于见到钱了嘛!

结果第二天,有八路军来找他,自我介绍姓丁,说是团政委!

政委啊!

赵保胜从小看老电影军事战争片,对八路军\/解放军的指导员、教导员、政委的了解可不少。

后世那种神剧,就没好好拍过政委!

包括很多新世纪拍的热门剧和高票房大电影,甚至都有胡编乱造的!

什么‘团长管战斗,政委管生活’,什么‘连长任命文书做连指导员’,根本就是胡扯!

甚至有人胡说,说我们的政工干部和灯塔国大片里红苏那种督战队一样!

作为普通人,能说什么呢?说好的审查呢?!

还好有些优秀影片,倒是很细致地反映了政工干部的作用。

也不想想,解放战争中,那些果军俘虏,几天就能变成解放战士,能是靠枪逼着的?!

要知道,解放战士占比可高达百分之四十啊!难不成解放军是一个看押一个地去冲锋?更别提解放战士出身的众多英雄!

赵保胜同政委握手的时候,脑子里就想的这些……

“赵先生…”

“老赵,您喊我老赵就行。”

“老赵,我要向你道歉!”

……………………

您都看到这儿了,麻烦您点个收藏啊!

催更点点,或者评论两句也行。

又或者评分给一个。

我在这儿谢谢您啦!

码字,我正在码字!前期的余粮都一股脑放上来了,您可别没收藏再找不到这本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