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 第15章 在路上2

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 第15章 在路上2

作者:猫儿桥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8:35

这里的气氛明显比昆山那边松弛,也没人拦路设卡检查。

赵保胜路过铁路旁的碉堡时,发现当兵的没人管他们,就让胡义和苏青先走,他去打听情况。

他身上有得胜港捡来的半包烟,没滤嘴的那种,太烈,抽不了,这会儿正好拿来发。

接了烟的兵,并没有什么隐瞒,这片碉堡,是吴福线国防工事的一部分,原来驻守的87,88师上淞沪拼命去了,结果把碉堡锁了,害得他们过来接防,只能把机枪架在碉堡顶上,也只能睡在碉堡外面……

赵保胜无力吐槽。

连发带塞,半包烟全给了个排长,打听到离吴县(姑苏)大概十里地,那边随便进,要买粮,周围村子里也能买到。

排长也向赵保胜打听淞沪那边的情况。

赵保胜没添油加醋,只说打得厉害,鬼子不是人,杀老百姓等等,还说东边昆山防守严密。

赶上胡义和苏青,赵保胜感慨,这样的防线,这样的混乱管理,这样的警惕性,不能指望这吴福线,能顶几天就不错了。

胡义没啥反应,只说:“有碉堡还好,只要弹药够,敢死人,除非鬼子把150大炮拖过来。”看来150大炮还是他的阴影。

“进不去,碉堡锁了,不知道怎么想的,把驻守碉堡的精锐拉出去打进攻,消耗完了,再拉新部队来守碉堡,果府脑子里有屎吧?!”

“碉堡没法用,靠沙袋和战壕,防不住迫击炮和掷弹筒,那死的人可就多了。”胡义似乎想起什么不愉快的经历,脸色阴沉,“机枪看着也不多,鬼子进攻会很快的,除非还有勇气像罗店和蕴藻浜那么打……”

苏青似乎对这些不懂,但也能听懂,情况不好,很可能防不住。

赵保胜知道结局,心情低落:“打不起了,淞沪消耗掉太多了。”

胡义点头,几人便默不作声地继续赶路。

进城前稍作休息,在城外某处河边,赵保胜和胡义调整了背篓里的东西,武器弹药什么的,不能带进城,胡义在城外等,赵保胜和苏青进城,想办法搞钱,想办法搞补给。

苏青对市面物价有些数,胡义和赵保胜都不太懂,所以必须让她也进城,还有一个,她会姑苏话!

胡义把王老抠给他的怀表交给赵保胜,请他进城找人修理,这表在黄浦江水里泡过。赵保胜咂嘴,特么又得花钱!

姑苏自古就是商贸繁荣之地,进城盘查并不严格。

其实很多城外地块也已经有成规模的商业,并不局限于古老的城池,他们走过很长一段遍布店铺的街道,忽然发现前面有城门,还有检查,就挺突兀的…

此刻战争还没有明显影响市面的繁华,但物价已经飞涨。

赵保胜没有来过这时候的姑苏,苏青也是头一回。

转悠一圈,进了两家当铺,价格可乐不起来,赵保胜的皮包,死当才能当两块钱法币!

赵保胜还特意看过包,没有被人做记号,看来就只值这个价。

苏青拦着他当掉皮包,她能看出包很不错,远不止那个价,即便死当,也应该高很多,可能是战争影响物价,当铺也有明显压价。

皮包只是探路的,赵保胜的手表可能才是最贵的,现在明显当不出高价。

苏青不知道从哪儿掏出来一块银元和两张纸币,交给赵保胜,姑苏这边离战场近,当不出高价暂时就不当,先拿她的钱用,该她出钱的,这几块钱,在逃难路上,连两块山芋都买不到的。

赵保胜第一次看到法币纸币,只是没想明白苏青把钱藏在哪儿,明明上次胡义已经搜过,却什么都没找到。

推广法币的时代,银元更值钱,或者说银元购买力更强。

战争继续下去,银元会更加值钱,法币倒是因为滥发,贬值贬得没法看。

山芋吃多了人会反酸,屎也拉得不舒服,除了一点玉米杂粮稀粥,几个人已经好久没吃到正经粮食了,于是赵保胜顾不上贵,拿法币在街边小摊上买了肉包子,与摊主要了热水,和苏青先吃上一个,给胡义带一个,出城再说。

“苏小姐,你不是普通人。”赵保胜飞快吃完包子,吸溜热水,看苏青小口吃包子,找点话说。

他知道苏青身份,流量仅剩一点,还得留着和儿子聊几句,但仅有的一次翻阅,已经足够让他想起小说的大致情节,这个瘦弱的女人,是沪市的地下党,为了送一份名单,辗转多地,最后在根据地成了八路军的政工干部。

苏青没有吭声,继续慢慢吃。

几天行程下来,她没看出来赵保胜到底是什么人,却意外发现,他懂不少方言,和卖包子的苏北人都能聊得通,姑苏话能听懂不会说。

他的来历不明,甚至都不如那个逃兵身份清楚,因此苏青是有些提防的。

在没有完成任务前,他们只是自己的同路人,助力而已,到了金陵,就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了,真要是特务,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

赵保胜见人家没反应,只是笑笑,自己来历不明,即使编造了一些说辞,真要核实必然露馅。

吃完两人商量一下,姑苏这边物价很高,大部分东西都没必要在这儿花钱,粮食可以出城看看能不能从村落里买。

于是,只要找地方把胡义的怀表修了就能出城了。

苏青找到一家钟表铺子,处理怀表进水不算大活儿,小半天就能搞完,也不贵。

赵保胜不打算出去了,就在铺子里等,倒是苏青说要出去转转。

这家铺子是前店后居家,后院似乎有挺多人忙碌,赵保胜就漫不经心和伙计打听城里的物价什么的,瞥眼瞧,后面好像在搬家。

后院有人喊伙计,伙计去了又回,赵保胜就直接问:“后面在搬家?”

“东家说沪市打得厉害,说不定还会打到姑苏,打算搬去金陵二少爷那儿去。”

“沪市打完了。”

“先生是从沪市……”

“逃出来的。”

“您…稍坐,我去请东家来,和您打听点事儿!”

钟表店东家打听的无非是沪市在战火中毁得怎么样,鬼子到底是不是传闻那样凶残,之类。

赵保胜闲着也是闲着,和人家聊了很多,建议要跑,就得往川地跑,或者干脆留在姑苏,哪怕躲到乡下,金陵去不得,那边肯定有大仗,死人不会少。

这反倒把人家难住了。

赵保胜管杀不管埋,转了话题和人家聊表,聊几句还把自己的手表拿出来让人家给估价。

自动上弦的机械表,后世网上买的几百块的货,成色倒挺新,东家估下来不到百元。

赵保胜顺杆爬,问钟表店东家,这块表他收不收……

他不知道,在钟表店外,苏青没走远,一直盯着他……

钟表店东家最终以八十元答应收了他的手表,但只肯给三十块银元加四十块法币,把赵保胜给难住了。

苏青去而复返,赵保胜让她帮着拿主意,最终成交,拿着钱和修好的怀表出门。

有钱了,他们仍没敢大肆买粮买药,城里太贵了。

但赵保胜仍坚持去找书店,看能不能买到地图。

地图只有苏省的,聊胜于无,赵保胜还顺带买了些纸笔。

于是出城,汇合胡义,作下步打算。

等胡义吃包子,赵保胜提醒两人:“钟表店东家要往金陵搬家,好像是用船的!”

他们都疏忽了,这个时代陆上交通不便,像水网密集的江南,更多依赖内河水运,而且有定期班船的!

赵保胜翻了苏省地图,也发现,各城市间水网是联通的!

其实赵保胜小时候,内河航运也是长途旅行的一种选择,长江上更是客轮穿梭,只是乘船速度比不上火车和高速公路,后来才渐渐没落。

再慢,也比他们步行快啊!

赵保胜再度折返,去找有没有船。

苏青倒是没再跟着,她知道赵保胜能和当地人沟通,不管鬼子还是果府,都不太可能派这么个有能力的人,来接近自己这么个小人物,更别提希望渺茫的任务。

城外小码头就有航船,赵保胜找到一个正在凑散客开往无锡的小船,谈好价,回去领人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