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93章 飞往京都与故纸烽烟

帝汶国际机场的寒风被巨大的机库隔绝在外。一架线条流畅、银灰色的湾流GII型公务机静静停泊,尾翼上圣女联盟的金色凤凰徽记在强光灯下熠熠生辉。这是石松庞大机队中最私密也最迅捷的一架,此刻,它即将承载着改变历史进程的重量,刺破南太平洋的暖湿气流,飞向冰雪初覆的北国京都。

舱门缓缓关闭,隔绝了外界。恒温恒湿的机舱内,弥漫着顶级皮革、雪茄木盒以及女士香水混合的独特气息。访问团的核心成员,在宽大舒适的米白色真皮座椅上各就其位,心思各异。

石松: 居于机舱首位靠窗。深灰色羊绒高领衫外罩一件剪裁极佳的黑色立领中山装,没有佩戴任何饰品,唯有左手无名指上一枚墨翠指环,沉静如渊。他微微侧首望着窗外跑道上忙碌的地勤,侧脸轮廓在舱内柔光下如斧凿刀刻,眼神深邃难测,仿佛在穿透云层,审视着即将落子的棋盘。苏醒一年多的淬炼,让他身上沉睡时积累的沉郁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内敛到极致的、掌控一切的自信。指尖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敲,那是他在思考重大决策时的习惯。

周璇(圣女): 紧邻石松而坐。一袭象牙白滚银边的改良旗袍,外搭同色系的开司米长披肩,雍容华贵。乌发一丝不苟地挽成低髻,仅簪一支通体莹润的玻璃种翡翠发簪,低调中尽显底蕴。她正低声与石松确认抵京后的礼单细节,姿态优雅从容,眼神温润却带着洞察世事的清明。作为石松最信任的伴侣和帝国内务的实际掌舵者,她的存在本身便是稳定与智慧的象征。

叶英: 坐在石松斜后方。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呢料军便服,坐姿如松。她面前的小桌板上摊开着加密的卫星通讯终端和厚厚的文件夹,指尖飞快地在键盘上输入指令,神情专注而冷冽。作为叶帅长女、石松与国内高层联络的关键纽带以及此次科技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她身上散发着干练、高效且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目光中带着对父亲的敬重和对使命的坚毅。

李云龙: 这位昔日战场上的猛虎,此刻穿着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显得有些拘谨地坐在靠后的位置。他是石松峥嵘岁月的见证者,也是此次军事技术交流顾问的不二人选。

林青霞: 坐在周璇侧后方靠窗的位置。她选择了一身质感极佳的鸽灰色羊绒套裙,线条简洁流畅,完美衬托出高挑修长的身段和优雅气质。颈间,那串传奇的和珅旧藏东珠项链在舱顶柔光下散发着温润内敛、如月华般的光泽,与她莹白细腻的肌肤相得益彰,更添几分沉淀的尊贵。她正细心整理着几个精致的紫檀木礼盒,里面是为邓公夫人准备的顶级帝汶香兰茶和手工苏绣丝巾。作为新晋王妃、环亚娱乐的副总,她此行代表着石氏家族的亲和力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偶尔抬眸望向石松,眼神中爱意缱绻,却也带着一丝即将面对最高规格会面的郑重。

赵雅芝: 坐在林青霞斜对面,靠近机舱中部的舷窗。周璇“有心”的安排,让她得以同行。她穿着一身烟雨青色提花软缎旗袍,外罩一件纯白色的羊绒开衫,乌黑的长发柔顺地垂在肩侧,发髻旁别着一枚小巧的珍珠发卡。她的美,如同一幅清丽隽永的宋人工笔仕女图,温婉、娴静,与林青霞的明艳大气形成鲜明对比。膝上放着一卷素雅的宣纸和一套小巧的徽墨、湖笔,似乎准备在航程中写点什么或画点什么。此刻,她微微侧头望着窗外翻滚的云海,琥珀色的眼眸清澈宁静,仿佛在汲取天地灵气。只有微微抿起的唇角和偶尔无意识摩挲宣纸边缘的指尖,泄露了一丝内心的波澜。周璇那句“松哥最爱宋人山水,你陪他多聊聊”的提点,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让她对即将到来的旅程,既期待又有些莫名的忐忑。

氛围: 机舱内并不十分安静。引擎的平稳轰鸣是背景音。叶英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李云龙偶尔压低的惊叹,周璇与石松的低语,交织出一种沉静中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氛围。林青霞整理礼盒时,东珠碰撞发出极其轻微的、温润如玉的声响。赵雅芝则如同一泓清泉,她的安静本身便是一种存在。

二、邓公案头的“神话”

中南海,菊香书屋。窗外的老槐树枝桠上已覆了薄薄一层初雪。室内的暖气很足,但空气却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一份厚厚的、封面标着鲜红“绝密·永久”字样的档案袋被打开。邓公没有坐在椅子上,而是背着手,在铺着厚地毯的房间里缓缓踱步。他刚刚放下手中的放大镜,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投向遥远的南方和更久远的岁月。

那份档案的标题是:《石松生平及关联势力详述(持续更新)》。

他踱到桌前,再次拿起其中几页关键材料,纸页边缘已经有些卷曲泛黄,显然被反复翻阅:

泛黄的桂系军官花名册影印页: 清晰地标注着:“石松,1916年生,广西河池东兰县嘉撩山(今属都安瑶族自治县)人。1946年顶替其四弟石柏入桂系第七军独立团…1948年初升任排长…”旁边附着一张极其模糊的黑白半身照,青年剑眉星目,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山野猎户特有的彪悍,与如今流传的石松照片轮廓依稀相似。

几份字迹潦草的游击队收条与证明信: “兹收到石松排长冒死送来玉米叁拾担,解我部断粮之急…”、“民国三十七年腊月廿三,石松排长密报敌军围剿计划,使我部三百余同志得以转移…”落款是几个当时活跃在桂西的游击队负责人名字,有些邓公甚至能回忆起他们的模样。

一份标注为“高度存疑\/待核实”的作战简报摘要: “1949年农历正月初四,我部与敌排长石松约定,假打一场大战后,石松和部下失踪不见,离开了当地”

香港警署早期档案摘录(英文件): “1949年2月,石松抵港…在铜锣湾地盘冲突中,率五名男子(疑为其旧部)击溃对方三十余人…迅速控制码头部分区域,经营赌档、当铺…”

1950年国营文物商店(北京琉璃厂)原始账册影印页: 几行毛笔字清晰记录:“1949年9月28日,港商石松购:明青花缠枝莲梅瓶一对、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一只…(清单长达两页)…合计支付美金xxxx元,黄金xx两。” 旁边附注:“此人于开国大典观礼台嘉宾名单中。”

几张模糊的早期报纸剪报和备注: “神秘富商石松迎娶叶府千金…”、“南丫岛集结疑云:石松、李云龙、十三妹,蒙面率领数千壮汉(疑似大陆退伍军人)乘改装渔船南下…”、“帝汶惊变!‘圣女’降临,欧陆联军铩羽!” 配图模糊不清。

东南亚联盟公开及秘密力量评估(摘要):

爪哇奇迹农场: “始建于1951年,总面积…采用未知高效育种及灌溉技术…年均稻米产量稳定超过一亿吨(附卫星图片对比)…附属畜牧水产规模惊人…”

海上力量: “确认至少拥有三个具备实战能力的航母战斗群(‘圣女’号、‘磐石’号、‘望海’号),舰载机型号…疑拥有小型核动力潜艇…”

香港: “其三子石镇海任香港警务处总警司…其五子石镇洋(绰号‘赌王’)与环球航运包玉刚之女包陪庆联姻,掌控亚太博彩业及海运重要份额…”

加勒比海: “其次女石娜美为‘加勒比联盟’女王,疑拥有两艘中型航母及庞大商船队,叶大少为元帅…”

一份简短的医疗报告结论: “1964年10月于东京突发原因不明深度昏迷…生命体征平稳…至1976年10月1日奇迹苏醒…苏醒后认知、体能迅速恢复至远超常人水平(存疑)。” 旁边贴着石松昏迷期间在特护病房的照片,以及苏醒后不久神采奕奕的近照对比。

最后是一张手绘的、极其复杂的石氏家族主要成员关系图谱, 密密麻麻的名字、联姻线、控制领域箭头,如同一张覆盖全球的蛛网。

邓公放下这些纸页,长长地吐出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表情极其复杂。震惊、疑惑、欣赏、警惕…种种情绪交织。这档案里的内容,细节详实却又处处透着匪夷所思,像一部荒诞离奇却又逻辑自洽的传奇小说。一个深山猎户,如何能一步步走到掌控如此庞大、跨越政商军三界的隐形帝国?那些精准如预言般的布局(农场、航母、光刻机…),真的是凡人智慧?

他踱到墙边巨大的中国地图前,目光精准地落在广西河池那片层峦叠嶂的区域,指尖划过“百色”、“都安”、“嘉撩山”这几个地名。百色起义的烽火岁月仿佛就在昨天,他太熟悉那片贫瘠又坚韧的红土地,熟悉那些像石头一样硬气的山里汉子。档案里那个青年排长石松的眼神,与记忆中那些掩护过红军的瑶族猎户头领的眼神,何其相似!那份藏在彪悍下的精明与胆识,是那片山水赋予的独特印记。

“嘉撩山…打虎英雄…” 邓公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鹰,“倒也像他能干出的事…假打…金蝉脱壳…好手段!”

他转过身,目光再次扫过桌上那份光刻机技术简报和石氏电子股价一飞冲天的报告。“富可敌国…科技霸主…” 这些词用在一个人身上,本已足够震撼。但当这个人还曾是个在红水河边“假打”放走游击队的桂系排长,是个敢在开国大典前用真金白银扫荡琉璃厂的“港商”,是个能带着五千兵跨海打下基业的枭雄…这一切叠加起来,便不再是简单的财富与权力,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令人不得不叹服的传奇。

“报告首长,专机已进入我国领空,预计一小时后降落南苑机场。” 秘书轻声在门外报告。

邓公掐灭烟头,脸上那份复杂的审视渐渐沉淀下来,化为一种面对强大棋手时的凝重与期待。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红色专线电话,声音沉稳清晰:

“告诉小厨房,今晚的接待宴,加一道菜。”

他顿了顿,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带着乡愁与考量的弧度:

“要地道的广西风味——柠檬鸭。酸笋和酸藠头多放些,鸭要选够老的,皮脆肉紧。再配一碟老友酱。” 他仿佛已经嗅到了那酸香**、足以勾起红土地记忆的味道,也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与这位“神话”缔造者的会面,定下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