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睿的帮扶下,赵大娃的房子很快盖成了,东面五间,北面小三间,带伙房及卧室。农村人一般盖成了新房子,都要请村里人来禳院。禳院时人家来放炮,主人就要给大家杀鸡摆酒席。赵大娃是贫困户,盖房子是政府的贴息资金 ,所以他不能张扬。
但新房子建成,毕竟是个高兴的事儿,赵大娃心里憋不住,打电话给黄睿,让他下班了无论如何到他家里来一下,说有个非常要紧的事儿要告诉他。
因为赵大娃是黄睿的扶贫对象,只要他有什么事,黄睿必须考虑。听到有紧要的事,黄睿还没等下班,就来到了洼子村东队赵大娃的家,进门就问啥事?赵大娃这才笑嘻嘻地说道:“叫你喝酒哩,新地方盖成了,我心里高兴,你为我这个事费了心,我买了点猪头肉,准备了几个凉菜,咱俩喝几盅。”
睿说:“那你就直说喝酒嘛,还说有紧要事,你真会骗人啊。”
赵大娃嘿嘿一笑:“我知道你忙,不骗你不来啊。”
夏天的黄昏,村里人都喜欢在院子里乘凉。赵大娃就在院子里支了个小方桌,放了四样菜,拿出了一瓶白酒和两个牛眼睛大的酒盅,坐在小凳上和黄睿面对面地喝了起来。
“我本来不喝酒,可我知道你高兴,就陪你喝点吧。”黄睿说。
赵大娃说:“我的亲戚都是农民,干公家事的人少,村上和我好的人也没有几个。你虽然是政府派下来帮我的,可我发现你这个人好,我从心里喜欢你。现在房子盖成了,我知道你以后和我见面的机会少了,一想起来,心里还比较难受,因此想给你说说,以后如果你不嫌弃我,希望你多来转转。我想把你认个哥,可我是个农民,与你身份不配,以后你家里有啥需要出苦力的事儿,给我说,我没钱,有力气呢。”
黄睿和赵大娃碰了一下酒杯说道:“什么身份不配,我也是农民出身,以后别说这个话。至于见面不见面,只要在这个乡上工作,肯定有见面的机会。你现在心里应该记的不是我,而是政府,是党的政策。没有精准扶贫这个好政策,就不会有咱俩的交情。 一定珍惜政府的帮助,好好过日子。”
说起今后的日子,赵大娃说起了他的打算:“我现在能干得动,好好在村里打短工,还能挣点钱。将来给政府还钱时,万一凑不够,就先给给女儿找个婆家,彩礼能填补一点。”
黄睿说:“你这个想法不行,不能靠女儿的彩礼还贷款,要想法搞点产业,自己搞不起来,可以给村上搞企业的人入股。现在好多乡镇企业,都是股份制。”
一说到入股,赵大娃面带嘲讽地说道:“城里的企业到底情况咋样,我不太了解,前几年,农村的一些合作社,多数是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国家补贴,那些人把政府的钱拿到手后,算种药材的,不种了,树苗栽到地里也不管了。租地的人想收回地,收不回来;种又种不了,不少地就那样荒废着。”
赵大娃算说的,见一个苍蝇在桌子上盘旋,就用手晃了晃:“有些人还打着合作社的旗号,像鬼子扫荡似的,挨家挨户往过扫,谁家有钱,可以放到企业里。说企业给的利息,比银行存款高。结果有的人给把钱投进去,像狼吃猪娃,连骨头都没了。”
赵大娃说着,端起酒杯,伸向黄睿,黄睿立即端起自己的杯子,与赵大娃碰了碰,见他两眼盯着自己, 他一口猛了下去。
赵大娃手里的酒下肚后,又拿起酒瓶,给黄睿倒:“我们村上一个人把钱借给了一个投资公司,结果那个公司倒闭了,这人钱收不回来,气得得了肺癌。现在的人心歪了,骗子太多了,稍不慎就被骗了。我没钱,有钱宁愿让老鼠咬了,都不放给别人,放了就得淘闲气。”
一提到放贷和行骗的话题,黄睿勾下了头,筷子在猪头肉上乱动,但一块都没夹起来。赵大娃发现黄睿有点不高兴,感觉自己失言了,就话题一转说道:“我是随便说呢,你别介意,到时候看吧,如果你是介绍的企业,我就给入股。有一千我入一千,有两千我入两千,反正我就认你。”
黄睿说:“你也不能过于信任我,你适合干什么,对什么样的企业感兴趣,这个你也要做个了解。譬如养殖,你如果喜欢养羊,就跟那些做得好的养殖企业联系,让企业给你提供羊,到时候他们来收购,这样在销售方面你也不用发愁。”
两人且聊且酒,正聊得起劲,突然大门外进来了一个人,是魏晓云。她叫了一声“黄所长”,就扑通一下朝黄睿跪了下来。
魏晓云突然下跪的这个动作,把赵大娃给吓了一跳,他差点一个趔趄。与此同时,黄睿豁然站起:“你这是什么意思?”
“求求你,黄所长,别放弃我爸的案子了,这是我最后的希望,我求你,求你一定要查下去……”魏晓云祈求道。
魏晓云之所以下跪,是因为她曾经接到了黄睿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