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41章 回忆篇:普通人的星球大战背景下的生活

帝汶岛,“圣女”皇宫地下深处。

石峰面前的全息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与泛黄的档案影像交织。叶文洁的笔记、石松的签名、以及“麒麟计划”零碎的档案,如同散落的拼图,在他脑海中反复组合。那位年逾八十的张教授,在“深蓝之眼”的妥善安置和谨慎询问下,又回忆起了一些关键碎片。

“石松亲王……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总像是站在时间之外。”张教授浑浊的眼中带着追忆,“他提到过‘文明的岔路口’,也说过……‘火种必须多样,不能系于一隅’。”

“火种多样……”石峰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结合叶文洁笔记中那些超前得可怕的理论知识,一个更清晰的画像逐渐浮现:石松,他的二爷爷,绝不仅仅是拥有先知先觉的记忆,他更像是一个**文明的播种者**,刻意地、系统地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埋下超越时代的“火种”。叶文洁是其中之一,那“麒麟计划”呢?“白玉京”呢?甚至……他自己这个知晓“穿越”概念的后来者,是否也是这盘大棋中的一环?

“破壁”项目组的密码学家们,在尝试用一种基于量子噪声随机性的全新算法,去解析“谛听计划”封存的原始信号时,终于捕捉到了一丝微弱的、非自然的规律性反馈。这反馈并非信号内容本身,而像是某种高级加密系统被触及核心时,自动产生的“免疫应答”。

“主任,这证实了您的猜测,”项目组首席兴奋中带着凝重,“‘奥影’信号并非自然现象,其加密等级高到难以想象,并且……具备某种智能响应特征。它不像是在‘传递信息’,更像是在……‘筛选’或‘等待’。”

石峰感到一阵寒意。叶文洁警告的“深渊”,石松点燃的“火种”,以及这个似乎在“等待”什么的“奥影”……历史的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通向了一个更幽深、更令人不安的维度。他下令继续深挖,同时将部分非核心数据,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共享给了月宫科学院——他想看看,龙牙的系统对此会作何反应。

---

与此同时,月球的“广寒宫”第三居住区。

石星逐渐找到了在新世界的生活节奏。他报名参加的“地月环境适应心理学”课程,不仅让他理解了妻子阿英在文化中心遇到的挫折,也让他开始反思自身。他不再是那个在上海滩依靠信息差和资本运作获利的“石总”,在这里,纯粹的资本意义被削弱,个人价值需要重新定位。

阿英的“中华美食工作坊”在经历初期的文化碰撞后,终于走上了正轨。她不再执着于原汁原味,而是开始创造性地融合月球食材与地球烹饪理念,推出的“月宫桂花糕”(采用月球改良桂花和低糖配方)和“星尘虾仁”(使用合成蛋白与可食用荧光藻)大受欢迎,甚至吸引了一些月球本土居民的好奇。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真切。

他们的儿子石磊,则彻底成了月球新一代的化身。他在学校的“太空探索兴趣小组”中如鱼得水,和小伙伴们设计的“利用月球土壤进行3d打印建造小型栖息地”的方案,获得了月宫科学院少年组的创新奖。他流利地使用着地月混合语言,对重力调节、辐射防护等概念习以为常,地球的故乡在他心中,渐渐变成了一个遥远而略带模糊的“祖籍”。

一天,石星在居民区的共享办公空间,再次遇到了林薇。她刚结束一次地月穿梭任务,难得有半日清闲。

“看你气色不错,适应了?”林薇笑着打量他,她一身便装,依然难掩那份属于天空的飒爽。

“算是吧。”石星给她倒了杯月球青苔茶,“有时候觉得,以前在地球上争名逐利,像是活在另一个维度。”

“维度不同,但人性相通。”林薇抿了口茶,目光看向窗外秩序井然的城市,“月宫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物质基础,但烦恼不会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式。阿英在工作坊找到价值,你在学习心理学,这很好。在这里,停下来思考,比盲目奔跑更重要。”

她顿了顿,语气略带深意:“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眼前的平静能持续多久。冥王星那边的‘幽灵’,可还没散呢。”

石星心中一动,感受到了那份隐藏在和平表象下的暗流。但他此刻更关心眼前的生活,他试探着问:“听说,月宫在筹备一个‘民间智库’,吸纳有地球经验和跨界背景的人,为地月融合提供策略建议?”

林薇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怎么,有兴趣?这可不是赚钱的买卖。”

“钱已经不重要了,”石星坦然道,“只是想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

“我可以帮你引荐,”林薇点点头,“不过,那里的思维碰撞,可能比你想象的要激烈。”

---

在地球,博裕资本的江诚,正站在他新落成的“博裕星际资本大厦”顶层。这座位于上海外滩的新地标,采用了部分“星尘钢”技术,通体闪耀着独特的金属光泽,象征着他对未来的野心。

“凤凰计划”已进入第二阶段。江诚不再满足于投资地球重建项目,他的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他联合石家在内的几家地球顶级资本,成立了“深空开发基金”,首期规模高达五百亿美元,旨在投资月球以外的太空资源开发——包括小行星带采矿权的二级市场操作、火星移民城市的配套商业设施、乃至为“星途号”试飞成功后可能开启的系外探索,提前布局深空导航和通讯技术。

“月宫主导战略,我们捕捉机会。”江诚在基金成立仪式上,对有限的合伙人说道,“他们建造通天塔,我们提供砖石之间的粘合剂,以及塔身之上的观景台。五年和平期,是我们构建跨星际商业生态的唯一窗口。”

他的妻子李响,如今不仅是他的生活伴侣,也悄然成为了他商业帝国中负责文化与公关事务的幕后掌舵人。她主导的“博裕艺术基金会”,正积极与古力娜扎王妃的“人文融合办公室”接洽,希望能共同推动地月之间的艺术交流项目,将商业的触角以更优雅的方式,延伸到月宫的文化领域。

江诚知道,龙牙和月宫高高在上,未必看得上他这点资本游戏。但他深信,当商业的力量渗透到文明发展的每一个毛细血管,当月球和地球的经济命脉深度纠缠,即便是“白玉京”,也无法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

---

月球的“静海苑”,泰勒王妃的居所。

她刚刚完成了一次与地球顶级音乐家的全息远程合作排练。她的“星声计划”不再仅仅是创作安抚人心的音乐,更开始尝试将月球科技的数据流、深空探测的脉冲信号,转化为独特的电子音色,创作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宇宙交响乐”。

而刘亦菲王妃的“典章阁”内,她正仔细审阅着由智能系统初步整理的“地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计划”。叶文洁的笔记让她意识到,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同时,守护好文明来路的灯塔,同样至关重要。她计划与地球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合作,利用月球的量子存储和全息复原技术,为那些脆弱的文明记忆,建立一个超越时间的“方舟”。

杨幂王妃推动的“月禾-3型”家用版,开始在月球居住区进行试点安装,反响热烈。古力娜扎王妃筹办的“地月火文化节”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宣传片在地球网络引发了热议和期待。

这一切,构成了太阳系人类文明看似繁荣而忙碌的日常。科技进步,文化融合,资本扩张,个人寻找新定位……光明的浪潮汹涌向前。

然而,无论是石峰在历史尘埃中触摸到的冰冷真相,林薇话语中隐含的警示,还是江诚在商业蓝图中感受到的紧迫,都预示着在这片光明之下,深空的暗流仍在悄然涌动。和平的时钟,滴答作响,从未停歇。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未知的未来,积蓄着力量或寻找着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