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14章 重回浦东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第14章 重回浦东

作者:哥特努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2:35

2000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闵行民居小楼,三楼的空气里,却弥漫着离别的气息。窗外的梧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思源湖的冰早已化尽,波光粼粼,但石星和阿英共同构筑的“小厨房”烟火气,却要暂时熄灭了。

石星收拾着简单的行李——依旧是那个帆布旅行袋。阿英默默地在一旁帮忙,把他画图用的几本书和笔记仔细包好,放进袋子里。她没有哭闹,没有纠缠,只是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盛满了不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石星即将踏入的那个“上海港机厂”,在她简单朴素的认知里,是“大厂”,是“正式工”,是石星“交大毕业生”身份应有的归宿,却也意味着物理距离的拉远和未知的变化。

“别担心,”石星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看着阿英,声音温和而笃定,“厂在浦东,离闵行是有点远,但我周末一定回来。每个周末都回来。”他伸出手,轻轻理了理阿英鬓边一丝散落的头发,“回来吃你烧的番茄炒蛋,检查你的功课。”

这份承诺,带着一种超越当前关系的、兄长般的责任感和规划感。阿英的脸微微红了,她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声音很轻但很清晰:“嗯,我等你。我会好好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的。”她没有追问更多,没有索取任何亲密关系上的确认。他们之间那层窗户纸,石星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未曾捅破。没有突破亲密的界限,此刻反而成了维系这份离别平静的纽带。阿英对他的信任,更多源于“交大毕业生”这个身份带来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份期许支撑着她接受暂时的分离。

告别是简单而克制的。阿英把石星送到巷子口,看着他坐上开往浦东的公交车。车子启动时,石星透过车窗,看到阿英还站在原地,用力地朝他挥手,身影在初春的阳光里显得有些单薄,却透着一种倔强的等待。

浦东,上海港机厂的大门,带着一种与振华截然不同的陈旧气息。厂区规模不小,但建筑明显上了年头,灰扑扑的墙面,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倒是枝繁叶茂。石星拿着那张薄薄的、印着“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证书,踏进了人事科的门槛。

过程顺利得近乎平淡。

“石星?交大机械的?”人事科的中年大姐推了推眼镜,接过毕业证扫了一眼,脸上没什么波澜,直接在表格上盖了个章,“行,去技术部报到吧,机械一组。试用期三个月,工资900。”甚至连身份证都没仔细核对。名校的金字招牌,在这个老牌国企里,依旧是一张分量十足、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这场景,与当初在振华入职时如出一辙,只是少了那份创业公司的急切和严苛。

技术部机械一组的办公室,位于一栋老式办公楼的三楼。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旧纸张、陈年木家具、灰尘和淡淡茶水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光线有些昏暗,天花板很高,吊扇慢悠悠地转着,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办公室很大,摆放着十几张老式的、油漆斑驳的木质办公桌。气氛比振华总部轻松闲散得多,没有那种时刻紧绷的“战斗感”。几个中年师傅正端着搪瓷茶杯闲聊,几个年轻人或在看报,或在慢悠悠地画图。

石星的出现,引起了小小的注目。他走到靠门口、**背对着办公室大门**的第一个空位——这通常是新人的位置。刚放下包,对面那张桌子后,一个**高大、微胖、脸圆圆的**中年男人就抬起头,露出一个非常和善的笑容:

“新来的?石星是吧?欢迎欢迎!我叫陈其中,咱们组的组长。以后就坐我对面了,有啥事随时问!”

老陈的声音有着独特的韵味,带着上海本地口音的亲切感,瞬间让石星放松不少。

老陈话音刚落,石星旁边隔着一个过道的座位上,一个看起来约莫四十岁、眼神灵活的男人也探过头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小石,交大高材生啊!以后跟着我学!我叫王德发,叫我老王就行!咱们这摊子活儿,门道多着呢,慢慢来,不急!”老王的口才极好,语速很快,透着股社会人的圆滑和自来熟。石星知道,这位就是自己未来的师傅了。

办公室的其他同事也纷纷投来友善的目光和简单的招呼。没有刻意的巴结,但那份对“交大毕业生”**应有的尊重**是清晰可感的。石星后来才更深切体会到,在当下的上海,能卷进**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张文凭本身就是能力的背书。这里的气氛轻松,工作强度明显不高,大家按部就班。那些关于高层“贪污**”的传闻,仿佛是这个庞大机体内部另一个遥远世界的事情,与这些兢兢业业画图、处理技术问题的普通工程师们关系不大。办公室的陈旧和悠闲,反而有种老上海特有的、安稳的市井气息。

试用期工资只有**900块**,比在振华时低了不少,更远低于他画图赚的外快。但石星毫不在意。唯一让他心头一动的,是人事大姐顺口提的一句:“小伙子,好好干,转正了就能办上海户口,集体户口,挂厂里。就交4000块钱工本费就行。” **上海户口!** 这正是他跳槽过来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时代,一张上海户口所代表的资源和未来潜力,远非金钱可以衡量。

晚上,石星躺在厂里分配的简陋集体宿舍床(两人一间)上(条件比振华宾馆差一点点,但是烟火气更浓)。他没有像前世那样,焦虑地计算着月底的开销,盘算着该向哪个同事(小曹?小何?)开口借钱——前世为了支撑和阿英的恋爱开销(看电影、吃饭、偶尔买点小礼物),以及每月寄给老家妹妹的200块生活费,他常常捉襟见肘。

这一次,他平静地拿出bp机,调出查询股票信息的页面。屏幕上,那串熟悉的代码和数字静静地躺着:

> 【6000** 上海梅林 ¥xx.xx】

涨幅早已止步,价格在高位盘整了一段时间后有所回落,但石星早已在相对高位分批套现离场。此刻,他股票账户里的数字,稳稳地停在了一个让他无比踏实的数额:**八万元**。

八万元!在2000年初的上海,这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在闵行学校对面,他和阿英居住的地方,后来建成的小区,“好地坊”,首付只要两万月)!足够支付他办上海户口的费用(4000元只是零头),足以支撑他和阿英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开销,足以让他从容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而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不必再看任何人脸色借钱。

石星把bp机放在枕边,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宿舍天花板上昏黄的灯泡。耳边似乎还回响着机械一组办公室里老陈爽朗的笑声和老王机关枪似的谈吐,眼前似乎还浮现着阿英在巷口挥手告别的身影。

开局,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名校身份,顺利入职目标单位(虽然是个“泥潭”,但至少进来了)。

八万巨款傍身,经济上彻底翻身。

上海户口的目标,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与阿英的关系,稳定而充满希望。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那个被生活推着走、月底借钱度日的穷小子。他站在了比前世同期高得多的起点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和底气**。

“上海港机厂……”石星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他知道这里的平静只是表象,未来的漩涡和挑战必然存在。但这一次,他不再是赤手空拳。他口袋里揣着八万块的“弹药”,心里装着对未来的清晰谋划,还有闵行小楼里,那个等待他周末归来的、温柔的身影。新的棋局,已在浦东这片充满机遇与暗流的土地上,悄然展开。他满意地闭上了眼睛,养精蓄锐,准备迎接属于他的、改写后的2000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