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43章 世纪老人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第43章 世纪老人

作者:哥特努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2:12:35

1990年12月初的洛杉矶,空气中已带着清冽的寒意,但阳光依旧慷慨地洒满这座天使之城。西方石油大厦88层,阿曼德·哈默的私人办公室,如同一个俯瞰众生的王座。窗外,城市的天际线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车流不息,永不停歇。

九十二岁的哈默坐在宽大的皮椅上,身形比公牛夺冠庆典时更加瘦削,像一株历经风霜却依旧挺立的古松。他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枯瘦但依然稳定的手指,正缓慢地翻动着刚由助理送来的厚厚一叠财务报告。报告散发着油墨和纸张特有的冷香。他的指尖最终停留在其中一页,那里是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最新运营数据。

“好…很好…” 哈默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胸腔微弱的共鸣,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满意。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掠过他沟壑纵横的脸颊。平朔煤矿——这个他晚年倾注心血、突破重重障碍促成的巨型跨国合作项目,不仅是他商业版图上的又一颗明珠,更是他毕生信念的印证:资本可以跨越意识形态的鸿沟,为人类共同的福祉开掘资源,点燃发展的引擎。这份报告上的每一个增长数字,都仿佛带着黄土高原的风尘和中国工人劳作的热气,温暖着他日渐冰冷的躯体。

尽管呼吸需要通过鼻腔导管连接着旁边立式氧气瓶才能维持平稳,尽管手背上老年斑密布、皮肤薄得像一层脆弱的纸,尽管每一次翻页都耗费着所剩无几的精力——但那双眼睛,那双曾在克里姆林宫与列宁握手、在人民大会堂与邓谈笑风生的眼睛,依然锐利如鹰隼。它们扫过报告上的图表、数据,捕捉着每一个关键信息,如同翱翔的猎鹰锁定目标。

就在几周前,这位九旬老人展现的生命力依旧令他的医疗团队咋舌。他保持着近乎严苛的作息:

清晨6点,准时阅读全球子公司发来的加密电报,从北海油田的钻探进度到非洲新矿区的勘探报告,事无巨细。

上午9点,准时出现在这间顶层办公室,亲自处理文件、召见高管。他甚至能精准指出利比亚某处新油田报告中的一处成本核算疑点。

午餐往往是一杯清汤和几片面包,在办公桌上解决,接着又是数小时的高强度工作。

秘书和私人医生无数次忧心忡忡地劝他:“博士,您必须休息了!” 得到的回应总是那个标志性的、带着一丝倔强的微笑,以及那句刻入骨髓的信条:“停下…才是真正的死亡。”

这种近乎偏执的勤勉,贯穿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二十岁的百万富翁: 从父亲濒临破产的小药厂起步,凭借敏锐嗅觉和胆识,将其扭亏为盈,震惊商界。

五十八岁的豪赌: 在所有人认为他该安享晚年时,却冒险收购了负债累累、几近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凭借独到眼光和铁腕手段,将其打造成世界第八大石油巨头,上演了商业史上最华丽的逆袭之一。

七十岁的破冰者: 穿梭于东西方之间,在冷战坚冰最厚之时,用贸易敲开大门,成为美苏、乃至后来中美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

然而,时间,这位最无情的对手,终究无法被彻底击败。进入十二月,哈默的身体机能如同绷紧到极限的弓弦,终于开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持续的衰弱感如影随形,精力如退潮般迅速流逝。

12月10日清晨,洛杉矶贝莱尔区哈默的庄园别墅内。冬日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地毯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却驱不散房间内弥漫的沉重气息。哈默躺在特制的医疗床上,身上连接着复杂的生命监护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曲线显示着他的生命之火正在风中摇曳。心力衰竭的突然袭击,让这位顽强的老人陷入了深度昏迷与清醒边缘的模糊地带。

在意识模糊的深渊里,那些塑造了他一生的辉煌片段,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炽烈地闪现、碰撞:

1921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年轻的医学博士阿曼德·哈默,带着一火车急需的粮食,站在了革命导师列宁的面前。列宁深邃的目光注视着他,将石棉矿的开采权交到他手中。那一刻,他从医生变成了“红色资本家”,开启了一段与政治巨浪共舞的传奇。

1956年,加州荒凉的克恩县: 花甲之年的哈默,站在一片看似毫无希望的盐碱地上。为了帮助一位陷入困境的朋友,他借出了5万美元用于钻探。钻头轰鸣着深入地下,最终喷涌而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黄金!命运的齿轮在花甲之年再次疯狂转动,西方石油帝国由此奠基。

1979年,北京:“哈默博士,您该多来中国看看。” 这句话如同火种,点燃了他晚年在中国大地上开疆拓土的雄心,平朔煤矿便是最璀璨的果实。

1990年6月,芝加哥联合中心: 漫天金色彩带中,迈克尔·乔丹高举奥布莱恩杯,泪流满面

这些记忆碎片,如同最珍贵的钻石,在他即将熄灭的意识中熠熠生辉,构成了一部无与伦比的人生史诗。

在哈默那间俯瞰洛杉矶的书房里,巨大的红木书桌上,摊开着一份厚重的、布满修改痕迹的手稿。那是他倾注晚年心血撰写的《自传》。钢笔斜搁在稿纸上,墨迹在“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这句被商界奉为圭臬的“哈默定律”旁,尚未干透。这是他纵横商海七十载的不二信条,也是他留给世人最精辟的总结。

书桌的一角,摆放着几份来自利比亚的文件。就在数月前,利比亚方面曾提出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殊荣:以“哈默”的名字命名一片新勘探出的、储量惊人的土地。老人的回复简洁而有力,通过秘书传达:“打出油井和水井,让资源惠及当地人民,已是与这片土地共享的最深幸福。名字,留给历史去评说吧。” 这份淡然,折射出他晚年超越财富名望的境界。

哈默的传奇恰如他常说的那般:“人生始于六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