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还在响。
屏幕上的小红点继续向前移动,无人机穿过一片低矮山脊,进入矿区深处。画面抖得比刚才更厉害,镜头边缘已经开始出现雪花纹路。
“信号有点不稳。”卡尔盯着操作台,“干扰源可能是滑坡区的岩石摩擦。”
陈浩凑近光屏:“再往前一点,把钻探平台背面拍清楚。”
“已经在拍了。”卡尔手指轻推操纵杆,“但风太大,飞机晃得厉害。”
娜娜站在一旁,散热口微微发烫。她调出实时气象图,低声说:“西北方向风速升到五级,阵风接近六级上限。飞行时间最多还能维持两小时。”
“够用了。”陈浩说,“只要能把设备状况看全就行。”
苏珊一直没说话,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突然她抬手一指:“等等!那里!”
所有人都看向画面左侧。
一块被泥石半掩的金属板下,露出一段断裂的电缆。颜色很新,是他们上周才换的型号。
“那是主控线接口。”苏珊声音压得很低,“如果它还连着内部模块……说明数据没丢。”
“不只是数据。”陈浩眯起眼,“那台回收机的核心处理器就在下面。”
他转头看娜娜:“资料库里有没有记录这种机型的数据保存时长?断电状态下能撑多久?”
娜娜眨眼一次,信息立刻调出:“标准环境下可维持七十二小时。但若外壳破损、进水或受压变形,时间会大幅缩短。”
“现在外面全是泥水。”卡尔说,“估计撑不了几个小时。”
空气一下子沉下来。
陈浩咬了下嘴唇:“也就是说,再不动手,咱们连抢修的机会都没有。”
没人接话。
他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上一次塌方差点击中无人机,人要是进去,反应时间还不如机器快。
但他也知道,不能等。
“娜娜。”他开口,“把刚才那段画面倒回去,放大太阳能支架附近。”
娜娜照做。图像重新播放,经过算法增强后,原本模糊的区域变得清晰了些。
支架确实歪了,但底座螺栓还在原位。面板表面有刮痕,没有碎裂。
“这东西最重。”陈浩指着屏幕,“连它都没被冲走,说明滑坡还没完全启动,只是局部松动。”
“可刚才那块石头掉下来的时候——”苏珊刚开口就被打断。
“那是已经被震松的。”陈浩摇头,“真正的崩塌是从上往下整体移动。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前兆。”
卡尔抬头看他:“你是说,还有时间?”
“有,但不多。”陈浩深吸一口气,“二十四小时内必须进去一趟。晚了,整片地都会塌。”
苏珊皱眉:“你真打算去?”
“不然呢?”他反问,“看着它埋了?我们接下来三个月吃什么?靠喝西北风过日子?”
“可以远程引爆,把设备炸毁。”苏珊说,“至少别让别人捡走。”
“谁来引爆?拿什么引?”陈浩翻白眼,“我们连个像样的雷管都没有,你还想搞爆破演习?”
“我不是开玩笑。”
“我是。”他说完自己先笑了,“但我笑不出来。”
气氛又冷了一截。
娜娜忽然出声:“我建议立即行动。根据当前地质模型推演,未来六小时是风力相对稳定期。午后云层加厚,降雨概率上升,届时飞行器无法作业,地面通行也将受阻。”
“所以得赶在下雨前出发。”陈浩点头。
“你也去?”苏珊盯着他。
“我不去谁去?”他耸肩,“你以为这活儿能靠嘴指挥完?”
“我可以带队。”她说。
“不行。”他直接拒绝。
“为什么?我又不是第一次出任务。”
“因为你上次差点把自己搭进去。”陈浩语气硬起来,“而且这次不一样。这不是勘探,是抢救。我们要搬东西,要破拆,要顶着随时塌方的风险干活。一个人去等于送死。”
“那两个人呢?轮流进?”
“更不行。”陈浩摇头,“进去就得快进快出,来回折腾只会增加暴露时间。”
“所以你的计划是——四个人一起上?”
“对。”他看着她,“要么都不死,要么一起埋那儿。”
苏珊张了张嘴,最后只说出一个字:“蠢。”
“我知道很蠢。”他说,“但比起蹲在这儿看着资源报废,我宁愿蠢一点。”
她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抬头看了眼屏幕。
画面里,无人机正绕过一道斜坡,拍到了第二台回收机的背面。
机体侧翻,但舱门锁扣完好。侧面排气口没有堵塞迹象。
“核心模块可能还在。”卡尔轻声说。
“那就更不能放弃了。”陈浩转身走向工具柜,“准备出发。”
他拉开最下层抽屉,取出应急工具箱。液压撑杆、切割器、牵引绳、加固带,一样样往外拿。
“这些东西都检查过吗?”苏珊走过来帮忙。
“昨天刚充的电。”陈浩拧了拧切割器的开关,红灯亮起,“应该没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