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弦的震动还在指尖残留,陈浩刚想把手收回来,娜娜的镜头忽然闪了一下红光。
她站在原地没动,但声音立刻变了调子:“检测到异常信号。”
陈浩愣住,手停在半空。他以为是系统误报,就像上次冰箱温度传感器半夜报警一样。但他看了娜娜一眼,发现她的镜头正快速微调焦距,像是在追踪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不是杂波?”他问。
“排除自然源干扰,信号具备规律性脉冲特征。”娜娜说完,抬手指了指头顶的通讯模块,“每十二秒重复一次,持续三分钟,中断后间隔四分钟再次出现。已连续捕捉七轮。”
陈浩慢慢放下手,走到控制台边。屏幕上跳出一串波形图,起伏有致,不像风吹电线或者动物蹭到设备那种乱跳。
“这玩意……是人发的?”
“非生物自主产生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三。”娜娜说,“极可能为求救信号。”
空气安静了一瞬。陈浩盯着那条线看了好久,忽然咧嘴笑了:“真有人啊?”
他转身就往仓库走,脚步比平时快得多。路过餐桌时还顺手抓了半块冷掉的饼塞嘴里,边嚼边翻箱倒柜。
“医疗包呢?上次修水管剩下的绷带还在不在?还有手电,电池得换新的,别半路灭了。”
娜娜跟进来,站在门口扫描物资清单。“现有应急装备包含:基础药品一组、防水布一块、绳索十五米、多功能刀具一把、备用电源两节。”
“够用了。”陈浩把东西往背包里塞,“再拿个保温壶,灌点热水。万一对方冻着呢。”
“夜间气温预计降至七度,体感温度更低。”娜娜提醒,“你未穿外套。”
“等会儿就热了。”陈浩背上包,晃了两下,“我这体型,走两步就出汗。”
娜娜没再说什么,转身从架子上取下一个改装过的金属盒。她打开侧盖,接入剩余零件,几秒后屏幕亮起绿色轨迹线。
“已完成信号源初步定位。”她说,“距离约十八点七公里,地形以荒原和缓坡为主,预计步行六小时到达。”
“那还不赶紧走?”陈浩已经走到门口,拉开门缝往外看。外面天黑得彻底,星星不少,风也小了。
他回头看了眼餐厅。灯还亮着,墙上那行字隐约可见——《第一次别太当真,但也不能不当真》。
他站那儿没动,喘了口气。
“咱们之前不是总盼着有人来吗?现在真来了信号,咱能装听不见?”
娜娜看着他。
“你说过,活得舒坦不是终点。”
“对。”陈浩点头,“是起点。”
他深吸一口气,迈出门槛。
脚踩在沙地上发出咯吱声,基地的灯光落在身后,越来越远。娜娜开启导航模式,前方地面投出一条淡蓝色路径,像用笔画出来的一样直。
“路线已标记,途中将实时校准方向。”她说。
“行,你带路。”陈浩拍了下大腿,“我就怕走着走着睡着了,胖人走路容易犯困。”
“你的睡眠周期数据显示,当前清醒状态可持续至少五小时。”
“你还记得这些?”
“所有生理数据均在可行动范围内。”
“那你可得盯紧点,我要是走不动了,你就拖着我走。”
“牵引力输出支持。”
“好家伙,真拖啊?”
“优先建议自行前进。”
陈浩笑了一声,脚步稳了下来。荒原开阔,地面还算平整,只有零星碎石挡路。他一边走一边调整肩带,觉得背包有点沉,但还能扛。
“你说这人干嘛这时候发信号?是不是也像咱们刚落地那样,连火都不会生?”
“可能性存在。”
“那得多绝望才等到今天?万一他已经不行了呢?”
“信号持续发送中,表明设备仍有能源供应,操作者尚存行动能力。”
“也是。”陈浩松了口气,“只要还能按按钮,就有救。”
他们继续往前。天上星星不动,脚下路也不变。蓝线一直延伸出去,像是不会断。
走了大概四十分钟,陈浩开始喘粗气。他停下来喝了口水,擦了把脸。
“我怎么感觉越走越累?刚才还好好的。”
“你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血糖水平正在下降。”娜娜递过一包压缩饼干,“建议补充能量。”
“你怎么啥都知道?”陈浩接过咬了一口,“以前考试我要有你一半本事,也不至于挂科挂到退学。”
“知识库收录教育类资料共一万两千三百六十七项。”
“那你咋不早教我?”
“你从未提出学习请求。”
“我现在提行不行?”
“可以。当前环境不适宜授课。”
“嗐,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他又吃了两口,把包装塞进兜里,拍拍肚子重新上路。
夜风从侧面吹来,带着点土味和干草的气息。远处山影黑乎乎地趴着,看不出有没有树或者坑。陈浩盯着蓝线看,生怕它突然拐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