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99章 秋窗鉴古,冬装雅致

一、秋窗鉴古,情愫暗生

1978年的帝汶,海风已带上秋日的飒爽。皇宫深处一间临水的暖阁内,三张宽大的紫檀云纹平头案上,铺陈着数月前从北京琉璃厂带回的部分珍宝。柔和的灯光下,时光的尘埃被拂去,沉淀千年的光华流淌出来。

林青霞俯身细看一只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大碗,莹白的指尖虚抚过碗壁流畅的线条和浓艳深沉的苏麻离青钴料,清澈的眼眸里满是惊叹:“松哥,这发色,这釉光,真是百看不厌。当年国营店里,它被随意摆在角落,标价才几百块外汇券,简直是明珠投暗。”她直起身,颈间的东珠项链在灯光下与青花的幽蓝交相辉映,更衬得人比花娇。

石松正用一方细绒布擦拭着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动作轻柔而专注。瓶身饱满,桃实累累,寓意吉祥,釉彩温润如玉。闻言,他抬眸看向林青霞,眼中带着宠溺的笑意:“所以它们现在回家了。” 他放下天球瓶,走到林青霞身边,指着碗心一处细微的橘皮釉纹,“你看这里,宣德器的典型特征。当年扫货,靠的就是这份眼力。” 言语间带着一丝追忆往事的豪情。

赵雅芝则安静地坐在另一张案前,面前摊开一幅古旧的绢本设色花鸟小品。她戴着薄如蝉翼的白手套,用一把细软的羊毛排笔,极其小心地拂去画面边缘的浮尘。画中一只黄鹂栖于海棠枝头,羽毛用细笔丝出,纤毫毕现,神态灵动。她微微屏息,琥珀色的眼眸里是近乎虔诚的专注,仿佛在与画中精灵对话。案角,一枚温润的白玉双鱼佩和一方小巧的端砚,是她刚刚清理出来的心头好。

“雅芝对书画和文玩,真是有天赋。” 周璇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是几盏新沏的香茗,“这幅佚名的宋人小品,笔意清雅,被她一眼就挑出来了。”

赵雅芝闻声抬头,白皙的脸上浮起淡淡的红晕:“璇姐过奖了。只是觉得这鸟儿画得格外有生气。” 她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石松,正撞上他凝视过来的眼神。那眼神深邃,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仿佛在肯定她的慧眼。赵雅芝心头一悸,慌忙垂下眼帘,长睫如蝶翼般轻颤,掩饰着瞬间加速的心跳。

林青霞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端起周璇送来的茶,走到赵雅芝身边,将一盏茶轻轻放在她案头,笑语嫣然:“雅芝妹妹这双眼睛啊,比得上宫里最好的掌眼师傅了。松哥,你说是吧?” 她话中有话,促狭地看向石松。

石松接过周璇递来的茶,抿了一口,目光在赵雅芝微红的侧脸和林青霞含笑的明眸间流转,最终落在赵雅芝案上那幅花鸟小品,声音温和:“慧眼识珠,心性纯然,确是难得。” 这话语既是赞画,也是赞人。

气氛温馨而微妙。林青霞与周璇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林青霞放下茶盏,伸了个懒腰,曲线毕露,慵懒道:“好啦,我这‘粗人’看久了眼晕,璇姐,陪我去花园走走?让咱们的‘才女’和‘掌眼师傅’继续研究这些宝贝吧。” 她拉起周璇的手,笑着向石松和赵雅芝眨眨眼,翩然离去。

暖阁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风吹蕉叶的沙沙声和两人轻微的呼吸。空气仿佛变得粘稠,弥漫着瓷器、古墨的幽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暧昧。

石松放下茶杯,缓步走到赵雅芝的案前。他没有看画,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弧度优美的颈项和微微泛红的耳廓上。“这幅画,”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让我想起你在飞机上临摹的《富春山居》。”

赵雅芝的心跳得更快了,她抬起头,鼓起勇气迎上他的目光。石松离得很近,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茄和海洋混合的气息,带着强大的压迫感和令人心安的沉稳。“殿…殿下也喜欢黄公望?”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

“喜欢他笔下的苍茫浑厚,吞吐大荒的气象。” 石松伸出手,却不是去拿画,而是轻轻拂开她颊边一缕散落的发丝。指尖带着薄茧,不经意间擦过她柔嫩的耳垂,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就像你,”他的目光锁住她瞬间睁大的、如小鹿般清澈又带着惊惶的眼眸,“外表温婉如江南烟雨,内里却藏着山岳般的韧性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赵雅芝被他话语中的深意和亲昵的动作惊得忘了呼吸,脸颊瞬间烧得滚烫。她想后退,身体却像被钉住。石松的手并未收回,反而顺势轻轻托起她的下巴,力道温和却不容抗拒。他俯身靠近,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唇瓣。

“雅芝,”他的声音低沉如耳语,带着蛊惑人心的力量,“愿意…永远留在我身边,一起守护这些被时光遗忘的美好吗?”

窗外的秋阳透过雕花窗棂,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暖阁里,千年古物无声见证。赵雅芝望着石松深邃如海的眼眸,那里面倒映着她惊慌失措又隐隐期待的影子。所有的矜持、顾虑,在他强大的气场和这份直白而珍重的“邀请”面前,如同冰雪消融。她闭上眼,长长的睫毛剧烈颤抖着,最终,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一滴清泪从眼角滑落,砸在铺着细绒的案几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一个温柔而郑重的吻,轻轻印在她光洁的额头,如同盖下命运的印章。

二、冬雪红妆,玉璧新盟

1978年的第一场雪飘落帝汶时,皇宫内外银装素裹,却难掩喜庆。一场隆重而低调的婚礼在“月神殿”举行。

新娘赵雅芝身披由香港顶级大师耗时数月缝制的嫁衣。并非传统的大红,而是选用了最上等的浅金色云锦,以盘金绣、打籽绣等繁复工法,满绣象征富贵长春的缠枝牡丹与鸾凤和鸣图案。衣料在殿内烛火与夜明珠光辉映下,流光溢彩,华贵非凡。她头戴一顶同样以金丝累丝镶嵌各色宝石、点翠工艺制成的凤冠,珠翠环绕,步摇轻颤。妆容精致,眉如远山,眼含秋水,樱唇点绛。那份温婉端庄中透出的绝代风华,让观礼的宾客无不屏息。颈间佩戴的,是石松所赠那枚纯净无瑕的羊脂白玉双鱼佩,温润的玉光与她莹白的肌肤相得益彰。

石松身着玄色亲王礼服,金线绣制的盘龙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身姿挺拔,气度沉凝如山岳。他执起赵雅芝的手,在圣女周璇的主持下,在皇室核心成员等至交好友的见证下,完成了古老的盟誓。

婚礼虽未邀请外媒,但聘礼之丰厚,依旧在特定圈层掀起波澜:

“沁芳园”: 位于帝汶皇家园林区核心,聘请苏州香山帮匠人,历时一年,原样复刻苏州网师园精华景致,一亭一榭,一石一水,皆移天缩地,尽得江南神韵。地契与所有设计图纸置于紫檀匣中,作为雅芝私产。

环亚娱乐集团5%股权(不可稀释): 连同林青霞的股份,石松两位王妃已成为这家娱乐巨头的最大个人股东。

“漱玉阁”藏珍: 专门为赵雅芝建造的私人博物馆,存放她所钟爱的书画、瓷器、文房清供等,首期藏品即包括那幅宋人花鸟小品、白玉双鱼佩等琉璃厂珍品及石松历年所藏精品数十件。

环球艺术基金: 十亿美元初始资金,由赵雅芝全权主导,用于全球范围内艺术品收藏、修复及推广。

子女信托基金: 与林青霞子女基金同等规模。

这份聘礼,不仅价值连城,更完美契合了赵雅芝的性情与追求,彰显了石松对她独一无二的珍视与理解。当礼单由礼官唱出时,连见惯风浪的林青霞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叹。

三、南国春雷:两广新貌

婚礼的喜庆余韵未消,来自大陆的捷报已如冬日的春雷,频频传回:

广东前沿(叶英): 深圳河畔,一片荒滩渔村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由叶英亲自坐镇指挥的石氏(中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刚过,巨大的工地已然昼夜轰鸣。依托“深蓝1型”光刻机核心部件国内组装线(高度保密)和启明星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一座现代化的晶圆制造基地雏形初现。同时,蛇口工业区首批引进的精密仪器、家电生产线开始调试,广州港的扩建泊位迎来首批满载先进设备的万吨轮。叶英以其铁腕效率和国际视野,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提前刻在了这片试验田上。珠江三角洲,正成为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超级引擎。

桂西攻坚(李云龙、丁伟):

百色: 气势恢宏的“百色起义纪念馆”主体结构已封顶,依山而建,红砂岩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周围的苍翠山峦形成壮丽呼应。馆内布展设计由国内顶尖团队与石氏基金会共同完成,大量珍贵史料和实物正从各地征集而来。

嘉撩山(河池): 石松祖宅的复建工程,摒弃了浮夸的奢华,而是请了最好的桂北匠人,采用传统榫卯工艺和本地青石、木材,依山就势,修旧如旧。既保留了瑶寨的风骨,又融合了现代居住的舒适。祖祠修葺一新,供奉着石家先祖牌位,成为凝聚乡情的精神地标。

南丹: 沉寂多年的锡矿、铝土矿区焕发新生。大型现代化采选设备进驻,矿区道路拓宽硬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李云龙的大手笔——他将在圣女联盟带兵的经验用在了这里。将当地数千名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青壮年集中起来,编成若干个“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食宿,晨起出操,白天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采矿、机械操作、安全规范)和纪律教育,晚上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这些昔日的“刺头”和“闲汉”,在李云龙粗犷却有效的“熔炉”里,迅速被锤炼成一支纪律严明、技能过硬的生产骨干队伍,成为矿区建设的主力军。配套的选矿厂、冶炼厂规划已出,一座依托矿业的新兴工业城镇正在大山深处崛起。

民生改善: 贯穿百色、河池、南丹的高等级公路正在铺设;由石氏基金会援建的数座现代化医院和学校拔地而起;爪哇奇迹农场的高产水稻和养殖技术在农技员指导下开始推广试点;小水电项目让偏远山村第一次亮起了电灯,白龙滩水电站以远远超越原先历史的姿态拔地而起,让古城告别了黑暗的夜晚…这片曾经闭塞的革命老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贫穷落后的面貌,焕发出蓬勃生机。

四、大洋彼岸:滞胀寒冬与巨鳄落子

1978年的美国,深陷“滞胀”泥潭。失业率(接近7%)与通货膨胀率(飙升至9%)双双高企,如同两把冰冷的枷锁扼住经济的喉咙。道琼斯指数在低迷中挣扎,企业投资萎缩,消费者信心跌至冰点。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怨声载道。卡特政府焦头烂额,政策在刺激与紧缩间摇摆不定。

洛杉矶,西方石油大厦顶层。哈默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略显萧瑟的市中心。他手中端着一杯威士忌,眉头紧锁。窗外阴云密布,如同美国经济的写照。

然而,他的办公桌上,两份报告却与窗外的阴霾截然不同:

石氏电子(Stonetech)季度财报摘要: 营收与利润再创新高,“炎黄1号”cpU和“昆仑1号”GpU在全球市场供不应求,股价逆势狂飙。报告用加粗字体标注:“深蓝1型光刻机产能爬坡顺利,下一代0.18微米制程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前沿纳米研究所(FNRI)项目进展简报: 在石松模糊方向指引下,关于碳基纳米材料(尤其是c60结构)的理论模型取得重大突破,数篇极具前瞻性的论文正在顶级期刊审稿。同时,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型机的研发进度超出预期。

哈默转过身,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中国水墨画上,那是邓公访美时赠予他的礼物。他想起了石松的预言——“巨龙苏醒,势不可挡”。又想起了石松对他的劝诫:远离华盛顿的泥潭,深耕科技与东方市场。

“滞胀?寒冬?” 哈默嘴角勾起一抹老狐狸般的笑容,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不,这是重新洗牌的信号!是巨鳄该下场掠食的时候了!”

他拿起电话,声音斩钉截铁:

“抛掉部分传统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股票!对,所有!”

“追加对FNRI的投资!我要看到Stm原型机在明年第一季度运转起来!”

“联系我们在香港的办事处,全力买入石氏电子!有多少扫多少!”

“准备一份最详尽的报告,关于石松在中国,尤其是在广东、广西的投资项目…对,特别是那个‘生产建设兵团’模式!我有预感,我们和那位亲王在中国的合作,才刚刚开始!”

放下电话,哈默走到世界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太平洋西岸那片雄鸡形状的版图上。窗外,洛杉矶的灯火次第亮起,却无法驱散经济的寒意。而在哈默心中,一片基于科技、能源与东方新兴市场的宏伟蓝图,正随着石松这颗“北极星”的指引,在滞胀的寒冬里,悄然铺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