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85章 贝宁往事,学者的审视

港口指挥中心巨大的落地窗外,几内亚湾的海浪拍打着新筑的防波堤,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熔金。室内,索菲亚并未像往常一样处理贸易文件或审阅港口扩建蓝图。她面前摊开的是凉兮通过暗网搜集整理的、关于贝宁历史的加密档案,以及几本她托人从欧洲带来的、关于西非殖民史的学术着作。怀孕的身体有些沉重,但她的思维却异常清晰锐利。长子念邦(Luc)在隔壁育婴室由保姆照料,婴儿的偶尔啼哭仿佛遥远时空的回响。她不是在怀旧,而是在为腹中的孩子,为刘子光打下的这片基业,寻找未来的坐标,而坐标的起点,是这片土地无法回避的过去——贝宁的血脉与枷锁。

索菲亚的目光停留在关于 维达(ouidah) 的记载上。这座距离科托努不远的海滨小镇,曾是臭名昭着的奴隶贸易中心。指尖滑过冰冷的屏幕,上面是泛黄的版画:狰狞的欧洲奴隶船、戴着镣铐蹒跚走向“不归门”(door of No Return)的黑人、以及岸边冷漠甚至参与其中的当地权贵。她仿佛能闻到那股混合着海腥、汗臭、绝望与铜臭的死亡气息。

“合作…贩卖…”索菲亚低声自语,法语单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不正是如今非洲大地上军阀混战的古老模板吗?欧洲人提供“硬通货”(当年是火枪、布匹、朗姆酒,如今是武器、资金、某些承诺),当地的强权(当年的王国酋长,如今的军阀、**官员)则提供“资源”(当年是同胞的生命,如今是矿产、战略位置、甚至充当代理人战争的打手)。交易的双方都攫取了暴利,而这片土地本身和其上绝大多数的人民,则被抽干了鲜血,留下了深可见骨的创伤和无法弥合的裂痕。

她望向窗外繁忙却依旧原始的“海龟湾”港口。这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维达?刘子光的“光通”贸易,那些源源不断的武器、神秘的S老板、甚至她自己参与运作的矿产出口…与几百年前的交易,本质上有何不同?她感到一阵寒意,下意识地护住了隆起的腹部。她的孩子,绝不能在历史的轮回中,成为新的奴隶贩子或祭品。

档案翻到法国殖民时期。达荷美(dahomey)——贝宁的前身。法国人用枪炮摧毁了阿波美王国令人敬畏的女战士军团(Amazons),将这片土地变成了单一的棕榈油种植园。索菲亚的指尖划过那些殖民者庄园的旧照片,整齐划一的棕榈树如同绿色的囚笼。

“经济附庸…”她想起了刘子光控制区内那些被“光通”贸易网络主导的村庄。农民们种植什么?卖给谁?价格几何?几乎都由“光通”的商铺和合同决定。这与殖民时期法国公司垄断收购棕榈油,压榨农工的模式何其相似!虽然刘子光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价格和安全(用香米和武力保障),但经济的命脉和自主性,依然牢牢掌握在外部(S老板的供应链)和顶层(刘子光及其核心)手中。一旦外部链条断裂,或者顶层决策失误,底层的脆弱性将暴露无遗。

索菲亚眉头紧锁。她参与制定的港口扩建计划、与“丛林之矛”的贸易协议、甚至对卡桑的粮食支援,是否正在编织一张新的、更精致的依附之网?这真的是长久之计吗?

独立后的贝宁历史,在索菲亚看来,是一部充满理想主义悲剧和西方“善意”绞杀的教科书。

克雷库: 这位军人总统试图用国家力量摆脱殖民经济模式,进行土地改革和工业化。索菲亚能感受到那份迫切改变命运的雄心。但结局呢?西方的封锁(因其亲苏立场)、国际资本(尤其是m国主导的金融机构)的围剿(1979年暴力加息引爆全球债务危机),让贝宁脆弱的财政瞬间崩溃。ImF的“援助”并非雪中送炭,而是裹着糖衣的毒药——强制推行自由化、私有化,要求削减社会福利、开放市场。结果是国家资产被贱卖,经济命脉落入更隐蔽的外部资本和国内买办手中,民生凋敝,改革彻底失败。索菲亚在报告中看到了熟悉的配方:当你不按我的规则玩,就用金融武器(利率、债务)让你跪下。

亚伊的私有化与塔隆的“自主”: 后续的亚伊推动棉花产业私有化,经济数据短暂好转,但财富迅速集中到与西方资本勾结的少数财阀手中,普通棉农并未真正受益。直到塔隆上台,这位被认为更“自主”的领导人,通过加强国家控制、打击**(部分触及西方公司利益)、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产业(如棉花),才让贝宁经济有了起色。索菲亚敏锐地注意到,塔隆的成功,恰恰在于他部分摆脱了西方强加的“自由市场”教条,采取了更符合贝宁国情的国家主导模式(虽然远非完美)。这印证了她的一个想法:没有自主权的发展,不过是更高阶的殖民。

索菲亚合上平板,走到窗边,海风带着咸腥味吹拂着她的金发。历史的脉络在她脑中清晰起来:

资源诅咒的轮回: 贝宁的悲剧,从奴隶(人力资源)、棕榈油(农业资源),到如今的矿产(金、铁)、港口(地缘资源),核心都是丰富的资源引来外部觊觎,内部权力结构无法有效整合与保护,最终沦为掠夺对象,自身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刘子光现在的模式,高度依赖矿产出口和S老板的军火输入,本质上仍未跳出这个循环。一旦矿产枯竭,或者S老板这条“外部链条”出现问题(比如其目的达成或自身变故),整个“光通”帝国的根基将剧烈动摇。

依附性经济的脆弱: “光通”控制区的经济,严重依赖香米输入和矿产输出,内部缺乏有韧性的、自发的产业循环。这与殖民时期的单一作物经济如出一辙。虽然她推动了部分本地手工业和小型加工业(利用港口便利),但杯水车薪。凉兮的暗网资金池固然庞大,但那是“浮财”,无法替代扎实的生产力基础。

“西方援助”的双刃剑: 索菲亚对西方所谓的“援助”和“投资”充满警惕。历史证明,它们往往附带苛刻的政治经济条件(如强迫私有化、开放市场),目的是服务于援助国自身的战略和商业利益,而非受援国的真正发展。如今,正规军背后,难道没有某些西方势力的影子?他们支持正规军剿灭刘子光,是出于“正义”,还是因为刘子光不受他们控制,阻碍了他们获取这里的资源和影响力?她想起凉兮截获的那些指向不明的巨额悬赏,背后是否也有西方情报机构的黑手?

自主与治理的关键: 塔隆的例子让索菲亚看到了微弱的希望之光。真正的出路,在于强大的自主意志和有效的治理能力。 刘子光拥有强大的武力(铁砧新军、夜莺小队)和一定的财富(金条、暗网资金),也展现出了非凡的谋略。但这足够吗?武力可以打下地盘,可以震慑敌人,但无法自动转化为良性的治理和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控制的领土和人口有效整合?如何建立一套相对公平、高效、能赢得民心的管理制度?如何发展出真正属于这片土地、惠及大多数人的产业?这些都是比战胜奥祖和正规军更艰巨、更漫长的挑战。

索菲亚抚摸着自己的孕肚,感受着里面小生命的悸动。她为这个孩子规划的“蓝血”欧洲之路,此刻在她心中产生了动摇。仅仅将孩子送离非洲,就能摆脱历史的阴影吗?这片土地的问题,需要在这片土地上解决。

她铺开一张新的空白电子蓝图,标题是:《光通共同体——自主与发展初步构想》。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港口盈利预测或矿产出口计划,而是包含了:

粮食安全基石: 利用凉兮的暗网资金,秘密引进高产耐旱作物种子和农业技术专家,在控制区腹地建立数个大型示范农场,目标是逐步减少对S老板香米的绝对依赖。

基础工业萌芽: 利用港口便利和矿产,优先发展小型钢铁厂(满足自身建筑和军械维修)、农具厂、基础药品分装厂。技术来源?她想到了那些被凉兮“说服”或从战乱地区“招募”来的工程师。

教育与人才: 建立基础的扫盲学校和技术培训中心(最初可能只针对军队和核心人员子女),教材由她亲自组织编译,剔除殖民视角,强调实用技能和本土历史(包括血泪史)。凉兮可以负责搭建远程教育平台。

治理框架雏形: 参考pLA手册中关于基层建设的部分,结合部落长老议事的传统,尝试在核心控制区建立层级简单、权责明确的“军民委员会”,负责治安、基础建设、物资分配和纠纷调解,直接向刘子光负责。目的是逐步替代纯部落或纯军事化管理,增加民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科技暗线: 利用凉兮的能力,秘密建立一个小型研发团队,专注于通讯加密、简易武器改良(如提升煤气罐炮弹精度)和太阳能应用(减少对柴油发电机的依赖)。

这是一个充满荆棘、近乎乌托邦的蓝图。索菲亚知道,在战火纷飞的当下,这显得多么不合时宜。刘子光需要的是枪炮、是胜利、是眼前的生存。但她必须开始思考,必须为她的孩子,为所有在这片土地上降生的孩子(包括振邦、未来的玛拉姆的孩子、艾丽卡和林小雨的孩子),谋划一个超越掠夺与依附、超越历史轮回的未来。

她望向港口区堆积如山的爪哇香米,那是S老板的“恩赐”,也是无形的枷锁。又望向窗外无垠的非洲大陆,那里有被战火蹂躏的村庄,也有未被开发的沃土。贝宁的往事如同一面冰冷的镜子,映照着光通帝国的荣耀与脆弱。索菲亚·波旁(或者现在该叫刘索菲亚?),这位曾经的巴黎模特、如今的军阀夫人兼战略规划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将这份凝聚着历史反思与未来期许的蓝图加密保存,标题下方,她加了一行小字: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历史的回响在育婴室的啼哭与港口的汽笛声中交织。索菲亚知道,说服刘子光接受这份着眼于长远的“负担”,将比她参与的任何一场商业谈判或军事谋划都更加艰难。但为了孩子,为了这片多灾多难又充满可能的土地,她必须尝试。镜鉴已明,前路荆棘,她将手持这份蓝图,如同手持一柄无形的剑,刺向那循环往复的命运之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