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睿让王小可告诉那个女人:三天后来取钱。
女人有点信不下去,强调“三天后必须把钱拿来!君子口里没戏言!他黄所长身上带法,必须要说到做到!如果三天后拿不到钱,我就……”
王小可立即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道:“找我!”说罢,一脚踢开女人的铺盖卷子,示意她赶紧滚。
在王小可打发这个女人时,黄睿已经为这笔债务开始考虑了。此刻,他正给弟弟黄平拨过去了电话,问土地的事儿跑得咋样了?黄平说村委会正在协调呢,说听起来有的人不想种地了,想往出承包,但当有人包地时,又扯了起来。眼下,有几块地还没商量下来呢。
听到包地的事儿还没着落,黄睿决定动用弟弟的公款。
黄睿有个同学叫刘希来,在北京做石油器材生意。今年正月,刘希来看望黄睿母亲时,见到了黄睿的弟弟黄平经营的果园。这个果园有二十多亩大,但是个具有三十年多年历史的老园子,加上常年施化肥,果树已经严重老化了。黄平说他想流转一些土地,栽上新品种矮化果树,配上大型喷灌等设施,往有机苹果方向发展。
因为黄土高原日照强,气温适宜,苹果本身肉质密度厚,糖分比较高,只要给苹果施上有机肥料,口感绝对比化肥上的好,将来进大城市的超市,或上阿里巴巴,绝对能卖个好价格。但黄平心里盘算得再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钱投资,再美好的心愿也只能挂在空中。期间,他想放弃果园,又觉得自己与苹果打了几十年交道了,把果树的性能都挖熟挖透了,如果放弃,从心底里还舍不得。因此,这些年他一直寻寻觅觅地找合适的股东,和他共同搞这个项目,哪怕他占个小股,只要把这个现代化的果园建起来就行。
刘希来听出了黄平的意思,认为农业是个刚性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上对农业项目支持的力度也大。尤其是新型农业主体的建设,不少大企业都往农村发展,前几年他想买几座山,栽些树木,将来退休了可归隐山林,有个靠头。但由于这投资那投资的,晃来晃去,买山的事儿还没落实下来。现在听了黄平这个打算,他看了黄平村上的一些土地及周边条件,觉得这个事情还行。就和黄平前前后后商量了多次,最后谈成了合作意向,准备流转1000亩土地,成立个“有机果业合作社”,他作为大股东控股,让黄平牵头搞。
不久,刘希来回来就和黄平达成合作协议,接下来就登记注册“合作社”,算是正式与黄平合作了。
由于流转土地需要一个过程,刘希来在回北京时,给了黄睿一个30万的卡,说是合作社的前期费用。在财务没建起来之前,想让黄睿先替自己监管这笔资金,等合作社手续下来了,土地大致有着落了,他再指派专业的财务人员。因为流转土地,要从农民手里一点一点地拿。拿一块地,给一点钱,是流水形式的,所以必须随时提供现金。让弟弟负责流转地,让哥哥管现金,这是刘希来为了管控这笔资金采取的手段。因为黄睿毕竟是他当年要好的同学,相互了解,黄睿又是公职人员,叫他替自己管钱比叫其他人更可靠一些。
在与刘希来签合同之前,弟弟黄睿曾在跟前提过,意思让他这个当哥的想法给自己筹措点资金,随时准备给土地流转上用。虽然刘总答应与他合作,但作为招商引资的东家,基础工作,还要自己牵头花钱去做。黄睿知道媳妇手里有点钱,准备让她拿出来给弟弟用于周转,结果发现她把钱借给贾三了。
虽然他很生气,但该给弟弟准备的事儿他准备着,为此,他曾找了还乡信用社的一把手主任,打算通过关系,贷上一二十万,给弟弟应个急。他主任考虑到他名下有贷款,就出主意让黄睿在鹞子乡当地找个熟人,在熟人名下贷,当然 ,将来的还款人肯定是黄睿。
当黄睿找了替他贷款的人,准备操作这个事情时,刘希来的资金来了。黄睿因此就把贷款的事儿放了下来,他计划待弟弟实在需要资金时,再办理贷款手续也不晚。
现在,遇到了这个逼债的女人,黄睿只能靠贷款来还了。但因帮他贷款的人有事外出了,需等半个月才能回来办理,而这个女人又是这么闹腾,不还钱过不去,所以,他才有了挪用弟弟公款的这个想法。他打算先用这笔钱把这个女人打发了,后面的贷款出来了,给补过去。好在地是一块一块拿的,单次支付的数额不是太大,周转起来应该不难。
有了这个打算后,黄睿就给刘希来打电话。刘希来说他刚上了飞机,马上要
起飞,到了杭州后再联系。黄睿就给发了个信息,把自己挪用钱的事告诉了刘希
来。之后,从他监管的这 30 万公款中,拿出了 15 万,在王小可的见证下,给那个女人还了过去。
可动了这笔资金还没过几天,弟弟黄平从一个种植药材的人手里,一下转包了600 亩地,连流转费带坟墓、树木等附属物下来,得 22 万多,已经约定好,当天下午交钱。黄平就跑到他哥单位,当面说这个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