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山水集团会议室。
高小琴坐在主席位上,面前摆着一份厚厚的企业名单。
这些都是江澈提供的“目标企业”,每一家都与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各位,”高小琴环视着在座的部门负责人,
“今天的会议主要讨论我们的战略扩张计划。”
财务总监王立新首先发言:“董事长,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已经对名单上的企业进行了初步分析。”
“具体情况如何?”
王立新翻开文件夹:“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矿产开发、物流运输三个领域。从财务状况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什么问题?”高小琴问道。
“资金链紧张,负债率偏高,现金流不足。”王立新详细汇报,
“特别是其中几家建筑企业,因为工程款回收困难,已经到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高小琴点点头:“这对我们来说是机会。继续说。”
“从股权结构来看,这些企业的控制权都比较集中,但股东之间的关系复杂。”王立新继续分析,
“有些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并不是明面上的法人代表。”
“有什么发现?”
“我们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这些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影子股东。”王立新压低声音,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各种迹象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高小琴明白他的意思:“我知道了。那我们的收购策略是什么?”
市场部总监李晓峰接过话题:“董事长,我们制定了一个分阶段的收购计划。”
“说说看。”
“第一阶段,我们以合作伙伴的身份接触这些企业,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李晓峰说道,
“名义上是寻求业务合作,实际上是摸底调查。”
“第二阶段,对于确实有价值的企业,我们可以考虑股权投资或者直接收购。”
高小琴思考了一下:“时间表呢?”
“我们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完成第一阶段,六个月时间完成第二阶段。”李晓峰回答。
“太慢了。”高小琴摇摇头,
“形势变化很快,我们必须抢在前面。”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这样,第一阶段压缩到一个月,第二阶段压缩到三个月。”
“董事长,这样的话工作量会很大......”王立新有些担心。
“那就增加人手。”高小琴果断地说道,
“从现在开始,这是我们公司的头等大事。”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确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午饭后,高小琴独自来到京州市一家名叫“天运建筑”的公司。
这是名单上的第一个目标。
“高董事长,欢迎欢迎!”天运建筑的老板张天运亲自在门口迎接,
“您能来我们这小庙,真是蓬荜生辉啊!”
张天运五十多岁,满脸笑容,但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
“张总客气了。”高小琴握手寸法,
“久闻天运建筑的大名,今天特地来拜访学习。”
两人来到张天运的办公室。
办公室装修得很豪华,但高小琴注意到一个细节:墙上挂着的几幅字画都是复制品。
这说明公司的资金状况确实比较紧张。
“高董事长,听说山水集团最近发展得很好?”张天运主动开口。
“还行。”高小琴谦虚地说道,
“不过我们在建筑领域还是新手,希望能向张总请教。”
张天运眼前一亮:“高董事长太客气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具体需求?”
“是这样的,”高小琴开门见山,
“山水集团准备在建筑领域有所发展,我们看中了天运建筑的资质和经验。”
“您的意思是......”
“我想了解一下,天运建筑有没有合作的意向?”高小琴试探道。
张天运的眼神有些闪烁:“什么样的合作?”
“多种形式都可以考虑。项目合作,股权合作,甚至收购兼并。”高小琴观察着张天运的反应。
听到“收购兼并”这四个字,张天运明显紧张了。
“高董事长,我们天运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是有十几年历史的老企业。”他勉强笑道,
“股权方面比较复杂......”
“我理解。”高小琴点点头,
“不过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要有合作的诚意。”
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没有达成具体协议,但高小琴已经摸清了天运建筑的底细。
这家公司确实存在严重的资金问题,而且股东关系复杂,正是收购的好时机。
离开天运建筑后,高小琴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另外两家企业。
情况都差不多:表面风光,实际困难。
傍晚时分,高小琴回到山水集团,立刻召集相关部门开会。
“怎么样?”王立新问道。
“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高小琴满意地说道,
“这些企业都到了不得不寻求外援的地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