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44章 创业元年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第44章 创业元年

作者:哥特努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2:35

2008年初的寒风,吹散了上海港机厂最后一丝残存的烟火气。石星站在江天宾馆楼下,最后一次回望那高耸的玻璃幕墙。技术中心的空荡与无视,是时代给旧日画上的句号,清晰又冰冷。他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了离开。振华港机的快节奏与军事化管理,与他此刻的追求早已背道而驰。人生下半场的棋盘上,还有更重要、更自由的落子等着他去布局。

财富赋予了选择的奢侈。他不需要像老王那样急吼吼地寻找下家,也不必如阿林、老蒋般立刻为生计搏杀。他从容地转身,将那份微薄的买断支票存入早已膨胀的账户,如同投入大海的一滴水珠。

石星的目光首先投向遥远的家乡。电话里,他对广西小镇上的父母说:“爸,妈,老房子拆了吧。按左右邻居的样子,起个四层楼。钱我出,图纸我找人画好寄回去,要宽敞亮堂,地基打牢。” 父母在电话那头的声音激动又带着点惶恐,最终化为朴实的应承。这是石星对原生家庭的责任,也是财富最直接的馈赠——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住上体面舒适的房子,在乡亲面前挺直腰杆。

另一边,阿英也拨通了苏北老家的电话。“爸,妈,镇上那个新小区‘阳光苑’,我看中了独栋二层小楼。钱我打过去了,你们抽空去看看,喜欢就定下。别住村里了,镇上方便。” 阿英的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让父母从农村搬到镇上,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是她长久以来的心愿,如今终于轻松实现。两家老人生活环境的同步升级,是石星和阿英构筑家族根基的坚实一步。

浦东的房产市场,在短暂的观望后,依然坚定地向上爬升。阿英拿着精心筛选的几个高端新盘资料,最终在联洋国际社区敲定了一套近200平的大平层。石星陪她签合同,刷卡付款,300万,洒洒水,动作娴熟得如同日常采买。“学区、环境、未来规划都看过了,没问题。” 石星看着阿英眼中对未来的憧憬,微笑着确认。这套房,是阿英口中“给孩子备上”的承诺,也是财富滚雪球中一次精准的落点。

与此同时,阿英在春婷装修设计工作室的出纳工作,成了观察昔日同事创业的绝佳“窗口”。工作室马路正对面,一栋稍显陈旧的商务楼里,挂起了一块崭新的招牌——【某某机械设计事务所】。阿林和老蒋,带着从港机厂买断费里挤出的启动资金,以及招募的核心骨干阿荣(许诺10%技术股),再加上几个刚毕业充满干劲的年轻人,正式扬帆起航。

阿英每天上班,隔着玻璃窗就能看到对面公司忙碌的身影。阿林眉头紧锁地盯着电脑屏幕(可能是在建模),老蒋风风火火地进进出出(跑业务或盯现场),阿荣则带着年轻人在绘图板或电脑前埋头苦干。初创的艰辛写在每个人紧绷的脸上,却也透着放手一搏的兴奋。

石星也抽空过去坐了坐。办公室不大,略显拥挤,但设备还算齐全。墙上挂着几张初步的岸桥局部设计图,透着熟悉的港机风格。

“怎么样,石工?给点意见?”阿林搓着手,带着期待。老蒋也凑过来,眼神热切。

石星环顾一周,点点头:“起步不错,团队是核心。阿荣是干实事的。” 他顿了顿,凭借前世的记忆和当下的判断,给了颗定心丸:“按这个路子,专注设计和技术服务,控制好现金流,未来几年总计两三千万产值,应该没问题。” 这个数字让阿林和老蒋眼睛一亮。

“石工,你看……”老蒋欲言又止。

石星明白他们的心思:“下半年吧,等我手头几件家事理顺了,有时间过来兼职帮衬一段时间,技术把关或者方案讨论都行。” 他没有提股份,前世那10%小股东的经历和最终的不欢而散,让他本能地保持距离。一个“兼职”的承诺,既给了老友面子,也给自己留足了余地。至于2014年那场必然的分道扬镳?现在提,太煞风景,也太遥远。

然而,真正让石星感到一丝凝重和宿命感的,是林蒋公司隔壁那栋更高、更气派的商务楼。那里,挂着一块更显赫也更低调的招牌——【海天重工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这里,才是真正的“藏龙卧虎”。

公司的掌舵人,正是上海港机厂那位神秘消失的副厂长——魏总!此刻,他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魏总年近五十,身材高大挺拔,山东人的豪爽气度扑面而来,国字脸,浓眉大眼,举手投足间霸气外露,颇有几分港星万梓良的硬朗风采。他声若洪钟,笑声极具感染力,在港机厂时期就是极具个人魅力的领导。如今自己当家,更是将这份豪气发挥到极致。

石星从阿英和春婷姐的闲聊中,以及偶尔在附近咖啡馆瞥见的情形,拼凑出这家公司的轮廓:

* **规模惊人:** 租下了整整一层楼,装修气派,人员进出频繁,远非林蒋的小作坊可比。

* **人才济济:** 魏总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魄力,几乎将港机厂技术、生产、采购的精锐力量席卷一空!老王的太太——那位技术过硬、作风干练的女工程师,赫然在列,并担任了海天重工的**总工程师**!老王本人则投奔了另外一个实力雄厚的王总,夫妻俩在不同的船上各自掌舵。

* **核心业务:** 与天津港深度捆绑!魏总在港机厂时期就与天津港建立了极其密切的关系。海天重工甫一成立,就获得了天津港大量的设备订单(岸桥、场桥等)。为了满足产能和贴近客户,魏总更是在天津当地**大手笔投资建厂,购置了价值不菲的重型加工设备**!这本是立足长远、一本万利的布局,气势恢宏。

石星看着意气风发的魏总在楼下送别重要的天津客户,听着他豪迈地谈论着天津工厂的蓝图,心中却是一片冰凉。他清晰地看到了那根捆绑命运的绳索,以及绳索尽头那场将在数年后吞噬一切的冲天烈焰——**天津港“8·12”大爆炸**,宛如世界末日降临!那场灾难不仅会摧毁魏总天津工厂的设备和库存,更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之而来的天津港新任的领导层严厉的**账目清算**,将把这家因爆炸而元气大伤、又因深度捆绑而难以切割的公司,彻底拖入深渊。海天重工,这个看似不可一世的创业巨人,将在时代的剧痛和自身路径依赖的双重打击下,成为最早倒下的那一个。这份先知带来的沉重,让石星在春日暖阳下感到一丝寒意。

分裂的种子已然悄悄萌芽。金贵、小马、小张等人在另外一处成立了新的公司。然而,短短一年不到,关于经营理念、利益分配、项目主导权的争吵就在小范围内传开。金贵儒雅面具下的固执,小马年轻气盛的冒进,小张精于算计的私心和霸道的性格,在脱离了国企大锅饭的束缚后,在巨大的利益和压力面前,碰撞得格外激烈。石星从一些零碎的信息中预判,这个小团体内部的裂痕,恐怕等不到天津的灾难降临,就会先行崩解。分家,几乎是必然的结局。

站在东方城市花园的落地窗前,石星俯瞰着脚下这片充满机遇与暗流的土地。对面楼里,阿林老蒋在艰难起步;隔壁大厦中,魏总在豪情万丈地打造他的帝国,却不知脚下是深渊;更远处,老王在新的平台运筹帷幄……每个人都在这变革的浪潮中奋力划桨,驶向自己认定的彼岸。

而石星,选择了暂时的静默。他整理着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投资资料和城市发展报告,规划着双方父母的建房事宜,陪伴着阿英挑选新家的软装。财富的巨轮已无需他时刻掌舵,平稳地航行在既定的航线上。他像一个耐心的棋手,看着棋盘上各方棋子落定,或进或退,或聚或散。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步关键落子,时机尚未成熟。他需要等待,等待那场滔天巨浪过后,等待尘埃落定,等待一个真正属于他石星、而非依附于任何旧日轨迹的全新起点。

窗外的黄浦江奔流不息,2008年的春天,在平静的表象下,涌动着无数新旧交替的激流与漩涡。石星合上一份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的内部报告,目光投向更远的南方。风暴来临前的宁静,往往蕴藏着最大的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