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的摸鱼哲学 > 第11章 御书房的算盘声

朕的摸鱼哲学 第11章 御书房的算盘声

作者:不平凡的一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0:47:19

宣政殿那场带着硝烟味的朝会散了,可它搅起的波澜,却在暗处汹涌地扩散开来。

沈墨回到相府时,那张惯常古井无波的脸上,像是结了一层寒霜。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书房处理公务,而是将自己关在了内室,连最得用的老管家奉上的参茶都被原封不动地端了出来。下人们噤若寒蝉,走路都踮着脚尖,整个相府笼罩在一片低气压中。

书房里,沈墨独自一人坐在太师椅上,背对着门,望着窗外那几竿在初春风里微微摇曳的翠竹。阳光透过窗棂,在他紫袍的肩头投下斑驳的光影,却暖不透他周身散发的冷意。

御座上那张年轻却咄咄逼人的脸,那一声声毫不留情的诘问,还有满朝文武那或惊骇、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如同走马灯般在他眼前旋转。

“三点总结……详细数据……一本账……”

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带着一丝自嘲的苦涩。为相十余载,辅佐两代君王,他何曾受过如此折辱?那黄口小儿,竟将他这三朝元老,当作下属胥吏般当众拷问!

一股郁愤之气在他胸中翻腾冲撞,几乎要破膛而出。他猛地一拳砸在坚硬的红木椅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手背瞬间红肿起来,他却浑然不觉疼痛。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外传来极轻的叩门声,伴随着老管家小心翼翼的通传:“相爷,赵大人、钱大人、孙大人来了。”

沈墨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心绪,脸上的表情重新恢复了惯有的沉稳,只是眼底深处那抹寒意,挥之不去。

“请他们进来。”

来的三位,都是他多年的门生故旧,在六部中担任要职,是他在朝中最核心的臂助。三人进来,看到沈墨虽神色如常,但眉宇间那抹尚未散尽的沉郁,以及手背上那处不自然的红肿,心下都是一凛,互相交换了个眼色。

“恩相。”吏部侍郎赵文博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担忧和愤懑,“今日朝会……陛下实在是……太过苛责了!恩相为国操劳,夙夜在公,岂能受此折辱!”

“是啊,恩相!”工部侍郎钱益民接口道,他性子更急些,“陛下年少气盛,被些许小人蛊惑,便如此轻改祖制,苛待老臣,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另一位御史中丞孙守仁虽未说话,但紧抿的嘴唇和凝重的面色,也表明了他的态度。

沈墨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自己则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参茶,抿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入喉咙,让他更加清醒了几分。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平稳,只是细听之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陛下锐意进取,欲革除积弊,其心……或可理解。”

“恩相!”钱益民急道,“这岂是革除积弊?这分明是胡闹!是乱命!朝会乃国之重典,岂能如市井商贾般锱铢必较?如此下去,朝廷威严何在?纲常礼法何在?”

赵文博相对沉稳,沉吟道:“陛下所为,确是与旧制迥异。然观其言行,似乎……并非全然意气用事。他追问江南春耕细节,虽方式激烈,但所指……也确是问题要害。”

沈墨看了赵文博一眼,目光深邃:“文博所言不错。陛下虽年少,心思却极为敏锐。他并非不懂,而是……太急了。他想要立竿见影的成效,却不知这朝局如同老树盘根,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像是在计算着什么。

“今日他逼问老夫,看似是针对老夫一人,实则是敲山震虎,是做给满朝文武看的。”沈墨的声音低沉下去,“他在立威,也在试探。试探老夫的底线,试探你们……以及朝中其他人的反应。”

孙守仁终于开口,声音冷峻:“恩相,陛下如此作为,恐非社稷之福。若任由其下去,只怕权柄下移,奸佞横行。我等身为臣子,不能坐视不理。”

“理?如何理?”沈墨抬眼看他,目光锐利,“直言强谏?陛下如今,可听得进去?集体罢朝?授人以柄,徒惹非议。”

书房内一时沉默下来。三位大臣都皱紧了眉头。皇帝不按常理出牌,他们这些习惯了在既定规则内博弈的老臣,一时竟有些无从下手。

“陛下不是要数据,要方案吗?”沈墨忽然说道,嘴角泛起一丝冷意,“那我们就给他。”

三人皆是一愣。

“江南春耕之事,数据可以给他,甚至……可以给得更‘详细’一些。”沈墨缓缓道,“至于筹措钱粮的方案,加征商税,裁汰冗员,乃至……请求陛下动用内帑,都可以写进去。把难题,原封不动地,甚至放大数倍地,给他抛回去。”

赵文博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恩相的意思是……以退为进?让陛下知难而退?”

“不止。”沈墨摇了摇头,“是要让他明白,治国,不是儿戏。不是他坐在金銮殿上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能凭空变出钱粮来。有些规矩,有些牵绊,他绕不过去。”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还有,光禄寺那边……听说,程无双最近,似乎在打听些什么。”

钱益民脸色微变:“镇北侯?他一个武夫,插手光禄寺的事做什么?莫非是……”

沈墨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不必妄加揣测。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些人,有些事,也该让他们动一动了。守仁,”他看向孙守仁,“你们御史台,眼睛也该亮一些。陛下不是要效率,要成效吗?那就看看,这满朝文武,这京城上下,到底有多少‘效率’低下,需要整顿之处!”

孙守仁心领神会,肃然点头:“下官明白。”

一场无声的风暴,在沈墨这间看似平静的书房里,悄然酝酿。

而与此同时,乾清宫侧殿的一间被临时辟为“机要室”的暖阁内,算盘声正噼里啪啦地响着,清脆而急促。

苏婉仪挽着袖子,露出两截雪白的手腕,正埋首在一堆账册之中。她面前摆着两把算盘,手指翻飞,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旁边堆着厚厚一叠已经核算过的纸张,上面是她用清秀小楷记录的摘要和发现的疑点。

陈默交给她的,是光禄寺近三年采买宫中部分用度的账目副本。这活儿枯燥繁琐,与诗词歌赋相去甚远,但苏婉仪却做得异常投入。那日皇帝在朝堂上的震怒,宫外流民的惨状,还有那首恶毒的童谣,都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她。她发现自己那些风花雪月的才情,在真正的危机面前,苍白得可笑。唯有眼前这些冰冷的数字,似乎还能做点什么。

她发现了几处明显的疑点:同一批丝绸,三个月内的采买价格浮动巨大;一些时令蔬果的采购量,远远超出了宫中的实际消耗;还有一些模糊的“杂项开支”,数额不小,却无具体名目……

她越算,心头越是发凉。这宫里的开销,简直是个无底洞!

王德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看到苏婉仪专注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低声道:“苏娘娘,陛下让奴才来问问,进展如何?另外,您让奴才物色的人,有几个初步人选了,这是名单和简要情况。”

他递上一张纸条。

苏婉仪停下拨算盘的手,接过纸条看了看。上面写了几个名字,后面跟着简单的注脚:工部员外郎周衡,精通匠造,性情孤僻;翰林院修撰李文渊,学识渊博,不善交际;还有两个是国子监的年轻博士,一个叫方正,一个叫孟谦,都以才思敏捷、不墨守成规着称。

“有劳王公公了。”苏婉仪将纸条小心收好,“账目这边,已有不少发现,待我整理成册,便呈报陛下。”

王德发点点头,又压低声音道:“娘娘,奴才多句嘴,陛下近日……压力很大。朝堂上,沈相那边怕是……宫外也不太平。您这边若能快些,再好不过。”

苏婉仪心中一紧,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

王德发退出去后,苏婉仪重新将目光投向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她不知道皇帝要组建什么样的“项目组”,也不知道自己正在核算的这些账目,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她只知道,自己不能再做一个只会吟风弄月的贵妃了。

而此刻,陈默正站在乾清宫的正殿里,听着程无双的密报。

“陛下,光禄寺的水,比臣想的还浑。”程无双虬髯微动,低声道,“账面上看,倒是四平八稳。但臣暗中查访了几个被光禄寺排挤出来的老吏,还有几个常年给宫里供货的商人,都说……光禄寺的采买,多年来几乎被几个皇商把持,价格虚高得离谱。而且……据说曹公公在宫外的几个侄子,就在那几家皇商里占着干股。”

陈默眼神冰冷,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果然是他。胃口倒是不小。”

“陛下,要不要臣……”程无双做了个擒拿的手势。

“不急。”陈默摇了摇头,“证据呢?单凭几个失意老吏和商人的口供,动不了那老狐狸。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他踱了两步,忽然问道:“程将军,若朕让你暗中控制住那几家皇商的核心账房,或者……找到他们真正的账本,需要多久?”

程无双眼中精光一闪:“给臣三天时间!”

“好!朕等你消息。”陈默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要快,更要隐秘!”

送走程无双,陈默独自站在殿中,目光幽深。

沈墨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甚至有些期待,想看看这位老丞相,会给他出什么样的难题。

而曹德纯这边,光禄寺的账目,就是插向他心脏的第一把刀。只是这把刀,现在还藏在鞘里,需要最关键的证据,才能一击毙命。

苏婉仪在那边拨着算盘,王德发在暗中物色人手,程无双在宫外追查证据……

他布下的棋子,已经开始在棋盘上移动。

只是,对手的棋子,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那首“歪脖树”的童谣,仿佛还在空气中隐隐回荡。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夕阳将宫墙染成一片血色。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下一轮朝会,当他面对沈墨那份“详细”的数据和“周全”的方案时,才是检验他这“朝会整风”成败的关键时刻。

他轻轻哼了一声,带着一丝冷冽。

“放马过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