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46章 深圳股市风云(2)

**1990:沸腾的刻度**

时间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倏忽间已是1990年的春天。深圳的空气不再仅仅是燥热,而是弥漫着一种近乎癫狂的、金属摩擦般的焦灼气息。证券交易所尚未正式挂牌,但“老五股”(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的价格早已挣脱了地心引力,在简陋的柜台市场和喧闹的“马路市场”里,上演着令全世界瞠目的奇观。

日涨幅100%?司空见惯。

换手率200%?不足为奇。

一张印着公司名称、盖着红章的纸片,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能在无数双滚烫的手中传递,价格打着滚地向上翻腾。街头巷尾,茶楼饭馆,人们谈论的不再是衣食住行,而是代码、价格、内幕消息。财富的幻影在炽热的阳光下疯狂膨胀,将整个城市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集体亢奋。

**K先生:云端俯瞰**

福田区,一栋崭新玻璃幕墙大厦的高层。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深圳急速生长的天际线,车流如织,工地轰鸣。窗内,却是一片与外界喧嚣隔绝的、近乎冷冽的静谧。

K先生站在窗前,背对着宽敞得可以打羽毛球的豪华办公室。他穿着质地精良的藏青色西装,金丝眼镜反射着窗外明亮的光线,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疏离感。办公室铺着厚厚的地毯,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光可鉴人,桌上除了几部电话、一台新式电脑显示器,最显眼的是一座小型铜牛雕塑——那是追随者们恭贺他乔迁之喜的礼物。

“K总,‘金田’今天开盘就冲了120%,现在柜台那边挤爆了,根本挂不进单!”一个年轻精干的助理拿着最新报价单,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K先生转过身,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弧度。“不急。让阿强他们继续在下面‘扫货’,专挑恐慌抛出来的散单,价格压到限价令的底线。”他的声音平稳,像在谈论天气,“深发展那边,大户室的张总约好了吗?下午三点,我要和他谈谈‘锁仓’的事。” 他的财富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如同坐上了火箭。抵押罗湖小房换来的三千股深发展,如今的价值已是天文数字。通过杠杆融资、信息优势和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操控,他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网罗着追随者的资金和市场的狂热。他站在云端,俯瞰着脚下沸腾的“蚁群”,享受着权力与财富带来的极致快感。风险?他当然知道。但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和手腕。他拿起桌上的镀金打火机,“啪”地一声点燃一支进口香烟,烟雾缭绕中,眼神锐利如刀。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李李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青涩的助理,一身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气质沉静干练,但眉宇间比以往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凝重。她看到K先生站在窗前的背影,那融入新环境的优雅与掌控感如此强烈,却让她心底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忧虑。

“K总,这是政府今天发布的第五道‘限价令’细则,还有…市场情绪分析报告。”李李将文件放在桌上,声音清晰。

K先生转过身,目光落在李李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他注意到她眼底的那份忧虑。“怎么?李经理也觉得政府这十二道金牌,真能压住这团火?”他语气带着玩味,像是在考验。

李李迎着他的目光,没有退缩:“K总,价格完全脱离价值了,换手率高得离谱,这像…像一个巨大的泡沫。政府的决心,这次看起来不一样。”她斟酌着用词,“而且,场外配资…风险太大了。”

K先生轻轻笑了笑,踱步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限价令文件随意翻了翻。“泡沫?在它破灭之前,它就叫繁荣。李李,你太谨慎了。政府?他们需要这个市场,也需要我们。”他放下文件,手指点了点桌面,“记住,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正是我们贪婪的时机。下午的会,你也参加。”

李李看着他笃定的眼神,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好的,K总。”她转身离开,带上门前,目光扫过那座昂首向天的铜牛雕塑,心底的不安却更深了。K先生的世界,越来越像一个精心构筑却又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唐先生:熔炉边的冷眼**

与K先生窗明几净的云端世界截然不同,唐先生的世界依然扎根在尘土与汗水之中。不过,地点已经从当初的简易板房,换成了工程指挥部一个相对宽敞的办公室。窗外是巨大的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办公室里烟雾依旧浓重。唐先生坐在一张宽大的实木办公桌后,身上还是那件半旧的工装外套,只是洗得发白。他面前摊开的不是股票报价单,而是几份厚厚的工程图纸和预算表。那个磨损的计算器放在手边。

一个心腹手下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个鼓鼓的黑色密码箱(早已取代了当年的铁皮箱),低声汇报:“哥,按您的意思,金田、安达,还有之前收的一些零散货,趁着这几天限价令前最后的疯狂,大部分都出掉了。价格…好得吓人。”他拍了拍密码箱,“都在这里了,现金。”

唐先生没看密码箱,目光落在图纸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深不见底的眼中没有狂热,只有一片沉静的审视。“弟兄们的‘存钱’,都按比例分下去了?”他问,声音低沉。

“分了!按您说的,都是现金!兄弟们拿到钱,眼睛都直了,好些人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手下语气兴奋。

唐先生抬手打断他:“告诉他们,钱拿稳了,该寄回家的寄回家,该娶媳妇的娶媳妇,别全砸回那个火坑里去。”他拿起计算器,按了几下,红色的数字跳动,映着他黝黑而坚毅的脸庞。“剩下的这些,”他指了指桌上另一份薄薄的股票凭证文件(主要是深金田的核心仓位),“先放着。等风头过去,找个合适的时候,一次性解决。”

他的财富同样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当初用兄弟们一半工钱和工程利润换来的原始股,在疯狂的牛市中价值翻了何止十倍百倍。但他异常清醒。柜台前目睹的混乱与贪婪,政府一道紧似一道的限价令,都像警钟在他心中长鸣。这个市场太热了,热得不正常,热得随时可能爆炸。他的策略极其明确:利用这最后的疯狂,将大部分筹码高位套现,将实实在在的现金落袋为安,分给跟着他打拼的兄弟们,让他们分享时代的红利。而他保留的核心资产,则瞄准着更长远的布局——一个能由他掌控、能持续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实业平台。资本游戏虽好,但根基必须扎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土地上。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热火朝天的工地。这里,才是他力量的真正源泉。他的目光似乎越过了深圳喧嚣的楼宇,投向了更广阔的地平线。听说,浦东那边,也快开始了?新的战场,需要新的资本和兄弟。

**李李:冰与火之间的独行**

李李的办公桌,也搬进了一间独立的、稍小的办公室,这是她凭借能力和K先生信任换来的。桌面上,除了电脑(屏幕上滚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实时报价和换手数据),还放着一个擦拭得很干净的硬壳笔记本——里面依旧珍藏着那张最初的100股深发展凭证。它的价值如今已是一个当初她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她看着屏幕上深原野那夸张的涨幅和换手率,政府新发布的限价令公告在角落里闪烁。K先生下午“锁仓”会议的计划在她脑中盘旋。锁仓?那意味着更大的资金捆绑,更深的介入,在政府强力干预的当下,风险几何级数放大。她拿起电话,又放下。她知道自己的提醒在K先生眼中,或许只是妇人之仁。

她打开笔记本,指尖轻轻抚过那张深发展的凭证,冰凉的触感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平静。她没有像K先生那样运用杠杆呼风唤雨,也没有像唐先生那样大规模套现离场。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核心资产——深发展,以及少量基于理性分析买入的股票。在疯狂的浪潮中,她像一个孤独的泳者,努力保持着冷静的判断。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市场敏感度,在限价令制造的波动缝隙中,进行着谨慎而精准的小额交易,不断积累着经验和资本。她的财富同样在稳健增长,虽远不及K先生的庞然大物,也没有唐先生落袋为安的巨额现金,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风险牢牢锁在可控的箱子里。

下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条纹。她深吸一口气,关掉了令人心浮气躁的行情屏幕,拿起笔,开始在一张白纸上,冷静地分析政府连续干预下市场可能出现的几种路径。泡沫终会破灭,她需要为那一天做好准备。窗外的深圳,在1990年炽热的春光里,像一个烧红的巨大熔炉,资本的火舌疯狂舔舐着天空,发出噼啪的爆裂声。K先生在云端运筹帷幄,唐先生在熔炉边冷眼收网,而李李,则在冰与火的缝隙间,执着地书写着自己的生存法则。风暴,还在酝酿更猛烈的能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