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嘴里还叼着半截干饼,眼睛死死盯着那片晃动的草丛。刚才那只怪虫跳出来敲地的样子,像极了某种暗号,搞得他现在看每根草都像是卧底。
他刚想伸手去捡掉在地上的饼,地面又震了一下。
这次不是虫子。
是蹄声。
由远及近,一浪压一浪,踩得泥土都在抖。他脖子一僵,饼也不捡了,一个翻身滚到田埂后头,顺手抄起靠在土堆边的电击枪。
“又来?”他喘着粗气,“这地方是开大会吗?”
娜娜站在原地没动,光学眼已经展开扫描界面,数据流刷得飞快。她没掏武器,反而把警报系统手动关了。
“频率稳定。”她说,“步伐间隔一致,没有加速迹象。”
“你听脚步就能听出它想干啥?”陈浩贴着田埂趴着,脑袋 barely 露出一点缝,“上回它们可是一头撞翻我三垄豆苗,连嚼都不带嚼的。”
“上次是惊慌逃窜。”娜娜调出一段波形图,“这次心跳平稳,鼻腔呼吸节奏正常,属于有组织接近。”
陈浩眯眼望过去。远处尘土扬起,一群黑影缓缓推进。领头的是头灰鬃野猪,獠牙歪着,背上还有道旧伤——正是上回被激光扫过的那只。
“哟。”他冷笑一声,“这是带着家属回来上访了?”
野猪群走到离农田十米左右停下,没冲,也没叫。十几头大小不一的家伙排成半弧,前蹄轻轻刨地,发出低低的哼鸣,像是集体在清嗓子。
陈浩手指扣在扳机上,汗顺着太阳穴往下淌:“它们要是在这儿拉屎,我就真得考虑换个星球住了。”
“排除排泄意图。”娜娜忽然说,“红外显示腹部饱满,体温正常,无攻击性激素释放。”
“那就是吃饱了再来捣乱?”他咬牙,“典型反社会行为。”
“更可能是社交行为。”她切换音频捕捉模式,耳朵般的接收器从肩部弹出,“低频共振,持续四秒一组,共三轮——数据库匹配度78%,类似哺乳动物群体协作召唤信号。”
陈浩愣住:“你是说……它们在打招呼?”
“可能性高于63%。”
“63%你也敢下结论?”他翻白眼,“剩下那37%是不是正琢磨把我炖了补身子?”
话音未落,那头灰鬃野猪往前走了两步,鼻子朝天,前腿微微弯曲,然后——用嘴拱出一根胡萝卜。
陈浩差点从田埂上栽下来。
那根胡萝卜他还记得。是他三天前随手扔在田边的,本来想喂兔子,结果兔子没见着,倒被野猪捡了去。
现在它不仅没吃,还给送回来了。
而且摆得挺端正。
“它……是不是对我鞠了个躬?”他声音发虚。
“动作不符合鞠躬标准定义。”娜娜冷静道,“但具备象征性归还行为特征。”
陈浩咽了口唾沫,慢慢放下电击枪。他从背包里摸出剩下三根胡萝卜,一根根摆在掌心。
“你要真是来谈合作的,”他嘀咕,“至少得请我吃顿饭吧?”
他闭眼一扔。
第一根飞得有点偏,砸在泥里。一头小野猪跑过去嗅了嗅,抬头看他一眼,然后把它推到那头大野猪脚边。
第二根落在田埂上。大野猪走过去,鼻子一卷,没吞,而是轻轻放在翻松的土块旁。
第三根,陈浩瞄准了扔。
大野猪接了个正着,鼻子一甩,胡萝卜精准落在之前那两根旁边,整整齐齐排成一排,跟列队似的。
空气安静了几秒。
陈浩扭头看娜娜:“咱要不要给它们颁个‘年度最佳礼仪奖’?”
“建议优先测试互动反馈机制。”娜娜不动声色,“它们的行为可能与耕作相关。”
“耕作?”他嗤笑,“你不会真以为——”
话没说完,那头大野猪突然低头,獠牙插进土里,肩膀一顶,一大片硬土应声翻起,腐叶混着湿泥翻上来,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比他用锄头利索多了。
紧接着,第二头、第三头……陆续跟进,在田垄间有序开挖,有的负责松土,有的用后腿把碎石踢到边上,甚至还有一只专门把杂草堆成小堆,码得跟柴火垛一样。
陈浩张着嘴,半天合不上。
“我昨天犁了两个钟头的地,才弄了这么一片。”他指着自己早上辛辛苦苦翻的那点土,“它们十分钟不到,快赶上我一周的工作量了。”
“效率提升约410%。”娜娜快速测算,“且深层土壤通气性改善明显,有机物混合均匀,符合优质耕层标准。”
“所以它们不是来报仇的。”陈浩喃喃,“是来应聘的?”
“更准确地说,是寻求共生关系。”娜娜调出生态模型,“上次激光驱赶并未造成致命伤害,反而可能激发其对人类技术能力的认知。此次回归,携带食物示好,主动参与劳动,符合跨物种协作初期特征。”
陈浩蹲在田边,看着这群野猪忙得热火朝天,有的甚至开始模仿他之前插秧的间距,在翻好的土里用鼻子戳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