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26章 第一次微服出宫

朕的摸鱼哲学 第26章 第一次微服出宫

作者:不平凡的一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7:19

宗正寺。

这三个字像三块烧红的烙铁,烫在陈默的心头,滋滋作响,冒起带着焦糊味的青烟。

掌管皇族事务的衙门……龙涎香和苏合香的线索指向这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他、对皇后、对未出世皇嗣下毒手的,极有可能不是外臣,不是宦官,而是流淌着李姓皇族血液的“自己人”!

是哪个被削了权柄心怀怨怼的藩王?还是哪个看似恭顺、实则包藏祸心的郡王?甚至是……某个看似与世无争、辈分极高的皇叔祖?

一股寒意,比得知曹德纯私藏兵器时更甚,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上他的脊椎,缓缓勒紧。皇族内斗,往往比朝堂倾轧更加血腥,更加没有底线。

他立刻下令程无双,将所有调查转向宗正寺,但动作必须极其隐秘,调查范围严格控制在几个绝对可靠的核心人员之中。涉及皇族,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巨浪。

同时,他让王德发调来了所有在京皇族成员的档案,从几位叔王到那些早已边缘化的远支宗室,逐一翻阅。看着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可能隐藏的野心和算计,陈默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档案是死的,人是活的。坐在深宫之中,看着这些冰冷的文字,他能看出什么?他需要更直接的信息,需要感受宫墙之外真实的气息,需要亲耳听听,京城百姓、市井之间,对这些皇亲国戚,究竟是何风评?

一个压抑了许久的念头,如同挣脱了束缚的野兽,猛地窜了出来——

他要出宫!

不是前呼后拥的御驾亲临,而是真正的微服私访!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再也压不下去。他知道这极其冒险,赵铁鹰新整肃的宫禁并非铁板一块,宫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伺,曹德纯余党未清,那下毒的黑手更是隐藏在皇族深处……一旦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必须去。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宫墙之内,听着经过层层过滤、粉饰太平的奏报,他永远无法真正触摸到这个帝国的脉搏,永远只能被动地应对那些从阴影中射来的冷箭。

“王德发。”他沉声唤道。

王德发应声而入。

“去准备一下,朕要出宫。”陈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王德发吓得差点跳起来,脸都白了:“陛……陛下!万万不可啊!如今宫外……”

“朕意已决。”陈默打断他,“你去挑四个身手最好、嘴巴最严的侍卫,换上便装。再给朕找一身普通富家公子的行头。半个时辰后,从西华门走。”

王德发看着皇帝那冷峻的眼神,知道再劝无用,只得苦着脸,哆哆嗦嗦地领命而去。

半个时辰后,陈默换上了一身靛蓝色的细棉布长衫,头上戴着同色的方巾,腰间挂着一块成色普通的玉佩,看起来像个家境殷实、偶尔出门游学的书生。王德发和四个同样穿着普通、但眼神锐利、太阳穴微微隆起的侍卫,扮作随从和护卫,跟在他身后。

西华门的守卫显然早已被打点过,见到这行人,只是略微检查了一下王德发出示的、不知从哪弄来的通行腰牌,便恭敬地放行了。

踏出那扇沉重的宫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

此时已是午后,阳光正好,带着初春的暖意,洒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复杂的气味——刚出笼的肉包子的香气,路边小吃摊传来的辛辣,牲口走过留下的腥臊,还有人群汗液和尘土混合的味道……这一切,与宫中那永远萦绕着的、清冷而单一的檀香和花香截然不同。

嘈杂的人声,小贩的吆喝,车马的辚辚声,孩童的嬉闹……各种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冲击着陈默的耳膜。他站在宫墙的阴影外,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这就是他治下的京城,这就是他子民们真实的生活。

“公……公子,咱们往哪儿走?”王德发凑近了,压低声音问道,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陈默深吸了一口这带着烟火气的空气,压下心中的激荡:“随便走走,看看。”

他混入人流,沿着街道缓缓而行。目光所及,是鳞次栉比的店铺,是挑着担子叫卖的货郎,是蹲在墙角晒太阳的乞丐,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有衣着光鲜的商贾,有穿着短打的力工,有背着书箱的学子……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他看到路边有孩童在玩泥巴,弄得浑身脏兮兮,却笑得无比开心;他看到几个老人围坐在茶馆门口,听着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演义;他看到一处粥棚前,依旧排着长队,领粥的人脸上麻木多于感激……

真实,粗糙,充满活力,也带着难以掩饰的艰辛。

他走进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书肆,随手翻看着架上的书籍。除了四书五经,也有一些杂记、话本,甚至还有几本粗糙的、讲述农桑技艺和工匠入门的小册子。他拿起一本,问掌柜:“这种书,买的人多吗?”

掌柜的是个干瘦的中年人,打量了一下陈默的衣着,客气地回道:“回公子的话,这类杂书,买的人不多,多是些实在找不到营生、想学门手艺的穷苦人,或者……一些好奇心重的读书人会翻翻。”

陈默点了点头,放下书,心里对“格物院”推广新知识的难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又信步走到一处相对热闹的街市,这里卖什么的都有,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南北杂货,甚至还有来自海外的稀奇玩意儿。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他在一个卖漆器的摊子前停下,拿起一个做工精巧的食盒看了看。

摊主是个精明的汉子,立刻热情地招呼:“公子好眼光!这是最新的‘金丝楠’漆盒,您看这做工,这漆色,宫里头的贵人们用的也就是这个了!”

陈默笑了笑,不置可否,随口问道:“老板生意不错?如今这光景,买卖好做吗?”

摊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唉,不瞒公子,前阵子还好,最近……不太平啊。曹……曹阉倒台,是好事情,可这市面上,风声也紧,好些个衙门查得严,进货的路子也受了影响。只盼着新皇上位,能真让咱们老百姓过几天安生日子,少点盘剥,少点折腾……”

陈默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问道:“哦?我听闻皇上近日不是在整顿吏治,还在后宫搞什么……积分制?说是为了节省用度。”

那摊主撇了撇嘴,带着点市井小民的狡黠和不满:“嗨!宫里的事儿,咱小老百姓哪知道真假。不过啊,省不省用度咱不知道,可这‘劝捐’的风声可是传出来了!说是要让江南那些大户人家捐钱捐粮!您说说,这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大户能自个儿掏腰包?最后还不是变着法儿摊派到咱们这些小门小户头上?这新皇上啊,看着年轻,折腾劲儿可不小!”

王德发在一旁听得脸都绿了,差点就要出声呵斥,被陈默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默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心里却是一沉。看来,“荒唐捐”的谣言和对他政策的误解,在民间已经有了市场。

他又逛了一会儿,刻意在一些茶摊、酒肆附近停留,竖起耳朵听着人们的闲聊。议论朝政的并不多,大多还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偶尔有人提起皇帝,也是语焉不详,带着敬畏和距离感,更多的是对“加税”、“摊派”的隐隐担忧。

他走到一座石桥边,扶着冰凉的桥栏,看着桥下浑浊的河水缓缓流淌,载着各式各样的小船。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也给这座古老的京城披上了一层温暖而又略带伤感的色彩。

这就是他的江山,他的子民。他们勤劳,他们坚韧,他们也麻木,他们轻信。他们渴望安定,惧怕变故。而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在这些普通人眼中,或许就代表着“变故”。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有身为帝王的沉重责任,有不被理解的淡淡苦涩,也有一种……必须坚持下去的执拗。

“公子,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吧?”王德发在一旁小声提醒,声音里充满了不安。在外面多待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陈默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暮色中的街景,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茶馆里传出的几句对话,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耳朵。

“……听说了吗?安王府上个月又纳了第三房小妾,排场大得很呐!”

“安王?就是那个……整天念佛的那个?”

“念佛?哼,装模作样罢了!我有个远房表亲在宗正寺当差,听说啊,安王世子前儿个可是弄到了一批上好的海外龙涎香,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龙涎香?!

陈默的脚步猛地顿住,浑身的血液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安王?那个一向以“醉心佛法”、“不问世事”示人的皇叔李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