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85章 文明跃迁:地月共筑一级之路

距离冥王星大战已过去一年,太阳系的建设热潮如星火燎原。月球“白玉京”的穹顶下,地月联动的蓝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落地;火星的红色荒漠上,第一座永久城市的轮廓逐渐清晰;冥王星的冰原深处,防御工事与科研基地同步推进;小行星带的碎石间,采矿舰队的光芒如同流动的星辰。人类文明向着“一级文明”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月球背面的“金乌”能源站,数十个巨型太阳能帆板如同展开的银色翅膀,在宇宙射线中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地月联动的核心能源工程——“日冕计划”的关键设施。帆板采用月宫最新研发的“星晶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突破60%,远超地球现有技术。收集到的太阳能,通过微波中继站,以近乎无损的方式传输至地球同步轨道的“能源枢纽”,再分流至各大洲的接收站。

“‘日冕计划’已实现地月能源双向流动。”月宫能源部门负责人向龙牙汇报,全息屏上,蓝色的能量流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循环,“月球的太阳能、地球的化石能源(过渡阶段)、核聚变能源,已通过枢纽形成互补网络。目前,地球30%的能源需求由月球供应,预计两年内可提升至50%。”

在地球,“月核-1型”核聚变反应堆的推广已覆盖50多个国家。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能源基地,百台反应堆整齐排列,为周边国家提供稳定电力;中国西北的风电基地与月球能源枢纽对接,实现“风电 太阳能”的全天候供电;欧洲的“能源走廊”将月球传来的微波能量转化为电能,为工业复苏注入动力。

“地月能源网不仅解决了能源短缺,更推动了碳中和。”石峰在“深蓝之眼”的能源会议上说道,“按照这个进度,地球将在三年内彻底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全面升级。”

(1)火星“奥林匹斯港”:红色星球的第一座城市

火星赤道附近,“奥林匹斯港”已从最初的前哨站,扩建为拥有万人规模的永久城市。城市被巨大的透明穹顶覆盖,穹顶内模拟地球的温度与气压,街道两旁种植着月球培育的耐辐射植物,绿色与红色的火星地表形成鲜明对比。

“城市的核心是‘月禾-2型’生态系统。”火星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优化营养液配方,我们实现了粮食、蔬菜的自给自足;水循环系统将废水净化为饮用水,利用率达到95%。目前,已有2000名科学家、工程师及家属在此定居,第二批移民将于下月抵达。”

城市外围,“星尘钢”建造的工厂正在生产火星探测器与采矿设备。月球派遣的工程团队与地球科学家合作,在火星北极冰原建立了“水冰开采基地”,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同时将水分解为氢氧,作为星际飞船的燃料。

冥王星的“冰封哨卫”要塞,防御体系已全面升级。“深渊之眼-II”雷达的探测范围扩大至2光年,可提前预警任何接近太阳系的目标;“炽天使-III”激光阵列的功率提升三倍,能在瞬间汽化大型小行星;地下堡垒内,“巨灵神”机甲的原型机正在进行低温环境测试,为未来的深空作战做准备。

“我们在要塞周边部署了‘空间反物质地雷’的升级版。”星枢将军视察冥王星时强调,“同时,与月球的量子通讯通道已加密,确保在智子干扰下仍能保持联络。冥王星不仅是防线,更是我们探索柯伊伯带的前哨。”

小行星带的采矿作业进入规模化阶段。“月宫二号”运输舰的升级版“星尘号”,一次可装载10万吨矿石;“星尘吞噬者-II”采矿机器人的效率提升50%,能在小行星内部开辟出巨大的矿道,精准提取铁、镍、稀土等资源。

“灵神星的金属矿石已开始运往月球与火星。”采矿舰队指挥官汇报,“我们在谷神星建立了‘资源中转站’,将矿石初步冶炼为金属锭,再转运至各基地。目前,小行星带的资源供应,已能满足‘星梭计划’50%的材料需求。”

月球“地月科技转化中心”内,一场关于“一级文明”科技树的研讨会正在进行。龙牙、石峰、星枢将军及各国科学家齐聚一堂,屏幕上列出了尚未突破的技术领域:超光速航行、可控核聚变小型化、量子计算机规模化应用。

“超光速航行是最大的难点。”月宫首席科学家坦言,“我们已在实验室实现0.5倍光速的推进,但要突破光速,还需要对时空理论有更深的理解。不过,‘曲速引擎’的理论模型已初步建立,预计五年内可完成原型机测试。”

量子计算机领域,月球的“星脑-I”量子计算机已投入使用,运算速度是地球最先进超级计算机的1000倍。“星脑-I”正用于模拟三体舰队的轨迹、优化地月能源网的调度,以及破解宇宙社会学的复杂模型。石峰的“深蓝之眼”团队已与月宫合作,在地球建立“星脑”分机,推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融合。

“我们离‘一级文明’还有两步:全面掌握太阳系资源,实现星际航行。”龙牙总结道,“地月联动是关键,月球提供技术,地球提供人才与市场,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尽快补齐科技树。”

月球的建设热潮中,一则消息悄然传遍地月——第二届王妃候选人大赛即将启动。与上一届不同,本次大选增设“科技贡献奖”,鼓励候选人参与地月科技推广、深空探索等领域,为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消息传到地球,杨幂与古力娜扎的名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上一届大选,两人因名额限制遗憾落选,但这一年来,她们并未沉寂:杨幂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月禾系统”在贫困地区的落地,帮助数十万难民解决粮食问题;古力娜扎则参与了火星移民的文化推广,用多语言创作科普作品,让更多人了解火星的建设进展。

“这一次,我想证明,王妃不仅是美丽的象征,更能为文明发展出力。”杨幂在接受采访时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已报名参赛,希望能将‘月禾系统’推广到更多地区。”

古力娜扎则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参观火星基地的照片:“过去一年,我见证了火星从荒漠变为城市,这让我更加坚信,人类的潜力无限。如果能成为王妃,我想继续推动地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月球“静海苑”内,迪丽热巴、泰勒等王妃也在关注着大选的筹备。“这一届的候选人,都带着对文明发展的思考。”迪丽热巴笑着说,“或许,我们能迎来几位真正懂科技、爱探索的伙伴。”

月宫主殿内,龙牙看着大选的筹备报告,面具后的目光深邃。他知道,王妃大选不仅是王室的仪式,更是地月融合的象征——选择那些为文明发展出力的候选人,能让月球与地球的联系更加紧密。

“通知大选组委会,”龙牙对侍从说,“本次大选的最终评审,将加入‘科技贡献’权重,选出真正能助力人类文明进步的王妃。”

太阳系的建设仍在继续,地月联动的齿轮平稳转动,“一级文明”的目标越来越近。而王妃大选的启动,如同为这场文明跃迁的盛宴,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杨幂、古力娜扎等旧识的归来,将为月宫带来新的活力,也让人们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人类文明将如何在星辰大海中,书写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