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岭南花林诡事录 > 第20章 风起青萍末

岭南花林诡事录 第20章 风起青萍末

作者:惨不忍睹的北山百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7:32:21

第一节:镜花水月

戏,依旧在演。

黑山寨的学舍内,那间属于阿木的屋子,如今成了全寨最引人注目也最讳莫如深的地方。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草药味,甜腻中带着一丝苦涩,像极了此刻寨子里的心情。假“阿木”躺在床榻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只露出一张被刻意涂得蜡黄的脸。他双目紧闭,呼吸悠长而平稳,仿佛真的陷入了某种沉眠,对外界的一切都浑然不觉。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微光穿透窗棂,云兰便会端着一个粗瓷碗,准时出现在这里。碗里的米汤熬得粘稠,冒着丝丝热气。她动作轻柔地扶起假“阿木”,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喂进他口中。那米汤中,掺入了老祭司亲自配制的安神草药,名为“宁心草”,确有助眠之效,但绝无毒性,只是为了将这场戏演得更逼真。假“阿木”是寨中一个身形与阿木相仿的年轻人,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极有担当。他强忍着每日不能随意活动的憋闷,将“病体缠绵”演绎得淋漓尽致。每一次吞咽,每一次无意识的呻吟,都恰到好处,足以骗过任何一双充满恶意的眼睛。

阿贵则成了这场戏与外界唯一的、也是最危险的联络人。每隔三日,他便会趁着夜色,像一只灵巧的狸猫,悄悄下山,潜入那座废弃已久的山神庙。庙宇残破,神像倾颓,蛛网密布,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吴神医就端坐在神像前的一块蒲团上,面前摆着一个简陋的茶具。他仿佛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脸上总是挂着那副高深莫测、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

“吴先生,阿木他……还是老样子。”阿贵垂着头,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焦虑和恭敬,“喝了药,睡得沉,就是不醒。云兰姑娘说,那‘清灵散’似乎离不开了,一旦停了,他就睡得更不安稳,浑身冒虚汗。”

吴神医捻着花白的胡须,呷了一口冷茶,缓缓道:“无妨,无妨。此乃药力与体内沉疴角力之象。清灵散乃是引子,需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他体内郁结的地气反噬,如同一座冰山,清灵散便是那融化冰山的暖阳,非一日之功。你回去告诉云兰姑娘,务必按时按量,切不可中断。”

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问道:“寨中近日可有什么异样?比如水源,还是那般清甜甘冽否?寨中豢养的牲畜,可还都活蹦乱跳?”

这些问题像是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看似不起眼,却在阿贵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早已将桑伯和阿木的叮嘱烂熟于心,此刻不露声色地回答:“回先生,一切都好。山泉还是那个味道,寨里的猪羊也都很壮实。就是……就是最近天气有些闷,大家伙儿心里都惦记着阿木,气氛有些沉闷罢了。”

“嗯,沉闷是正常的。”吴神医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大灾之后,人心浮动,需静养。你是个忠心的,回去好好做事,待阿木醒来,我自会向谢爷为你请功。”

阿贵连连道谢,又寒暄了几句,便告辞离开。他不敢回头,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道看似温和的目光,如同冰冷的毒蛇,一直黏在自己的背上,直到他消失在夜色中。

每一次返回寨子,阿贵都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浑身湿透。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将吴神医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原封不动地禀报给桑伯和藏在山洞中的阿木。

而真正的阿木,正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世界。

那是在神木深处,一个被巨大根系和垂落藤蔓天然遮蔽的山洞。洞口向阳,每日有数小时的阳光能够斜斜地照入,为洞内带来光明与暖意。洞内氤氲着神木根系散发出的独特气息,那是一种混合了泥土芬芳、草木清香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充满生命力的味道。云兰每日都会在这里熬煮草药,各种药草的香气与神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安神定魄的独特氛围。

阿木盘膝坐在一块平坦的青石上,身上盖着一件厚实的兽皮。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身形也显得有些单薄,但那双紧闭了许久的眼睛已经睁开。眼神中,往日的灵动与朝气尚未完全恢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古井般的沉静,以及深处隐藏的一丝历经生死边缘后的疲惫与沧桑。

强行引导地气,如同以凡人之躯驾驭九天神雷,那股狂暴的力量虽然被暂时引开,但其反噬之力却深深烙印在他的经脉与脏腑之中。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内腑的隐痛;每一次心跳,都仿佛在提醒他那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他体内的灵力,也就是与叶符共鸣的力量,已经枯竭,如同干涸的河床。短时间内,他别说是再次沟通地脉,就连动用最基础的叶符探查都无法做到。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场濒死的体验,仿佛是一把无形的拂尘,将他灵台之上积累的浮躁、急切与些许傲慢尽数拂去。他的大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思维如同一张被熨烫平整的宣纸,能够承载和梳理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的思考。

阿树成了他连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桥梁。每日,阿树都会小心翼翼地来到山洞,将星纹石板上最新的变化,用特制的墨和坚韧的树皮纸,一丝不苟地拓印下来。那些蜿蜒流转、时明时暗的光纹,在阿木眼中,不再是冰冷、神秘、令人恐惧的图案。它们仿佛活了过来,变成了一篇篇用天地之语写就的古老文章,每一个符号,每一道线条,都在诉说着大地的呼吸、脉搏与情绪。

“阿木,你看,这几道新出现的纹路,很奇怪。”阿树将最新的拓图铺在阿木面前的石桌上,指着几处位置。那几道纹路不再像之前那样尖锐、炽热,反而呈现出一种迂回环绕、温润如玉的形态,散发着柔和的微光。“它们出现的位置,正好对应着寨子后山的那片隐秘泉眼,还有神木西侧那片最肥沃的药圃。”

阿木的目光落在拓图上,久久没有移开。他伸出手指,轻轻描摹着那些温润的纹路,又指向另一处依旧炽热喷涌、如同岩浆般的纹路,声音虽然虚弱,却异常清晰:“地脉之力,其性刚猛暴烈,一旦失控,可焚营毁地,山崩地裂,是为‘怒火’。我们之前所感受到的,所恐惧的,正是它这‘怒火’的一面。”

他抬起头,看向围坐在石桌旁的阿树、云兰和闻讯赶来的老祭司,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那是在绝境中看到一丝希望的火光:“但天地之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并存。有极致的‘怒’,就必然有极致的‘生’。你们看这些纹路,它们所经之处,泉水甘冽,草木繁茂,生机盎然。它们代表的,不是毁灭,而是滋养,是平衡,是大地母亲最温柔的怀抱。我称之为……‘生泉’。”

阿树听得入了迷,眼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阿木,你的意思是……地脉能量并非只有破坏的一面?它就像一头猛兽,既能伤人,也能守护?我们之前只看到了它的獠牙,却忽略了它也可能有温顺的一面?”

“正是此理!”阿木用力点头,牵动内腑,忍不住轻咳了两声。云兰立刻上前,轻轻为他抚顺后背。他喘息片刻,继续道:“谢阎及其背后的势力,他们是一群贪婪的掠夺者。他们觊觎的,是地脉中可以被他们攫取、利用的‘力’——无论是深埋的矿藏,还是狂暴的能量,甚至是他们所理解的、可以助长修为的‘地气’。他们所用的手段,无论是强行开采,还是吴神医那种污秽邪术,本质上都是在刺激、激怒地脉,强行榨取它的力量,从而引发其‘怒火’的爆发。”

他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拓图上那些代表“怒火”的纹路上,然后,缓缓滑向那些代表“生泉”的温润曲线:“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是这片土地的孩子。我们不应是掠夺者,而应是守护者。既然他们逆天而行,激怒地脉,我们为何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顺应天和?”

他指着“生泉”纹路与水源地、药圃、神木根系之间那些若隐若现的连接线,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若能找到方法,引导这‘生泉’之力,汇聚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地周围,形成一道天然的、由大地本身力量构筑的‘滋养’屏障,是否就能抵御外来的污秽与侵蚀?甚至……能否更进一步,利用这股生生不息的力量,去净化那些已被轻微污染的土地?”

这个想法,如同一道划破漫漫长夜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人心中最黑暗的角落。

老祭司浑浊的老眼猛地睁大,里面爆发出久违的精光。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拿起拓图,凑到眼前仔细端详,嘴里喃喃自语:“先民祭祀……有祈雨,有祈福,更有安土,有净地!《古祭典》中曾有记载,‘地灵有怒,则以血食安抚;地灵有伤,则以灵物滋养’。我等之前只知安抚其怒,却忘了滋养其伤!阿木娃子,你说得对!此乃顺应天和,而非逆天强取,地灵非但不会排斥,反而会欣然接纳!”

云兰也激动得脸颊泛红,她看着阿木,眼中满是敬佩与爱慕:“如果真的能成功,寨子的水源就多了一道最坚固的屏障!而且,对药圃的恢复也大有好处!那些被污气侵蚀的草药,说不定也能重新焕发生机!”

希望的种子,一旦在绝望的土壤中种下,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生根发芽。这个全新的思路,彻底颠覆了他们之前的所有构想。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灾难降临,或者两败俱伤的玉石俱焚,而是主动的、建设性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守护!

然而,理想的光芒越是璀璨,通往现实的道路就越是崎岖。最大的障碍摆在眼前:阿木无法亲自感知和引导地脉。他现在只是一个拥有理论知识的“军师”,却无法亲自上阵的“士兵”。所有的推演和构想,都只能建立在阿树对星纹的数学化解读和老祭司对那些模糊不清的古老仪式的记忆之上。

这无异于盲人摸象。

经过反复商议,他们决定进行一次极其谨慎的试验。地点选在了远离寨子主水源地的一处小型、不起眼的泉眼。这里即便出了差错,也不会对寨子造成致命影响。试验的方法,是阿树根据星纹中“生泉”符号的几何规律,在泉眼周围用洁净的白色石块摆出一个特定的阵型。老祭司则在一旁,用最古老、最质朴的语言,吟诵着从《古祭典》残篇中拼凑出来的“安土净地”祷文。

试验开始了。阿树屏息凝神,调整着每一块石头的角度,力求与拓图上的纹路分毫不差。老祭司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虔诚,回荡在寂静的山林中。云兰和阿木则在不远处,紧张地观察着泉眼的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泉眼依旧在静静地流淌,水面没有泛起任何异样的波纹,水质也没有肉眼可见的变化。就在阿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直闭目感知的阿木,忽然轻声说道:“等一下……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众人立刻将目光聚焦在泉水上。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泉水,似乎……比之前更加透亮了?水底的沙石,仿佛被擦拭过一般,呈现出一种纯净的质感。云兰小心翼翼地取来一点泉水,凑到鼻尖轻嗅,然后又用舌尖尝了尝。

“是了!”她惊喜地叫道,“水中的那丝若有若无的土腥味消失了!变得……变得格外清甜!”

虽然变化极其细微,效果也微乎其微,但这扇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毕竟被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推开了一道缝隙!

就在他们为这微小的胜利而感到振奋时,山下的“吴神医”,似乎有些按捺不住了。

第二节:潜影寻踪

通过阿贵,吴神医传递了一个新的“建议”。这一次,他的语气显得更加“关切”和“急切”。

“阿贵啊,”吴神医在山神庙中,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我这些日子反复思量,阿木这孩子的症结,在于地气反噬伤了根本。清灵散只能固本培元,却无法唤醒他沉睡的神魂。贫道忽然想起一味失传已久的奇药,名为‘引灵草’。此草生于极阴极煞之地,专通天地灵气,有引魂归体、唤醒沉睡之奇效!若能得此草,阿木娃子或可在一夜之间苏醒!”

阿贵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急切地问道:“那……那此草在何处?晚辈这就去采来!”

吴神医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叹了口气:“难就难在这里。引灵草生长之地,环境险恶至极,非寻常人所能抵达。贫道年老体衰,筋骨衰败,实在无法翻山越岭。不过……我倒是记得一个大概的方位,在黑山寨西北方向,约莫五十里外的‘断魂涧’深处。那地方终年瘴气弥漫,毒虫出没,寻常人进去,有去无回啊。”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诱哄的光芒:“不过,我看你们寨子中,不乏身手矫健、胆识过人的好汉。若是能派出几位得力人手,按我指示的路线,小心谨慎,或许……能有一线生机。此乃阿木唯一的希望了!”

“引灵草”、“断魂涧”、“一线生机”……每一个词都像是一根毒刺,扎在阿贵的心上。他立刻意识到,狐狸的尾巴,终于藏不住了。这根本不是什么救命稻草,而是一个包裹着糖衣的毒钩!所谓的“断魂涧”,八成就是谢阎主力部队的潜伏之地,或者至少是他们布下天罗地网的陷阱。调虎离山,一石二鸟,既能为谢阎的进攻扫清障碍,又能削弱黑山寨的战力,这算盘打得真是精妙。

阿贵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连声答应,回去后立刻将吴神医的原话,一字不差地禀报给了桑伯和阿木。

“狐狸尾巴要露出来了。”桑伯在山洞中,听完阿贵的汇报,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冷笑道:“什么引灵草,分明是想把我们的人当傻子耍,调虎离山,或者直接送入虎口!阿贵,你告诉他,寨子里人手紧张,抽不出人手去采什么劳什子草药!”

“不。”一直沉默的阿木却开口了,他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桑伯,我们不能不接。我们若完全不接,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他会认为我们已经识破了他的计谋,从而提前发动攻击,或者改变策略。我们现在的优势,就在于他还以为我们蒙在鼓里。”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既然他想调人离开,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一个更为大胆、也更为凶险的计划,在阿木的脑海中迅速成型。既然吴神医想调虎离山,那就不妨派出一支队伍,明面上是去采药,满足他的期望,让他放松警惕;暗地里,这支队伍却肩负着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主动出击,深入敌后,侦察谢阎主力部队的虚实!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派出去的队伍,必须是黑山寨最精锐、最机警、最擅长追踪和伪装的顶尖好手。他们不仅要能避开吴神医可能设下的眼线和陷阱,更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谢阎的老巢,查清他们的兵力部署、装备情况,尤其是要搞清楚谢阎身边那两个“奇人”的真实底细和手段。

经过一夜的紧急磋商和严格筛选,一支十人的精锐小队悄然组建完毕。

带队的是岩叔。他年近五旬,是寨中经验最丰富的老猎人,年轻时曾独自一人在外闯荡数年,对山林地理、追踪伪装、乃至一些江湖门道的规矩都了如指掌。他为人沉稳,心思缜密,是这支小队当之无愧的主心骨。

副手是阿果。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沉默寡言,却有着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和超乎常人的耐力。他自幼在山林中长大,追踪猎物是他的天赋,无论是脚印、气味,还是草木被触碰过的最细微的痕迹,都逃不过他的感知。他也是寨中最好的伪装大师,能像一块石头、一截枯木般融入任何环境。

其余八人,也都是从猎人中挑选出的佼佼者,个个身手矫健,箭术精准,且胆大心细。他们明面上的任务,就是按照吴神医提供的、那条几乎注定有问题的路线,去寻找那虚无缥缈的“引灵草”。

临行前夜,月色如水,洒在神木之下。阿木不顾云兰的劝阻,在桑伯的搀扶下,亲自来到了秘密的集合点,为这支敢死队送行。

“岩叔,阿果,还有各位兄弟。”阿木看着眼前一张张坚毅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送出去的,是寨子最宝贵的财富,是十个鲜活的生命,十个家庭的顶梁柱。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此次行动,凶险异常,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狩猎。寻药是假,探听虚实是真。谢阎的主力已经兵临城下,吴神医在此,他们必然不会太远。我要你们,尽可能查明他们的规模、装备,尤其是……谢阎身边是否真有懂得邪术之人,以及他们的手段究竟如何。那个黑袍人,那个撒药的老头,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凝重,一字一句地说道:“但是,我要你们记住,情报固然重要,但你们的安危,比任何情报都重要!一旦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撤回,不可恋战!黑山寨不能没有你们,你们的家人,还在等着你们回家!”

岩叔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阿木的肩膀,粗糙的大手传递着力量与承诺:“阿木,你放心。我这把老骨头,在山里摸爬滚打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知道轻重。定会把兄弟们全须全尾地带回来,把该看的都看清楚,把该听的都听回来!”

阿果也单膝跪地,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阿木哥,你养好身子。我阿果的眼睛,就是寨子的眼睛;我的耳朵,就是寨子的耳朵。不把谢阎老窝的底细摸个一清二楚,我绝不回来见你!”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这支小队便在寨民们“祈求出征顺利、采得灵药”的目送下,离开了黑山寨。他们故意走得大张旗鼓,扛着工具,背着行囊,仿佛真的将拯救阿木、拯救寨子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那株传说中的“引灵草”上。

吴神医通过阿贵得知队伍出发后,山神庙那边果然安静了下来,像是在耐心地等待着猎物一步步踏入他精心布置的陷阱。

时间在一种焦灼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寨子里的气氛,在表面的平静下,愈发紧张。水源地的守卫增加了一倍,由石锤亲自带领工匠日夜轮班。所有水缸都被盖得严严实实,每日取水都需经过老祭司的简单净化和严格检查。阿树和老祭司对“生泉”引导的试验仍在继续,他们将试验点从一处增加到了三处,希望能通过多点尝试,找到更有效的共鸣方式。偶尔,他们能观察到试验点的泉水似乎变得格外清甜,周围的草木也显得更加翠绿,但这距离形成一道能够抵御大规模邪术攻击的“滋养屏障”,还差得十万八千里。

阿木在山洞中,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对星纹的研究和对战局的推演中。他无法动用叶符,但那次濒死体验似乎打通了他与自然之间的另一种联系。他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他能通过空气流动的细微变化,判断远方是否有大队人马在移动;他能通过泥土的湿度和草木的摇曳,感知天气的变化;他甚至能从风中捕捉到一丝丝极其微弱、却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那是邪术正在酝酿的征兆。

七天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就在所有人都快要被等待的煎熬压垮时,岩叔的小队,终于回来了。

去时十人,意气风发;回来八人,满身泥泞,带伤累累。两名队员在侦察途中遭遇了谢阎的巡逻队,为了掩护同伴安全撤离,他们主动引开敌人,最终力战不支,壮烈牺牲。活着回来的人,个个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悲愤,但他们的眼神中,却燃烧着灼热的光芒,那是经历了生死考验、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后,才有的光芒。

他们被直接带到了阿木的山洞。洞内,火光摇曳,将每个人的脸都映照得忽明忽暗。

岩叔顾不上处理肩上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声音沙哑却急促地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谢阎的主力……已经到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山洞内炸响。

“就在黑山镇外三十里的落雁谷扎营!”岩叔继续道,他拿起一根木炭,在洞壁的石头上迅速画出一个简略的地图,“人数不下三百!其中至少有五十人是装备精良、透着血腥气的悍卒,我一眼就看出,那不是普通的山匪,而是从边军退下来的杀才!手里拿的,都是开了刃的制式长刀和硬弓,身上还穿着半旧的皮甲,杀气极重!”

阿果接着补充,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还有几十个工匠模样的人,他们不像是矿工,带着各种奇形怪状的器械,有巨大的铁架,有长长的钻杆,还有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用铜线和水晶球组成的东西。他们围着一处山壁,日夜不停地敲敲打打,不像是在采矿,倒像是在……在布置什么阵法!”

最让人心惊的,是岩叔接下来的汇报:“我们摸到了他们营地附近,亲眼看到吴神医大摇大摆地进了营地中央一个最大的帐篷!帐篷外面,站着两个人,那股子邪气,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

“一个穿着一身黑袍,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脸。但奇怪的是,他周围好像有一股无形的气旋,天上下着大雨,雨点落到他头顶三尺远,就被那股风吹开了,一滴都沾不到他身上!他站在那里,就像一个移动的‘无雨区’!”

“另一个是个干瘦的老头,背着一个大药箱,腰里挂满了瓶瓶罐罐。我们亲眼看到,他在营地边上的一小片草地上,随手撒了点灰白色的药粉,那片草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瞬间就枯黄了!连泥土都变成了黑色!”

情报一桩桩,一件件,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但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岩叔最后偷听到的一段对话。

“我们还偷听到两个巡逻兵在换岗时闲聊,”岩叔的声音压到了最低,却带着一丝寒意,“其中一个说:‘谢爷请来的两位‘先生’,真是神了。他们说已经找到了克制这黑山寨‘地煞’的法子,只等时机一到,就能破了这该死的‘风水局’,让山灵再也护不住这帮泥腿子!’另一个就问:‘什么时机?’那巡逻兵说:‘急什么?先生说了,要等月晦之夜,阴气最盛之时,才是破局的最佳时机!’”

月晦之夜!

情报,证实了最坏的猜测。谢阎不仅带来了强大的武力,更带来了专门针对地脉的“专业人士”!那个黑袍人,擅长某种干扰或压制地脉的邪术;那个干瘦老头,则是用毒和污秽的高手。他们所谓的“破风水局”,目标直指寨子的生存根基——地脉本身!

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牺牲两位兄弟的悲痛与即将到来的、足以毁灭一切的巨大威胁交织在一起,让山洞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时机……”阿木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敏锐地抓住了最关键的信息,“他们说的时机,就是月晦之夜?”

岩叔点了点头,脸上满是凝重:“没错,他们提到了‘月晦’之夜。”

月晦之夜,即是农历月末,天上无月,大地陷入最深沉的黑暗。在古老的传说中,那是阴气最盛,百鬼夜行,各种邪法异术最容易施展,也最容易成功的时刻。

阿木默默计算了一下,心中猛地一沉。距离下一个月的月晦之夜,还有不到十天。

十天!只剩下最后十天的准备时间!

第三节:十日围城

最后的备战阶段,黑山寨如同被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倒计时。

牺牲的两名猎人,被悄悄地安葬在了神木之下。没有隆重的葬礼,只有最亲近的家人和岩叔小队的队员们在深夜里无声的哀悼。他们的家人得到了寨子最妥善的照顾和最高的敬意,他们的牺牲,化作了燃烧在每一个寨民心中的复仇火焰和守护家园的钢铁意志。

根据岩叔带回来的、用鲜血换来的情报,整个防御计划进行了颠覆性的调整。岩叔凭借他丰富的经验,对谢阎的进攻策略做出了精准的预判。

“谢阎有三百人,其中五十精兵,几十工匠,剩下的大多是驱使的苦力或普通匪徒。”岩叔在作战会议上,指着地图分析道,“他正面强攻,必然会用精兵和匪徒作为先锋,冲击我们的寨墙,吸引我们的主力。而真正的杀招,来自于那两个‘先生’。那个干瘦老头,他的毒药无孔不入,目标极有可能是我们的水源地。只要水源一被污染,不用打,我们自己就乱了。而那个黑袍人,他的邪术能压制地脉,很可能会在我们与谢阎主力缠斗之时,施展某种大范围的禁制,让我们失去地形的庇护,甚至让我们的陷阱失效。”

因此,防御的重心,被前所未有地倾斜到了水源地。

石锤带领着所有的工匠,日夜不休,在水源地周围紧急构筑起一道两米多高的石墙。石墙并非密不透风,而是留有射击孔,方便猎人从内向外射击。墙外,则被阿果带领的猎人们布置了三重陷阱:第一重是绊索和捕兽夹,第二重是削尖的竹签坑,第三重则是连接着蜂巢的机关。一旦有人强行闯入,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阿树则将他从“生泉”试验中领悟到的、那些代表“滋养”与“净化”的符号,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刻在泉眼周围的每一块石头上。他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用,但这至少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一种与大地沟通的尝试。老祭司则更忙了,他几乎不眠不休,围着水源地举行着一场接一场的净化仪式。他燃烧着特定的香草,洒下圣洁的泉水,用苍老而悲怆的声音吟诵着古老的祷文,祈求着地灵的庇佑。那声音,日夜不息,回荡在黑山寨的上空,成了所有人心底最坚实的依靠。

寨墙的防御也进行了加固。更多的滚木礌石被堆放在垛口旁,几大缸用松脂和兽油熬制的火油,被放置在关键位置。岩叔将所有的猎人分成数支小队,分别负责寨墙的不同段落,以及机动支援的任务。他们进行了反复的演练,确保在任何一个点受到攻击时,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增援。

桑伯则承担起了后勤和民众疏散的重任。他组织妇孺老弱,将粮食和饮用水集中管理,并规划了多条万一寨墙被攻破后的撤退路线和隐蔽的藏身之处。那些山洞,那些密林,每一条路,每一个藏身点,都被反复确认,确保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最大限度地保全寨子的血脉。

阿木,则成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大脑。他虽然无法亲临一线,但山洞就是他的指挥部。云兰、阿树、桑伯、岩叔……所有人都是他的眼睛和耳朵。通过他们不断传来的信息,阿木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在脑海中推演着谢阎可能采取的每一种进攻方式,并提前布下应对的棋子。

他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战,将是黑山寨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敌人的强大,不仅在于数量,更在于他们针对性的、诡异狠毒的手段。硬拼,胜算渺茫。唯一的希望,在于能否利用对地形的绝对熟悉、预设的陷阱、以及……对地脉力量那最后一丝、也是最渺茫的理解和运用。

他秘密交代石锤,在几个关键的隘口,特别是岩叔侦察到的、可能被敌人用作偷袭路径的地方,埋设了最后的手段——“火雷”。这是真正的双刃剑。这些“火雷”并非普通的炸药,而是石锤利用阿木之前留下的理论,将一些极不稳定的、蕴含着地热能量的矿石碎片封装起来制成的。一旦引爆,固然能造成巨大的杀伤,但也极有可能引发小范围的地脉失控,造成山体滑坡或地面开裂,伤及自身。这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用的最后底牌,是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绝。

他还让云兰准备了大量的解毒草药和提神的醒脑草,分发给每一位猎人。那些草药被研磨成粉,装在小布袋里,挂在胸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毒雾或邪术影响。

时间,在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感中飞速流逝。寨子里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打铁声、搬运声、演练的号令声低沉而持续,交织成一曲悲壮的战前交响。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战,不是为了掠夺,不是为了权势,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守护脚下这片世代居住的土地,为了守护神木之下,那一个个温暖的家。

月晦之夜的前一天,天气骤然变得异常。

天空阴沉得像一块巨大的铅板,沉沉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闷热无风,空气粘稠得如同胶水,每一次呼吸都感到费力。山林中的鸟兽都噤若寒蝉,连平日里最爱鸣叫的夏虫,也全都沉默了。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令人心悸的死寂,笼罩了整个黑山寨。

阿木在山洞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到极致的不安。这种不安并非来自胸前的叶符(叶符依旧沉寂,仿佛与这个世界失去了联系),而是来自他变得更加敏锐的自然感知。空气中有一种粘稠的、令人作呕的腥甜气息,正随着风,隐隐约约地从山下飘来。那气息,比他之前感受到的任何一次都要浓烈,都要邪恶。那是某种极其强大的邪术,正在大规模、高浓度地酝酿的征兆!

傍晚,桑伯带着一脸凝重,快步走进山洞,带来了最后一个消息:“派往山神庙监视的人回报,吴神医已于今日午后,悄悄离开了山神庙,去向不明!同时,落雁谷方向的烟尘比往日大了数倍,谢阎的队伍,很可能已经开始向黑山寨移动了!”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阿木挣扎着站起身,在云兰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山洞。他站在洞口,望向黑山寨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像一头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准备迎接致命一击的孤狼。寨墙之上,猎人们手持弓箭,沉默地屹立着,如同一尊尊雕像。

他深吸一口那带着不祥气息的空气,胸口的剧痛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但他却挺直了腰杆。他对身边的云兰、阿树、桑伯等人,用尽全身力气,轻声说道:

“走吧,我们回去。最后一战,我们和寨子,共存亡。”

夜色,如同墨汁般彻底晕染开来,吞噬了最后一丝天光。黑山寨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石头,每一个人的神经,都绷紧到了极限,等待着黎明前最黑暗那一刻的降临。风,已经起于青萍之末,一场席卷一切的狂风暴雨,即将倾盆而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