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16章 盛夏热浪与离别的风

【1965·盛夏】

洛杉矶的夏天来得猛烈,阳光像融化的金箔,泼洒在比弗利山庄的泳池、圣莫尼卡的海滩,以及圣费尔南多谷张安琪那间机油味与金属冷光交织的“丽影工坊”里。空气仿佛凝滞,带着桉树和柏油路的焦灼气息。罗宾·阿卡莉特,这位习惯于在时间尘埃中寻找真相的考古学家,此刻却将她的观察镜对准了鲜活的、充满荷尔蒙与时代裂痕的1965年盛夏。

罗宾的麻省理工回响与加州观察哨

罗宾刚从东海岸归来。麻省理工那钢铁丛林般的严谨与压抑的青春躁动(那些高领毛衣下摆刻意拉斜露出的锁骨,沾满焊锡与机油却透着诡异费洛蒙的工科男)仍在脑海中留有残影。她带回的不是文物,而是几份关于加州新兴科技公司(其中两家有石氏注资)的技术评估报告,以及一份对伯克利日益高涨的学生运动态势的分析——后者源于她天生的情报嗅觉。

此刻,她坐在“海潮”餐厅临窗的位置。布琳的新菜“火山熔岩巧克力配液氮芒果雪芭”在精致骨瓷盘中冒着冷气,与窗外的热浪形成奇异对比。罗宾抿了一口冰镇白葡萄酒,目光穿透玻璃,冷静地扫视着娜美团队在盛夏的各自轨迹:

娜美: 正在不远处与一位穿着考究的律师低声交谈,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是她在思考复杂商业条款时的习惯。石松帝国的齿轮在她的掌控下平稳运转,与哈默的合作项目步入深水区,需要更精细的谈判。她偶尔瞥向泳池方向,赫本正陪着肖恩在浅水区嬉戏,那画面宁静得如同另一个世界。娜美的深色亚麻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真丝吊带背心,性感与权威在她身上毫不冲突。

张安琪: 刚风尘仆仆地从工坊赶来,皮裤上还沾着一点金属碎屑。她把“丽影”的枪套(一个更轻便、贴合她腿部线条的新设计)随意放在空椅上,正大口吃着布琳特制的加勒比风味烤虾三明治,一边跟路飞争论着某种合金的淬火工艺。她的“白马银枪”传奇在圈内已近乎神话,挑战者渐少,但工坊的订单(来自某些特殊渠道的武器定制需求)却多了起来。

布琳: 是餐厅绝对的女王。她在开放式厨房里穿梭,指挥若定。一件低胸、系带、印着热带水果图案的围裙系在她纤细的腰肢上,汗水浸湿了她额角的碎发,却更添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性感。她正训斥一个打翻了酱汁的学徒,毒舌精准,引得旁边吧台的老主顾们哄笑。

凌云: 罕见地出现在这种热闹场合,安静地坐在角落,面前只有一杯清茶和一碟精致的和果子。她穿着月白色的改良禅服,领口微敞,露出清晰的锁骨线条,在喧嚣中自成一片清凉之地。李小龙刚刚结束与她的切磋,正坐在旁边擦汗,眼神里满是敬佩,低声讨教着某个发力技巧。

李路菲 & 史泰龙: 这对活力四射的组合迟到了。李路菲穿着紧身背心和运动短裤,露出漂亮的肌肉线条,头发还湿漉漉的,显然刚从训练场过来。史泰龙跟在她后面,t恤下鼓胀的胸肌引得邻桌几位女士侧目。路飞立刻扑上去和表姐分享他的超大份甜点。

罗宾的镜头转向:伯克利的涟漪与阿拉巴马的离歌

罗宾的思绪并未完全沉浸在这片加州的阳光里。她麻省理工的“田野调查”习惯让她本能地关注着时代洪流中的个体。一份夹在科技报告中的《伯克利日报》吸引了她的注意,头版是学生反战集会的照片。她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一个身影——珍妮·库伦 (Jenny curran)。

照片有些模糊,但罗宾认出了那双眼睛。几天前,她在伯克利校园边缘的一家烟雾缭绕的咖啡馆“蓝鹦鹉”里,就见过这个女孩。那时罗宾正伪装成一个对激进思想感兴趣的“自由撰稿人”,实际在收集关于校园反战组织的情报(这对评估某些石氏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有参考价值)。

伯克利的珍妮: 珍妮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碎花长裙,赤脚踩着凉鞋,长发用一根印第安风格的编织发带束起,颈间挂着象征和平的饰物。她不再是罗宾记忆中(或想象中)阿拉巴马那个清纯的邻家女孩。她的眼神里有迷茫,有愤怒,也有一种不顾一切的投入。她正激动地分发着传单,上面印着“make Love, Not war!”和反征兵口号。罗宾听到她和同伴激烈地讨论着“体制的压迫”、“越南的泥潭”,声音清脆却带着撕裂感。一个留着大胡子、眼神飘忽的“诗人”试图搂住珍妮的腰,被她不动声色地避开了。罗宾抿了一口苦涩的黑咖啡,在笔记本上(伪装用)随手画了个潦草的符号,心里评价:“一只试图挣脱笼子、却飞向更大风暴的雏鸟。翅膀还不够硬,但火焰足够灼人。” 她注意到珍妮手指上廉价的戒指和手腕上新鲜的划痕——这个女孩正在用疼痛和叛逆寻找自我,代价可能远超她的想象。

这份观察报告的一部分,连同关于伯克利反战运动规模扩大的分析,最终放在了娜美的案头。但罗宾的思绪飘得更远,飘向了美国南方的热土——阿拉巴马。

她并没有亲眼见证,但通过某些渠道(或许是罗宾自己构建信息网络的本能),一个场景在她冷静的大脑中清晰地还原出来,如同考古现场复原的壁画:

阿拉巴马,征兵站: 热浪扭曲着空气。一辆灰绿色的军用大巴像一只沉默的钢铁巨兽停在路边。穿着崭新、略显肥大橄榄绿军装的阿甘·甘普 (Forrest Gump) 站在车门前,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他站得笔直,像一棵被突然移植的松树,眼神单纯,带着对新“事业”的懵懂期待。

珍妮的到来: 她几乎是跑着过来的,穿着一件带有流苏的牛仔马甲和破洞牛仔裤,波西米亚风格的长发散乱,脸上有汗水和奔跑的红晕,与阿甘的规整形成刺眼的对比。她眼里盛满了无法言说的担忧和不舍。

承诺的重量: “阿甘,答应我,答应我一件事。” 珍妮的声音带着哭腔,紧紧抓住阿甘的手臂,指甲几乎嵌进布料里,“如果你遇到麻烦,不要逞英雄。你只管跑,好吗?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离开那里!你答应我!” (Forrest, promise me something. If you ever get in trouble, don’t try to be brave. You just run, oK? Just run away. oK? Forrest, promise me!)

阿甘的回应: 阿甘低头看着珍妮,眼神清澈,没有任何复杂的思虑,只有对她话语的绝对重视。“好的,珍妮。我答应你。” (oK, Jenny. I promise.) 这句话,如同一枚最朴素的种子,被珍妮用全部的爱与恐惧种下,将在遥远的越南丛林里,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既是生还的奇迹,也是被误解的“英雄”勋章。

分离: 珍妮用力拥抱了阿甘,那拥抱紧得仿佛想把他揉进自己身体里带走。大巴的门缓缓关上,引擎发出低吼。阿甘的脸贴在车窗上,对着珍妮挥手,笑容依旧简单。珍妮站在原地,看着大巴驶远,卷起一路烟尘,最终消失在公路的尽头。她抬手抹去脸上的泪水,眼神逐渐变得空洞而遥远。她知道,他们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通往未知的战场和体制的熔炉,一条通往反叛的街头和心灵的迷途。1965年盛夏的离别之风,吹散了青梅竹马的羁绊。

罗宾在脑海中“看”完这一幕,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窗外,李路菲正把史泰龙的头按进路飞的超大份冰淇淋里,引发一阵混乱和布琳的怒吼。泳池里传来赫本的女儿清脆的笑声和赫本温柔的叮嘱。张安琪和凌云在讨论着某种高深的力学原理,李小龙在一旁听得认真。娜美结束了谈话,正朝她这边走来,脸上带着一丝处理完棘手问题的疲惫与释然。

加州的金色阳光依旧炽烈,照耀着财富、野心、美食、格斗、亲情与友情。但在罗宾这位“时间考古学家”的眼中,这个夏天被清晰地分割了:一边是洛杉矶阳光下蓬勃发展的“沧澜号”船员们,另一边,则是阿拉巴马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那辆驶向越南的军车,和伯克利街头那个眼神决绝又迷茫的年轻女孩。历史的齿轮在1965年的夏天,发出了沉重而清晰的咬合声,将无数人的命运卷入其中,包括那个单纯地承诺着“只管跑”的阿甘·甘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