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行动】开始的第四天,震动开始在各个部门传播。
外交bu,早上八点的例会上,气氛异常沉重。
“司长怎么还没来?”一名处长小声询问。
“听说生病住院了。”另一人回答,但语气中透着不确定。
“这都第三天了,也不见人影。”
“别乱打听。”一位资深官员提醒道,“最近风声很紧。”
类似的对话在各个机关里不断上演。
国防后勤bu,楼副部长的办公室已经空了三天。
“楼部长什么时候回来?”秘书焦急地问人事处。
“不清楚,上面没有通知。”人事处长的回答很简短。
“那他负责的几个项目怎么办?”
“暂时停一下吧。”
金融系统的震动更加明显。
某大型国有银行总部,行长办公室的门紧闭着。
“行长已经一个星期没出现了。”一名中层干部对同事说道。
“我听说是被中枢叫去开会了。”
“开会用得了这么长时间?”
“谁知道呢,最近这种情况很多。”
到了第二周,各种传言开始在体制内流传。
“你听说了吗?老李被带走了。”
“哪个老李?”
“就是那个,负责项目审批的。”
“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在家里被带走的,连家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传言越传越多,人心开始浮动。
某省政府大院里,几名厅长在走廊里低声交谈。
“最近怎么这么多人请病假?”
“你还不明白?这是在查什么大案子。”
“查什么案子需要这么多人?”
“谁知道,反正最近都老实点。”
“那些和外面有生意往来的,最好暂停一下。”
“为什么?”
“你想想,能让这么多部门同时行动,肯定不是小事。”
中枢某机关的餐厅里,几名司级干部在用餐时小声议论。
“听说纪委最近很忙。”
“何止是忙,简直是疯了一样。”
“抓了多少人了?”
“具体数字不知道,但肯定不少。”
“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这里?”
“难说,最好都小心点。”
有些部门的工作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某部委的一个重要会议,原定十五个人参加,结果只来了八个。
“其他人呢?”主持会议的副部长问道。
“有的说生病了,有的说出差了。”秘书回答。
“这么巧?”
“确实很巧。”
会议只能草草结束。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部门都有发生。
某省的一个重要项目审批会议,三分之一的与会人员缺席。
“这个项目还审不审?”企业代表着急地问。
“等等再说吧。”负责人无奈地回答。
人员的频繁缺席,开始影响正常工作流程。
各种猜测也开始满天飞。
“听说是在查境外资金。”
“不对,我听说是在查内部泄密。”
“都有可能,反正肯定是大案子。”
一些敏感的人开始主动“自查”。
某企业老总匆匆召开内部会议。
“最近的形势大家都看到了。”他对高管们说道,“我们要做好自查自纠。”
“怎么查?”
“所有的账目重新梳理一遍,有问题的地方赶紧处理。”
“那些灰色地带的业务呢?”
“能停的都停了,不能停的也要合规化。”
“会不会太敏感了?”
“宁可过头,也不能出问题。”
一些与被抓人员有关系的人,开始坐立不安。
“老张被带走了,我们怎么办?”某公司董事长问法律顾问。
“你们之间有什么业务往来吗?”
“有一些项目合作,还有一些...你懂的。”
“那些不合规的东西有证据吗?”
“应该没有,我们都很小心。”
“即便如此,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一些平时很活跃的社交圈子,突然变得冷清。
“这个月的聚会取消吧。”某商会会长通知大家。
“为什么?”
“最近风声紧,还是低调一点好。”
“那下个月呢?”
“看情况再说吧。”
某高档会所,以前经常人满为患,现在却门庭冷落。
“最近怎么客人这么少?”老板问经理。
“都不敢来了。”经理解释道,“听说有人在这里被抓过。”
“谁被抓了?”
“说不清楚,反正大家都很谨慎。”
各个部门的一把手开始频繁开会,讨论应对措施。
“最近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某部长对下属说道,“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什么两手准备?”
“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保证我们自己的工作正常进行。”
“具体怎么做?”
“所有的重大决策暂时缓一缓,等形势明朗了再说。”
“那正常业务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