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把竹节吹得晃了一下。
陈浩抬头看了眼那个歪着的喷头,伸手扶正,没扶住,索性拍了拍支架,“反正也不好看,能用就行。”
娜娜站在下方,光学镜扫过装置连接处,“结构稳定性提升百分之十二,但仍存在应力集中点。”
“你说啥我都听不懂。”陈浩从屋顶爬下来,脚踩在木梯最后一格,跳了下来,“但我知道一件事——有水冲澡是第一步,洗热水澡才是人生。”
他抹了把脸上的灰,走向物资区,“接下来,搞加热。”
娜娜跟在他身后半步距离,“当前能源条件下,最可行方案为太阳能集热系统。资料库显示,该技术无需外部供电,维护成本低,适配本地日照周期。”
“我就知道你能行。”陈浩咧嘴一笑,“你脑子里装的不是代码,是百科全书。”
“只是数据归类。”
“别谦虚了,赶紧说,咱怎么干?”
娜娜调出投影图,金属板与管道组成的平面结构浮现在空中,“基本原理:黑色金属吸热,水流经受热管道升温。需搭建集热面板,连接水源与喷头,形成闭环。”
陈浩盯着图看了三秒,摇头,“太复杂,说人话。”
“拿铁皮晒太阳,烧热水。”
“这不就得了。”他一拍大腿,“早这么说多好。”
两人清点材料。废弃金属板五块,长短不一;旧管道三截,接口磨损;还有几卷生锈的铁丝和一堆零碎螺丝。
“这些够吗?”陈浩蹲在地上翻来翻去。
“理论可用,但需手工改造。”娜娜抽出一块金属板,“边缘锋利,需打磨处理。”
“我来。”陈浩抓起砂石,坐在地上就开始磨边。
第一下用力过猛,金属刮过石头发出刺耳声,震得手心发麻。他甩了甩手,“这玩意儿比健身还累。”
“建议采用匀速施压手法,减少震动。”
“你倒是轻松,站着说话不腰疼。”
他继续磨,一圈接一圈,汗水顺着额角滑到下巴,滴在金属板上,瞬间蒸发。手指老茧被磨开一道口子,渗出血丝,他低头看了一眼,撕了块布条缠上,接着干。
“你没必要亲自操作。”娜娜说,“我可以完成全部切割与打磨。”
“那我还叫人吗?”陈浩喘着气,“你都包圆了,我站旁边鼓掌?”
“你的参与不影响效率评估。”
“可影响我的心情。”他笑了笑,“再说,这点活都扛不住,以后怎么面对更难的?”
娜娜没再说话,只是调整了站位,挡在他和阳光之间,投下一小片阴影。
金属板处理完,开始组装框架。陈浩把两块板拼在一起,用铁丝拧紧,结果一碰就松。“这连接方式太原始了。”
“临时固定即可。”娜娜接过铁丝,用机械臂精准扭紧,“后续将替换为焊接结构。”
“你还打算焊?咱哪来的电?”
“未来条件允许时。”
“你就活在将来。”陈浩摇头,“我现在只想让这东西明天能冒热气。”
管道对接成了新难题。口径不匹配,接头歪斜,试了三次都没对准。
“这样肯定漏水。”陈浩蹲着看了半天,“你有没有胶?”
“常规密封胶已耗尽。”娜娜取出一小罐深色糊状物,“植物胶混合细泥,可作临时填充剂。”
“闻着像烂树叶。”
“成分包含腐殖质、树皮提取物与黏土。”
“听着更恶心了。”但他还是接过,往接口处抹了一圈,用力按实,“希望别一开水就炸。”
整套装置拼得七扭八歪,像被风吹垮的鸟窝,但总算连成了整体。
“下一步,安装位置。”陈浩叉腰站着,仰头看屋顶。
娜娜启动扫描,光学镜闪烁数次,“最佳受光区域为西北侧屋顶斜面,倾斜角度三十七度,日均直射时间六小时以上。”
“那就放那儿。”
“登高作业存在风险系数一点八。”
“多少?”
“轻微跌落概率较高。”
“那你别拦我。”陈浩搬来木梯,靠在墙边,试了试稳固性,“我胖归胖,平衡感还在。”
他一步步爬上屋顶,木梯吱呀响了两声,停住了。
“你要是掉下来,我会接住。”娜娜站在下方。
“你离地两米就飘不起来,少吹牛。”
“计算表明,冲击力超出我承重上限百分之四十三。”
“那你还说能接?”
“情绪安抚语句。”
“你也会这一套了?”
他把装置扛上屋顶,找好位置,开始固定支架。阳光晒得铁皮发烫,手套都挡不住热气。他一边拧螺丝,一边骂,“这哪是做热水器,这是给自己搭火葬场。”
娜娜远程引导,“向东偏移十五厘米,避免遮挡排水槽。”
“你怎么比我妈还能操心?”
“仅确保工程安全。”
“我要是听你的,估计连床都不敢乱躺。”
支架终于打好,他把管道一端接入主供水系统,另一端引向喷头方向。连接完成那一刻,整个人往后一坐,靠着烟囱喘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