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光映在岩壁上,陈浩蹲着没动,耳朵还竖着朝那个黑洞。
又一声轻响传来,像是水滴落进深坑。
他扭头看娜娜,“你听见没有?”
她光学镜闪了两下,正在分析声波频率,“确认存在周期性液体撞击声,间隔约四秒。”
“那就是水。”陈浩咧嘴一笑,伸手就去抓撬棍,“赶紧挖大点,别让这口泉眼再憋回去。”
他一胳膊伸进洞里,用铁条顺着裂缝往深处捅。碎石哗啦掉下去几块,洞口边缘裂开一条新缝。一股潮湿的冷气涌出来,扑在他脸上。
“小心结构塌陷。”娜娜说着,已经把微型取样管递到他手边,“用这个,别用手。”
陈浩接过那根细长的金属管,对准渗水的位置插进去。管子前端轻轻一吸,暗红色的水流缓缓被抽进密封舱。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样本采集完成。
“搞定。”他松了口气,坐到地上,“接下来是不是就能接水管了?”
“先检测。”娜娜把样本舱接入手臂接口,屏幕瞬间弹出十几行数据流。
陈浩凑过去看,满屏字母和数字闪得他头晕,“说人话。”
“水中含悬浮颗粒、有机微生物、微量重金属离子,不可直接使用。”
“意思还是不能喝?”
“也不能洗澡。”
“操。”陈浩往后一仰,靠在墙上,“白高兴了。”
“但可过滤。”娜娜调出一份结构图,“我数据库里有三种野外净水方案,结合现有材料,建议采用三级过滤系统。”
“哪三级?”
“第一层植物纤维,拦截大颗粒杂质;第二层细沙,吸附泥垢;第三层活性炭,去除异味和有害物质。”
“活性炭哪来?”
“烧木头。”
“……你是让我把木板烧成炭?”
“准确说是控制缺氧燃烧,使木材碳化。”
陈浩盯着她看了三秒,“你这不叫机器人,你这叫人形百科全书。”
“功能描述正确。”
“行吧。”他撑地站起来,“那就开工。”
两人回到基地物资区,翻出之前剩下的麻绳、藤蔓、木屑和几块旧滤网。陈浩顺手拆了半块废弃隔板,锯成两个圆筒形状,叠在一起固定好。
“上层放纤维,中间铺沙,底层填炭。”娜娜一边说,一边用机械手指比划层次。
“我知道顺序。”陈浩嘟囔着,先把撕碎的麻布塞进顶部,“这玩意儿看着像垃圾堆拼出来的。”
“外观不影响功能。”
他把细沙倒进去,再把烧好的木炭碾碎,筛了一遍后撒在最下面。最后用藤蔓编的小网盖住入口,防止杂物掉入。
“完事。”他拍了下手,“接水试试。”
娜娜将装置架在空桶上方,打开岩洞引水管。黑乎乎的水流顺着导管流入过滤器顶部。
刚开始还好,水慢慢往下渗。可不到一分钟,顶部就开始积水,越积越多,最后直接漫出来,顺着外壁流进桶里。
陈浩拎起出水管一看,流出的水还是浑浊的,带着黄泥色。
“失败。”娜娜记录下结果。
“哪出问题了?”
“顺序错误。纤维层应置于最上层拦截大颗粒,你现在把它垫在底部,反而造成堵塞。”
“那你刚才不说?”
“你未按标准流程组装,我无法干预自主决策。”
“你还挺讲原则。”陈浩翻了个白眼,重新拆开装置。
这次他把粗纤维放在最上面,接着是细沙,最后是炭粉。为了增加渗透效率,他还把整个装置斜着架起来,形成一定坡度。
“再来。”
水流再次注入。这一次,水缓慢穿过纤维层,泥沙被明显挡住。经过细沙层时流速减慢,最后从炭层渗出的水变得清澈许多。
陈浩盯着出水口看了十秒,伸手接了一捧,“好像真行了。”
“初步达标。”娜娜用便携仪测试,“浊度下降百分之八十九,pH值接近中性,仍需持续运行三次以上确保稳定性。”
“只要能用就行。”陈浩把第一杯清水倒进备用储水罐,拍拍装置,“你这破桶还挺管用。”
“它是过滤器,不是桶。”
“都一样。”
夜色渐深,气温开始下降。他们把整套设备搬回挖掘点附近,用保温布包裹连接处,防止冷凝影响流量。
陈浩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杯刚过滤好的水,对着灯光照了照。
很清,能看到对面墙上的反光。
“能喝吗?”
“不建议。”娜娜提醒,“虽已净化,但未高温杀菌,仍有微生物残留风险。”
“我就问问。”他放下杯子,“不过洗个澡应该够用了。”
“满足基础清洁需求。”
“那咱们离热水澡又近一步。”
他靠着墙,抬头看天花板上预留的出水口。空的。但现在他知道,它迟早会流水。
“你说这水要是够多,能不能顺便洗个衣服?”
“可以规划洗衣区域。”
“再搞个热水器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