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 > 第62章 简单塑形,初试身手

陈浩盯着那坨塌成小土堆的泥,没动也没说话。过了五秒,他伸手把旁边刻着“试2”的残次品往左推了半寸,又把最新的失败作摆在中间,像是给它们排座次。

“第一个歪得像被车碾过,”他指着三个泥团,“第二个好一点,至少有个碗底样儿;这个嘛……算是致敬抽象艺术。”

娜娜站在炉边,光学镜头扫过台面:“当前成功率仍低于基础工艺模型预估值。”

“我知道我拉胯。”他搓了搓手心干裂的泥皮,“但你不能指望一个平时连泡面都要搅两下才肯吃的家伙,突然变成陶艺大师吧?”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块新泥,这次没急着上手,而是先用指腹在边缘压了一圈,试试软硬。昨天还觉得这玩意儿难搞,今天摸起来倒不像那么陌生。水分控制、揉练时长、掌心温度——这些词在他脑子里转,不像知识,更像临阵磨枪的碎念。

“我换个姿势。”他说着,把凳子往前拖了点,弯腰靠近工作台,左手托住泥团底部,右手拇指贴着侧壁慢慢往上推。动作很慢,每推半圈就停一下,看泥有没有裂。

前两次他总想快点成型,结果越急越塌。现在他学乖了,不求形状多标准,只盯一点:别开缝。

“这感觉……有点像挤痘痘。”他忽然说,“太用力会爆,轻了又不动,得找到那个刚好能推上去的劲儿。”

娜娜没有回应,只是将监测数据同步更新:塑形阶段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局部张力峰值下降37%。

第二块泥坯做了十二分钟,最后收口时还是歪了,但总算立住了。不像碗,倒像个被坐扁的纸杯。陈浩没扔,放在“试3”旁边,标了个“活下来的”。

“进步了。”他说,“起码它现在敢自称是个容器。”

第三回他换了手法。想起投影图里那个简笔人影是逆时针转泥的,他也跟着试。没想到左手反而更顺,推起来稳当不少。他又找来两块铁片卡在石垫两侧,把泥团夹住,防止打滑。虽然不能真旋转,但至少不会一推就偏。

做到一半,他停下来,用指甲在泥壁上轻轻划了一道痕。

“记个起点。”他解释,“不然转着转着,不知道哪圈开始变形的。”

这一趟顺利了些。泥壁一点点抬高,虽然厚薄还不匀,但整体没裂。等到快收口时,他放慢速度,右手改用指尖轻压边缘,一圈,再一圈。

最后一下收拢后,他松开手,往后一靠,长出一口气。

“哎哟,还真像个碗。”

那东西当然谈不上美观——歪歪扭扭,口沿高低不平,底部还有点翘,但好歹是个闭合的凹槽,能盛水不至于漏光。

他拿起来对着光晃了晃,满意地点点头:“虽然长得对不起观众,但气质还在。”

娜娜扫描后提示:“结构完整性达标,干燥后进入烧制阶段可保留基本形态。”

“听你这意思,只要我不作死,它还真能活到进炉子?”

“前提是后续流程符合安全规范。”

“哈,你又来这套。”他把泥坯轻轻放回台面,用布盖了一角防风,“我现在都不指望你能多帮忙,只要你别在我点火的时候突然报警就行。”

他擦了擦手,又翻出之前留的样本泥,准备再来一轮。这次他试着加了点昨晚存的冷凝水,拌得比上次湿一些。揉的过程中发现,太干固然难塑,太湿也容易塌,关键是在两者之间找个平衡点。

“原来玩泥巴也有KpI。”他嘟囔,“含水率、塑性指数、抗剪强度……我要是考试考这个,说不定还能及格。”

第四次尝试时,他已经能一边做一边总结规律。比如右手发力容易导致右侧变薄,左手反而更协调;逆时针推比顺时针稳;每次推升不超过五毫米,否则上层支撑不住。

第五次,他甚至开始尝试做个深口罐的模样,虽然最后因为壁太薄崩了,但过程比以前流畅得多。

“不行不行,贪多嚼不烂。”他把废泥捏成一团,“先搞定碗再说,别一上来就想当景德镇厂长。”

他回头看了看排列整齐的几个成品和残次品,忽然笑了:“你们这几个,以后要是真成了第一批陶器,我得给你们办个追悼会。标题我都想好了——‘为人类文明献身的泥团们’。”

娜娜记录下最新一批操作日志:累计塑形次数8次,平均耗时16.3分钟\/件,成功维持完整结构比例达45%。

“建议暂停三十分钟,避免手部肌肉疲劳影响精度。”她说。

“你还挺贴心。”他甩了甩发酸的手腕,“不过我还没上瘾呢,正好趁这会儿看看战利品。”

他一个个检查,挑出三个相对规整的,摆在干净的石板上晾着。其中一个底部微微凹陷,他趁着泥还没干透,在底下用指甲悄悄刻了个小人轮廓——脑袋圆圆的,手里举着根棍子,像是某种原始图腾。

“等以后真做出能用的碗,我就把这个印子传下去。”他说,“算是咱们基地的第一款‘品牌标识’。”

“该标识无实际功能价值。”娜娜提醒。

“你不懂,这叫文化输出。”他嘿嘿一笑,“就算没人看,我也得假装自己是个有情怀的手艺人。”

休息片刻后,他重新开工。这次的目标是统一尺寸,争取做出一对差不多的碗,方便后续对比烧制效果。

他特意量了下前一个成功的口径,用铅笔在石板上画了个圈当参照。虽然工具简陋,但他越来越有手感,甚至能在推壁时凭直觉判断哪里厚了哪里薄。

第六个坯体做完时,太阳已经偏西。光线斜照进来,落在那一排泥制品上,影子拉得老长。

他拿起最后一个作品端详,虽然依旧不够圆,但至少不会再一碰就塌。他轻轻敲了敲壁,发出闷闷的一声响。

“听着还挺结实。”他说,“不知道烧完能不能扛住喝汤。”

“当前环境湿度降低,建议转入阴干区。”娜娜提示,“持续暴露于气流中可能导致表面龟裂。”

“知道啦。”他小心地把三个待用坯体搬到窗台内侧,用旧帆布半盖着,留条缝透气,“让它们静静待着,别让人打扰。”

他自己则坐在炉子前,开始清理内部积灰。砖垒的简易窑膛还没正式用过,里面有些碎屑和尘土。他拿块破布一点点擦,动作认真得像在准备人生第一顿自助烧烤。

“明天就轮到你们了。”他拍了拍炉壁,“要是炸了,咱就当放鞭炮庆祝开炉仪式。”

娜娜站在一旁,光学镜头持续监控坯体状态:“含水率稳定下降,预计明晨六时可达初步干燥阈值。”

“行,那就定明天早上。”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扭脖子时发出咔的一声,“今晚我要梦到满地都是碗,堆得跟山一样高。”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三个安静躺着的泥坯,忽然蹲下身,伸手摸了摸其中一个的边缘。

指尖传来微凉而粗糙的触感。

他咧嘴一笑,正要说话——

炉膛深处,一块松动的耐火砖突然滑落,砸在底层灰烬上,扬起一小片尘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