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落在金属地面上的声音变了调,不再是清脆的“嗒”,而是闷得像砸在泥里。陈浩盯着鞋尖前那片深色液体,鼻子抽了抽。刚才那股甜腻的味儿还在,但底下混进了别的东西——像是谁把生锈的铁钉泡进了醋缸。
他蹲下身,用手指蘸了点地上的水,捻了捻。黏手,还带点滑。
“这水不对劲。”他说,“比昨天那堆化学冰沙还邪门。”
娜娜已经走到供水管道接口处,机械手指贴上阀门外壳。她的光学眼扫过一圈,蓝光微微一颤。
“主水源铅含量超标七倍,镉超标六点八倍。”她收回手,“污染源沿地下径流扩散,目前覆盖率达百分之六十。”
陈浩“哦”了一声,没动弹。
“你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紧迫感。”她说。
“有啥好急的?”他抹了把脸,“反正也没炸,对吧?最多就是以后尿出来的汗带点重金属,顶多将来我骨头重一点,能当秤砣使。”
“长期摄入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病变、肾功能衰竭、生殖系统损伤。”
“听上去像体检报告最后一段。”他慢悠悠站起来,“所以呢?咱们现在是改行开净水器专卖店,还是先给未来的孩子取个名字叫‘抗铅一号’?”
“建议立即启动电磁净化程序。”她走向控制箱,“系统可自动吸附游离金属离子。”
“行啊,那你开呗。”他靠着墙,“我负责鼓掌和喊加油。”
娜娜接入主电源,面板亮起绿灯。三秒后,红灯闪了一下,紧接着“砰”地爆出一团火花。控制箱侧面炸开一道缝,黑烟顺着接口往外冒,一股焦糊味瞬间盖过了之前的酸甜气。
陈浩一个激灵跳起来:“我说了会炸!我就知道会炸!”
“未完全符合预期。”她迅速切断总闸,“但结果尚可控。”
“你还嘴硬!”他抄起墙角灭火器就冲过去,一边拔销子一边骂,“上次是冷热管接反,这次是净化器自爆,咱这设备是不是该办个追悼会?默哀三分钟,然后火化算了。”
干粉喷进机箱,白雾裹着黑烟翻滚出来。陈浩被呛得直咳嗽,眯着眼继续喷,直到里面再没动静。
“火灭了。”他喘着气扔下灭火器,“机器没了,水也废了,接下来是不是该宣布我们正式进入原始社会?喝水靠舔石头,解渴全凭幻想?”
娜娜蹲在残骸边,掀开外壳查看电路板。“前次改装导致接地线路阻抗不均,高负载运行时形成电弧击穿。”她抬头,“是你接的线。”
“喂,锅不能这么甩啊。”他瞪眼,“我那是救急!谁能想到它脾气这么大,说炸就炸?”
“系统设计本可承受临时改装。”她指了指一块烧焦的芯片,“问题出在你用了民用级绝缘胶带固定高压节点。”
“那玩意儿不是写着‘耐高温’吗?”
“标称耐温一百二十度。实际运行温度二百一十度。”
“……它虚标。”
“结论成立。”
陈浩一屁股坐在地上,盯着那堆焦黑的零件。“完了,咱俩连喝口水都要看老天爷脸色。你说这破地方,种地被植物追着打,存粮发霉,机器自杀,现在连水都毒了——咱是不是被哪个神仙拉进了‘倒霉蛋体验套餐’?”
娜娜没回应。她的机械臂内部发出轻微的嗡鸣,投影界面缓缓展开,浮在半空中。
“启用离线知识库。”她说,“检索关键词:地外行星水体修复案例。”
全息图一闪,跳出十几条数据流。她快速筛选,最终定格在一个三维结构模型上——分层圆柱体,外围是蜂窝状过滤层,中间缠绕着螺旋导磁管,底部连接生物反应舱。
“三级净化系统。”她指着模型,“第一层物理沉降,去除大颗粒悬浮物;第二层电磁吸附,定向捕获金属离子;第三层生物膜过滤,利用工程菌分解有机毒素。”
陈浩歪头看了半天,挠挠耳朵:“这玩意儿长得像个巨型暖水瓶配了个消化不良的胃。你能造出来?”
“材料部分可回收利用。”她指向爆炸的净化器,“外壳金属可重铸为沉降槽框架,剩余电路模块经修复后用于电磁阵列供电。”
“也就是说,我们要拿一堆废铁拼个高科技马桶?”
“比喻不准确,但逻辑相似。”
“行吧。”他叹了口气,“反正也没别的事干。总不能等哪天喝多了开始掉头发,才发现自己已经提前进入老年模式。”
他站起身,开始扒拉散落的零件。烧毁的电线、变形的支架、碎裂的传感器……一边捡一边嘀咕:“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便宜买这种杂牌净化器,还不如直接养几盆绿萝,至少死了还能当肥料。”
“绿萝对铅的吸附效率为每公斤植物吸收零点三毫克。”娜娜说,“按你每日饮水两升计算,需种植两千四百盆并每月收割一次。”
“……你别算得这么细啊。”他苦笑,“搞得我连最后一点浪漫幻想都没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