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84章 金融战与漕运危机

朕的摸鱼哲学 第84章 金融战与漕运危机

作者:不平凡的一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7:19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将陈默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程无双的密报如同一块寒冰,投入他方才因说服林微月而略感轻松的心湖,瞬间冻结了所有暖意。

沈墨轩!

这个名字第一次从怀疑的阴影中走出,如此清晰地与现实的威胁联系在一起。截断漕运,散播宝钞贬值谣言……这两招,精准地打在了大夏王朝,或者说,打在了陈默试图构建的新秩序的两个关键节点上。

漕运是帝国的主动脉,尤其是南粮北运,维系着京城、边军乃至整个北方的命脉。一旦被系统性掐断,不出数月,北方必将粮价飞腾,民心浮动,军心不稳。前朝末年,便曾有因漕运梗阻而引发大规模民变的先例。

而宝钞,则是陈默试图整顿金融、集中财权的重要工具。它本身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极其脆弱。若信用崩塌,宝钞将瞬间沦为废纸,不仅朝廷的财政计划会破产,更会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掠夺民间财富,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届时,恐怕不用外敌入侵,内部就已天下大乱。

“好一个釜底抽薪,双管齐下……”陈默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回响。这位潜在的“皇兄”,不仅能量庞大,手段更是老辣狠厉,直指核心。

他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沿着蜿蜒的运河线路移动。漕帮……这个盘踞运河多年的灰色势力,竟然被沈墨轩渗透甚至掌控了?还是说,沈墨轩本就是其幕后之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对手对帝国经济命脉的渗透之深,超乎想象。

“王德发。”陈默沉声道。

“老奴在。”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老太监立刻上前。

“传朕旨意:第一,密令户部,即刻从太仓、临清等备用粮仓,紧急调拨五十万石粮食,通过海路和部分可靠的陆路,火速运往北方,优先保障边军和京畿供应。动作要快,但要隐秘,对外只称常规轮换。”陈默首先想到的是稳定基本盘,漕运受阻,必须立刻启动备用运输方案,海运成本高、风险大,但此刻顾不上了。

“第二,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冰,抽调精干人手,分为明暗两路。明路,持朕手谕,会同沿河各省巡抚、都指挥使司,对运河进行‘清剿水匪’专项行动,大张旗鼓,形成威慑,打乱‘漕帮’的节奏。暗路,潜入运河沿线,给朕细细地查!查漕帮的架构、头目,更要查他们与沈墨轩之间资金、人员往来的所有证据!”

“第三,”陈默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宣户部尚书、宝钞提举司主事,即刻进宫见朕。还有,让内帑总管也来。”

“老奴遵旨。”王德发躬身领命,迅速退出去安排。

陈默知道,应对物理上的漕运危机,尚可用行政和军事手段强行疏通或替代。但应对金融层面的宝钞信用危机,则更为复杂和凶险。这是一场信心的战争。

约莫半个时辰后,户部尚书张正伦、宝钞提举司主事赵诚,以及掌管皇帝私库的内帑总管太监钱福,匆匆赶到了乾清宫暖阁。三人脸上都带着凝重和疑惑,显然也预感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氛。

陈默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程无双密报中关于宝钞流言的部分点了出来,但没有提及沈墨轩。

“……情况便是如此。”陈默扫视三人,“流言初起,尚未成势,但若放任不管,或被有心人推波助澜,后果不堪设想。诸位有何对策?”

张正伦是传统士大夫,对经济之道并不精通,闻言皱眉道:“陛下,此等奸商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实属可恶!当立即下令,五城兵马司、各地官府严查妖言惑众者,抓几个典型重重治罪,以儆效尤!”

陈默微微摇头:“堵不如疏。严查可以,但若流言背后真有组织、有预谋,抓是抓不完的。反而可能因为高压,引发更大的恐慌。”

宝钞提举司主事赵诚年纪较轻,对金融有些见解,他沉吟道:“陛下,张尚书所言虽直接,但稳定人心确是当务之急。臣以为,或可采取两方面措施:其一,朝廷可发布告示,严厉驳斥流言,重申宝钞信用,并可承诺,百姓可凭宝钞按面额足额缴纳赋税,此乃稳定其价值的基础。其二,或可……由朝廷拨出一笔金银或粮食,在京城及主要城市设立‘平准仓’,承诺在特定情况下,可按一定比例,以宝钞兑换实物,给民间一个保底的预期。”

陈默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这赵诚倒是有点现代央行稳定汇率的思路。“赵爱卿所言,正合朕意。不过,设立平准仓,需要坚实的储备金,否则一旦发生挤兑,顷刻间便会崩溃。”

他看向内帑总管钱福:“钱福,内帑现在能立刻动用的金银,有多少?”

钱福心里快速盘算一下,躬身道:“回陛下,若不计珠宝古玩,现银约有八十万两,黄金约五万两。若加上各地皇庄的岁入和部分可快速变现的贡品,大概能凑出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等价之物。”

这笔钱不算少,但对于应对全国性的宝钞信用危机,恐怕仍是杯水车薪。宝钞的发行量,可是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陈默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光靠朝廷的信用背书和有限的储备,风险依然很大。必须找到一个更强的信用锚定物,或者说,一个能让百姓瞬间安心的“压舱石”。

忽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之前翻阅内帑账目时看到的一项记录。

“朕记得……前年,东南琉球国进贡了一批罕见的海珠,个个圆润硕大,色泽莹白,号称‘南洋金珠’,价值连城,一直收在内库,未曾动用?”

钱福一愣,连忙点头:“确有此事,共计一百零八颗,皆是一等一的珍品,估价……不下五十万两白银。”

“好!”陈默猛地一拍桌子,“就用它!”

张正伦、赵诚和钱福都愣住了,不明所以。

陈默目光炯炯地看着他们:“朕要设立一个‘宝钞准备金制度’!即刻起,以朕之内帑金银为初级储备,同时,将这一百零八颗‘南洋金珠’作为‘镇库之宝’,公开宣告天下:朝廷发行之宝钞,皆有内帑金银及此批绝世珍珠作为价值抵押!朕将命人将金珠陈列于宫中特定殿阁,允许京中三品以上官员、有影响力的士绅商贾代表,在特定时日入内参观验看!让他们亲眼看到,朝廷为宝钞准备的‘压舱石’是何等分量!”

此言一出,暖阁内一片寂静。

张正伦和赵诚都被皇帝这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的想法震撼了。用实实在在的、具有极高认知价值和稀缺性的珍宝,来为虚拟的信用货币背书?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但细想之下,却又无比精妙!普通百姓或许不懂金融,但他们懂得珍珠宝贝值钱!当所有人都相信宝钞背后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通货支撑时,流言的杀伤力自然会大减。这比任何空洞的承诺都更有力!

“陛下圣明!”赵诚首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躬身,“此策一出,必能极大稳定民心!那些散播流言者,再难兴风作浪!”

张正伦也捋着胡须,缓缓点头:“虚实结合,以实撑虚……陛下此策,深得治国三昧啊!”

钱福虽然心疼那些宝贝,但见皇帝决心已定,且是为了江山社稷,也只好领命。

“既如此,便分头去办!”陈默雷厉风行,“张爱卿,你负责起草安民告示,将宝钞准备金制度昭告天下,措辞要严谨,更要充满信心!赵爱卿,你负责筹备平准仓事宜,先从京城和几个大城市开始。钱福,你立刻清点内帑金银,并将那批金珠准备好,朕三日后便要邀请第一批人入宫参观!”

“臣(老奴)遵旨!”三人齐声应道,匆匆离去部署。

一道道指令从乾清宫发出,整个朝廷的机器开始围绕着漕运和宝钞两大危机高速运转起来。

陈默独自站在殿外,望着沉沉的夜空。他知道,这只是反击的第一步。沈墨轩在暗处,手段绝不会仅止于此。漕帮的武力、散布流言的网络,都需要更彻底地清除。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弄清沈墨轩的最终目的,以及他的全部实力。被动应对,永远无法掌握主动权。

“沈墨轩……你究竟想要什么?是这九五至尊的皇位,还是……彻底毁掉这个父皇传下来的江山?”陈默低声自语,眼中寒芒闪烁。

无论对方想要什么,这场兄弟之间的战争,已经全面打响。而战场,遍布朝堂、江湖、乃至整个帝国的经济脉络。他必须赢,没有退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