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33章 “大昱日报”创刊号

朕的摸鱼哲学 第33章 “大昱日报”创刊号

作者:不平凡的一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7:19

冤案平反的旨意,如同一块滚烫的烙铁,砸进了京城这锅本就暗流涌动的浑水里。“滋啦”一声,腾起阵阵带着焦糊味的水汽。

旨意明发,公告张贴在京城各处的告示栏上。三年前那桩草草了结的商人失窃案被重新定性,几个屈死的流民得以昭雪,家眷(若能找到)获赐抚恤,当年几个尚未“被消失”的涉案官吏被立刻锁拿下狱。而公告中那句“据查,部分涉案赃物疑似流入某些权贵府邸,着有司严查”,更是像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向了安王府的方向。

市井之间,议论的风向悄然转变。之前还对皇帝“折腾”颇有微词的百姓,此刻大多拍手称快,称赞陛下圣明,能为小民伸冤。而对安王府的指指点点和暗中揣测,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权贵们欺压百姓不稀奇,但被皇帝如此公开地、借着案子敲打,却是多年来头一遭。

安王府的沉默,终于被打破了。

陈默安插的眼线回报,就在公告贴出的当天下午,安王李玹并未亲自出面,但其世子李琮却乘车直奔宗正寺,在里面待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出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随后,宗正寺那位辈分极高的礼亲王,便递了牌子请求觐见。

陈默在乾清宫接见了他。礼亲王年事已高,须发皆白,走路都需要内侍搀扶,但眼神却依旧清亮,带着皇族长辈特有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并未直接为安王府求情,只是拐弯抹角地谈及“家和万事兴”,“宗室和睦乃国之基石”,言语间暗示皇帝对安王府的“关注”是否有些过甚,恐伤及皇族颜面,让亲者痛仇者快。

陈默耐心地听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语气却寸步不让:“皇叔祖所言极是,宗室和睦,朕亦心向往之。然,国法如山,社稷为重。此案证据确凿,冤情属实,朕若因涉及其宗亲便徇私枉法,岂非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安王叔若果真清白,朕自会还他一个公道。但若真有不法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平静地看着礼亲王:“朕身为天子,亦不能因私废公。”

礼亲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意志坚定的皇帝,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不再多言,颤巍巍地告退离去。

送走礼亲王,陈默知道,这只是第一波压力。安王府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经营多年,在朝在野,必然还有后手。舆论,不能总被动的由市井流言和对手的暗中诋毁所主导。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能直接向官员和百姓传递声音的渠道!

这个念头,在他看到苏婉仪呈上的、用“核算表”清晰列明的光禄寺案节余款项,以及格物院申请购置一批基础研究物料的清单时,变得异常清晰和迫切。

他立刻召见了苏婉仪、李文渊,以及被他临时叫来的、一脸茫然的方正和孟谦。

“朕欲办一份‘报纸’。”陈默开门见山,用了这个他们能理解的词。

“报纸?”几人面面相觑,这个词并不陌生,但通常指的是朝廷的“邸报”,主要抄录诏令、奏章,在官员内部传阅。

“非是寻常邸报。”陈默解释道,“朕要办的,是一份面向百官,乃至……有一定识字能力的士绅百姓的‘日报’。”

他拿起苏婉仪那份条理清晰的核算表:“就像这表格,能将繁杂数据一目了然。朕要这报纸,能将朝廷的重大决策、政策解读、乃至一些……不涉机要的政务成效,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定期刊印出来,公开发行!”

他目光扫过几人:“其上可刊登朕之旨意,可解读新政要点,可公示如光禄寺案之结果与节余,可介绍格物院研究之进展,甚至……可择选些各地奇闻轶事,风物人情。目的,在于沟通上下,破除壅蔽,使朕之意图,能达于下;使民间之舆情,亦能有所反映。”

苏婉仪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立刻明白了这“报纸”在数据呈现和信息传递上的巨大潜力。李文渊抚须沉吟,思考着如何将枯燥的政务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方正和孟谦则显得跃跃欲试,觉得这比埋头故纸堆或研究农具有趣得多。

“陛下,此策大善!”李文渊率先表态,“若能行之,可收开启民智、引导舆论之奇效!只是……这刊印、发行,乃至内容把控,需得慎之又慎。”

“所以,朕将此事交由你们。”陈默看着他们,“李文渊,你总揽编纂,负责内容审核、定稿,务必确保言之有物,立场公允,不涉机密。苏婉仪,你负责数据核实、版面规划,以及……初期的银钱核算。方正,孟谦,你们年轻,思维活络,负责搜集素材、撰写文稿,尤其是那些贴近民生、通俗易懂的内容。”

他顿了顿,补充道:“报纸之名,便叫《京华简报》。先以旬刊(十天一期)试行,置于各衙门口及指定的书肆、茶楼,免费取阅。所需银钱,先从光禄寺案追回的赃款中支取一部分。”

“臣等领旨!”四人齐声应道,脸上都带着开创一项全新事业的兴奋与凝重。

接下来的几天,西暖阁旁边的一间值房被紧急辟为“简报编纂处”。李文渊带着方正、孟谦埋头苦干,筛选素材,打磨文字。苏婉仪则忙着设计版式,规划栏目,计算用纸和雕版(暂时只能采用雕版印刷)成本。陈默也亲自参与,确定了创刊号的主要内容和基调。

几天后,第一份《京华简报》创刊号,悄然出现在了京城各衙门口的告示栏旁,以及几家指定的书肆、茶楼里。

淡黄色的竹纸,散发着新鲜的墨香。头版最显眼的位置,是用稍大字体刊印的“陛下为三年前流民冤案昭雪,涉事官吏依法严惩”的消息,文中简述了案情,强调了律法公正,并未直接点明安王府,但那“权贵府邸”的指向,明眼人心知肚明。

第二版,是“光禄寺贪墨案结案及赃款追缴、用度节余公示”,用了苏婉仪设计的简洁表格,数字清晰,一目了然。

第三版,是“格物院成立暨农事改良、器械研究启事”,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格物院的宗旨和正在开展的工作,甚至附带了一张周衡绘制的、改进型水车的简易示意图。

第四版,则是一些京城近期的物价信息、天气预告,以及一篇方正撰写的、介绍江南风物的小短文。

这份前所未见的“报纸”,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官员们在下朝后,纷纷围在衙门口的简报前,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人惊讶于其内容的直白和数据的清晰,有人则暗自心惊于皇帝借此传递出的强硬信号。不少中下层官员,更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地了解到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成效。

而在市井之间,能识文断字的士绅和百姓,更是将这《京华简报》视若珍宝。茶楼酒肆里,人们争相传阅,讨论着冤案平反,议论着光禄寺贪墨的巨额数字,好奇着那“格物院”到底要搞什么名堂。报纸上那平实直白的语言,比晦涩的官方文告更容易理解和传播。

“看到没?皇上是真给咱老百姓做主啊!”

“光禄寺这帮蛀虫,真是该杀!看看贪了多少!”

“这格物院……改良水车?要是真成了,可是好事!”

舆论的风向,在《京华简报》创刊号发出后,开始朝着有利于陈默的方向悄然转变。他成功地绕过了一些可能被堵塞的信息渠道,直接将声音传递到了更广泛的层面。

安王府的反应,比陈默预想的还要快,还要……阴狠。

就在《京华简报》发出的第二天,王德发就脸色难看地前来禀报。

“陛下,昨夜……负责雕印第一期简报的工匠家里……走了水!幸好发现得早,只烧毁了些杂物,人没事。但……但雕刻好的第二期简报的几块印版,被……被毁了!”

陈默的眼神瞬间冰冷。

果然来了!不敢直接攻击皇帝,就从这新生的“报纸”下手,想掐断他的喉舌!

“还有,”王德发的声音带着颤抖,“今日清晨,在西市发放简报的两个我们雇用的闲汉……被一伙来历不明的人打了,简报也被抢走撕毁……”

陈默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

对手的反扑,已经开始了。而且,来得如此直接,如此下作!

他沉默了片刻,转身对王德发道:“加派人手,保护所有参与简报编纂、印刷、发放的人员安全。雕版毁了,就重刻!人被打,就派我们自己的人去发!告诉李文渊,第二期简报,内容不变,照常刊印!朕倒要看看,他们能毁得了几时!”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这《京华简报》,不仅仅是一张报纸,更是他推行新政、掌控舆论的旗帜!这面旗,绝不能倒!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部署时,一个从宫外紧急传来的消息,让他浑身一震。

程无双派心腹密报:安王府内,昨夜有异动。几名身手矫健的黑衣人,于子夜时分,悄然从王府后门潜出,其行进方向……似乎是朝着……格物院所在的西苑揽星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