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岭南花林诡事录 > 第5章 暗流与共鸣

岭南花林诡事录 第5章 暗流与共鸣

作者:惨不忍睹的北山百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7:32:21

第一节:矿脉上的阴影

章程签订后的黑山寨,仿佛一位大病初愈的病人,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体内沉疴未去,气血两亏,需要漫长而小心翼翼的调养。官府的监矿队,这支由黑山县衙派出的、身着皂衣、挎着腰刀的队伍,如同一群不请自来的郎中,带着审视和挑剔的目光,驻扎在了黑山镇。他们与寨子派出的三名“协理”——经验丰富的岩叔、心思缜密的桑伯,以及一位年轻但稳重的猎户阿强——维持着一种脆弱的、例行公事般的接触。

每日的交接,都像是一场无声的角力。监矿队的头目,一个名叫钱三的矮胖汉子,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杂着轻蔑与贪婪的笑意。他会慢条斯理地核对账目,用指甲在算盘上拨弄出刺耳的声响,然后抬起眼皮,用一种施舍般的口吻对岩叔说:“岩老哥,今日的产出,还是老样子。这矿脉贫瘠,你们寨子这‘协理’的差事,也是辛苦钱,拿去吧。”

他所谓的“老样子”,便是那被层层克扣和“折算”后,已大打折扣的收益。章程上白纸黑字写明的“两成”,到了实际分发时,经过“运输损耗”、“提炼成本”、“上缴税赋”等等名目的盘剥,最终落到寨子手里的,连一成都不到。而且,这些收益大多不是现银,而是以盐、铁器、布匹等实物形式支付。这些官府统一采买的劣质货,其价值又被刻意压低。一包掺了沙子的盐,能抵得上三斤上好的井盐;一把钝得连木头都难砍断的铁刀,却被算作了一把精钢好刀的价钱。

岩叔和桑伯每次据理力争,钱三总能从怀里掏出一本卷了边的《矿务律例》或是某位大人签发的手令,用官腔官调搪塞过去。“岩老哥,桑先生,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矿产出路,需依官道;物资折算,需依市价’。我们这都是按规矩办事!能给你们这些,已是抚台大人和刘师爷天大的恩典了!莫要不知足!”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仿佛他手中的那本册子,就是天道纶音。

更令人不安的是,寨民们逐渐发现,那些被允许进入矿区和周边活动的官府人员,并不仅仅在挖矿。他们中似乎混着一些行为古怪的人。这些人不像普通矿工或监工,他们穿着干净的布衫,神情严肃,手里拿着与胡工匠的罗盘、皮尺截然不同的、更加精巧甚至诡异的仪器。有的仪器是一个黄铜打造的、刻满细密刻度的圆球,有的则是一根能随着地下某种力量而微微颤动的指针。他们常常避开人群,在不属于开采区的山林间偷偷摸摸地测量、记录着什么,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对着地图指指点点。

寨子的巡山队队长,一位名叫石头的壮汉,将这些情况报告给了阿木。他语气凝重地说:“阿木,我带人远远跟着他们看过。他们去的方向,都是黑风涧的边缘,有些地方,连我们老猎户都很少去。他们不像是在找矿,倒像是在……在给大山把脉。”

“把脉?”阿木心中一凛。

“是啊,”石头点点头,脸上满是困惑,“他们会在地上插上一些小旗子,用那些怪东西对着旗子看半天,然后在本子上画些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有一次,我甚至看到他们半夜里,提着灯笼,试图靠近黑风涧的入口。我们立刻鸣锣示警,他们才像受惊的兔子一样跑了。”

阿木听完,心再次被提到了嗓子眼。他意识到,官府,或者说官府中的某些势力,并未真正放弃对“核心区”和“地灵”秘密的探究。表面的遵守规则之下,隐藏的是更深的好奇与贪婪。他们或许在等待一个时机,或许在寻找章程的漏洞,或许在酝酿一个更加周密、更加危险的新计划。那份章程,在他们眼中,或许只是一张暂时的、可以随时被撕毁的停战协议。

与此同时,寨子内部的生计转型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阿木倡导的“多条腿走路”的策略,在现实的泥沼中步履维艰。

药材和山货的外销,虽然通过桑伯的努力,在黑山镇和邻县打开了一条小路,但销量极不稳定。镇上的商人联合起来压价,今天说市场饱和,明天说货品成色不好,总能找到理由将价格压到最低。寨民们辛辛苦苦进山采来的珍稀草药,换回的钱,往往只够买回几斗粗粮。

手工制品的境遇更是尴尬。寨子里的妇女们心灵手巧,编织的藤器、雕刻的木偶都很有特色,但缺乏统一的品牌和设计,在琳琅满目的集市上显得毫不起眼,难以与外面那些规模化生产的精美商品竞争。一堆堆积压的手工艺品,堆在仓库里,像无声的叹息,嘲笑着当初的雄心壮志。

开辟梯田的尝试,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黑山地势陡峭,土层浅薄,且多为砂石,并不适合大规模耕种。寨民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好不容易在几处缓坡上开垦出几块巴掌大的梯田,播下种子,却因为气候多变、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只收获了稀稀拉拉、干瘪瘦弱的禾穗,连种子钱都没能收回。

希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像一盆盆冷水,浇熄了许多人心中刚刚燃起的火焰。质疑和怨言,如同雨后的蘑菇,在寨子的角落里悄然滋生。

“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多要些矿石分成!守着宝山受穷,这算什么道理?”一个在开垦梯田时扭伤了腰的老汉,坐在自家门口,对着路过的邻居发着牢骚。

“就是,阿木这孩子心是好,可这路子太野了。咱们祖祖辈辈靠山吃山,挖矿虽然危险,但来钱快啊!现在倒好,天天跟这些草药、木头打交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另一个汉子附和道。

“阿木说的那些‘新路子’,听起来好听,做起来难啊!我看,还是得靠矿脉,得跟官府硬气点!”年轻气盛的猎户们也开始动摇。

这些声音虽然还不大,却像细小的虫子,啃噬着刚刚凝聚起来的共识。阿木走在寨子里,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投向他的、混杂着失望、怀疑和期待的目光。这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沉重得几乎让他喘不过气。

老祭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地劝说,用古老的智慧和祖辈的训诫安抚人心。“山神有灵,地脉相连,急功近利,必遭反噬。阿木是为我们寨子的长远在谋划,大家要信他,也要信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巴叔也召集了寨中的青壮年,用自己的威望和亲身经历,讲述着官府的狡诈和“石灵”的可怕,告诫大家不要因一时之困而重蹈覆辙。

然而,焦虑的情绪如同无形的瘴气,依旧在寨中蔓延。

阿木将自己关在屋里,整整三天。他面前摊开一张巨大的、用兽皮绘制的黑山寨及周边地图。地图上,矿脉、山林、溪流、道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时而停在矿脉的边缘,那里是官府的贪婪;时而停在黑风涧的方向,那里是“石灵”的威严;时而又停在那些标注着“药材”、“山货”、“梯田”的区域,那里是寨子的困境。

他感到自己正走在一根悬于深渊之上的钢丝上。左边是官府的陷阱,右边是自然的怒火,脚下是寨民的生计。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能让所有人安全走过这片险境的方法。

三天后,阿木推开门,眼神虽然疲惫,却比以往更加坚定。他找到了桑伯和岩叔,沉声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既要争取应得的,也要自己开辟新路。桑伯,你继续去和官府周旋,据理力争,哪怕只能多争回一升米、一尺布,也是我们的胜利。岩叔,你组织人手,把寨子里所有能人巧匠都召集起来,我们得重新想想,我们黑山寨,除了矿,到底还有什么,是别人拿不走、也学不来的。”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地图上那片最幽深、最神秘的区域——黑风涧。他知道,答案,或许就藏在与“石灵”共存的、蕴藏着无限可能却又危险重重的自然宝库之中。

第二节:自然的馈赠与警示

转机,往往出现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以最不起眼的方式降临。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寨子里一个名叫小蝶的七岁女孩,跟着母亲去黑风涧外围采药。小蝶生性活泼,对山林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趁母亲不注意,独自跑到一处被藤蔓半掩着的岩壁下玩耍。那岩壁很奇特,摸上去微微发烫,岩壁的缝隙里,还丝丝缕缕地冒着白色的热气。

就在这时,小蝶的眼睛被岩壁上的一抹奇异的蓝色吸引了。那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如同夜空中最璀璨星辰般的蓝色。它不是花朵,也不是矿石,而是一层薄薄的、毛茸茸的苔藓。这些苔藓紧紧地贴在温热的岩石上,在透过林叶的斑驳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泽。

小蝶觉得好看极了,便小心翼翼地用小木片刮下了一小片,用树叶包好,揣进了怀里。

晚上,小蝶在昏暗的油灯下玩耍,无意中翻出了那片苔藓。当她将苔藓拿到眼前时,奇迹发生了。那片小小的苔藓,在黑暗中竟然散发出柔和而持久的蓝色光芒,将她的手心映照得如梦似幻!

“娘!娘!快看!宝贝!会发光的宝贝!”小蝶的惊呼声,惊动了全家人。

消息很快传到了阿木的耳中。当他看到那片在黑暗中静静发光的蓝色苔藓时,心脏猛地一跳!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这绝不是寻常之物。他立刻想起了古籍中的一些零星记载,关于那些生于灵脉之上、吸收天地精华而生的奇珍异宝。

他立刻用木盒小心翼翼地收好苔藓,第二天一早,便通过桑伯的引荐,找到了黑山镇那位曾收购过他们药材、相对厚道的老药商——陈记药铺的陈掌柜。

陈掌柜年过六旬,须发皆白,但一双眼睛却精明有神。他一生与药材打交道,见多识广。当阿木将那片发光的苔藓呈到他面前时,他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夜空中点亮了两颗星辰!

“这……这是……‘星辉藓’?!”陈掌柜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他戴上老花镜,凑近了仔细端详,又用指尖捻了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最后甚至用舌尖极快地触碰了一下,闭目品味。

许久,他才睁开眼,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看向阿木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狂喜:“年轻人,你……你这是挖到宝了!这确实是古籍中记载的‘星辉藓’!此物只生于地热灵脉交汇处的特定岩石上,千年难得一见!它不仅是炼制‘凝神丹’、‘夜明丸’等高级丹药不可或缺的辅料,更是那些王公贵族、富商巨贾们最爱的奢侈装饰品!将它镶嵌在首饰、屏风上,夜间无需灯火,便有星河璀璨之景!其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阿木心中狂喜,但他强压住激动,谨慎地问道:“陈掌柜,此物价值几何?我们寨子……能找到一些。”

陈掌柜脸上的狂喜瞬间收敛,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他压低声音说:“价值极高,但风险也极大!年轻人,你听我说,这‘星辉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苛刻到了极点!它依赖的是地脉深处那股精纯而微弱的地热能量流,一旦离开原生地,哪怕只是挪动一寸,便会迅速失去活性,光芒熄灭,化为凡物。而且,它的生长周期极其漫长,采摘时必须万分小心,不能伤及其根茎,更不能破坏其生长的岩壁,否则,这一片区域的‘星辉藓’就会彻底绝迹,再也无法重生!”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郑重:“我劝你,若真发现了此物,切勿贪多!必须采用最古老、最温和的方式采摘,为它留下根基,让它能继续生长。否则,杀鸡取卵,不仅断了财路,更可能……会触怒山中的某些‘东西’。我们做药材生意的,最信‘因果’二字。”

陈掌柜的最后一句话,让阿木心头一震。他明白了,“星辉藓”是自然的馈赠,但这份馈赠附带着严苛的条件。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让寨子彻底摆脱困境;用得不好,则可能引来比官府贪婪更可怕的灾难。

他谢过陈掌柜,带着满心的复杂思绪回到了寨子。他没有立刻宣布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而是再次来到了那棵巨大的神木之下。

这一次,他不仅带了一小包“星辉藓”,更带上了自己的全部心神。他盘膝而坐,将苔藓放在面前的石台上,闭上眼睛,将意识沉入胸前的叶符之中。

他通过意念,将发现苔藓的经过、陈掌柜的话、以及“星辉藓”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地底深处的意志。他没有隐瞒自己的渴望,因为他知道,欺骗对“石灵”毫无意义。同时,他更将自己对于可持续采摘、保护生长环境的想法,清晰地传递出去。他甚至“询问”,这种苔藓的存在,是否与地脉能量有关?怎样的采摘方式,才是被允许的?寨子需要这笔财富,但更渴望与这片土地长久地共存。

这一次,地底的回应,不再是模糊的情绪波动,也不是简单的支持或反对。

当阿木的意念触及到那片深邃的意识时,一股庞大、复杂、如同本能知识般的信息流,猛地涌入他的脑海!

“嗡——”

阿木的眼前仿佛炸开了一片星河。无数光点闪烁、连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精准的画卷。

他“看”到了“星辉藓”完整的生长习性:它并非单纯依赖地热,而是需要地热、水汽、岩石中的特殊矿物以及一种极其微弱、但持续不断的“地脉共鸣”四者结合,才能诞生。他“看”到了它那肉眼不可见的、深入岩壁数尺的根茎网络,这些根茎如同细密的血管,连接着更深层的能量节点。

信息流中,清晰地标注出了最佳采摘的季节——秋分前后的三个夜晚,因为那时地脉能量最为平和;最佳采摘的时辰——子时到丑时,因为那时月华最盛,能稳定苔藓的活性。

最让阿木震撼的,是一种奇特的采摘方法。信息流中,一段古老而奇异的音律,如同烙印般刻在了他的灵魂深处。那音律没有具体的歌词,只有一组组特定的、仿佛能与岩石和苔藓共鸣的颤音。信息流告诉他,在采摘前,必须用这种音律靠近吟唱,声音要轻,要柔,要像情人间的低语。这音律能安抚“星辉藓”的能量,使其进入一种短暂的“休眠”状态,从而可以极其完整、轻松地采摘下来,而不会对其根茎和生长岩壁造成任何伤害。

这仅仅是开始。信息流中,还夹杂着对其他几种寨子附近特有物产的类似“指引”:

一种是只生长在黑山最高处、常年被狂风呼啸的悬崖峭壁上的“云巅花”。此花花瓣如雪,花蕊呈金色,盛开时能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闻之可提神醒脑,驱散百病。但此花极难采摘,且香气易散。信息流中,不仅指明了它的具体位置,还传授了一种用清晨的露水混合特定树胶,在采摘瞬间封存其香气的古老方法。

另一种是埋藏在黑风涧下游一处冰冷河谷淤泥下的“沉水木”。此木通体乌黑,密度极大,入水即沉。它本身并无奇特之处,但信息流中强调,此木具有一种天然的、强大的净化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杂质和毒素。它指明了辨认“沉水木”的方法——树皮上会有天然的、如同水波纹般的印记,以及取用的禁忌——只能取被河水冲刷出来的、已经死亡的枯木,绝不能砍伐活树,否则会破坏河谷的生态平衡。

“石灵”仿佛一位沉默寡言却学识渊博的守护者,终于向它认可的“倾听者”,打开了自然宝库的一部分秘密。它展示的,是取之不尽的财富,但同时也严苛地规定了使用这些宝藏必须遵循的、与自然节律和能量平衡相契合的“法则”。

阿木从那股信息流中退出时,已是满头大汗,但双眼却亮得惊人。他明白了!“石灵”并非要阻止人类利用自然,它反对的,是那种粗暴的、掠夺式的、只顾眼前利益的利用!它愿意分享它的馈赠,但前提是,人类必须放下傲慢,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遵循它所守护的、这片土地运行的法则!

他激动地冲回自己的屋子,用炭笔在兽皮上,飞快地记录下那些涌入脑海的知识。他用只有自己能完全理解的符号,将音律的频率、采摘的步骤、物产的特性,一一描绘下来。

随后,他立刻召集了老祭司、巴叔、岩叔以及寨中所有经验丰富的老人和手脚最灵巧的年轻人。

在议事大厅里,阿木将他的发现和“石灵”的指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家。当他讲到“星辉藓”的价值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当他讲到那苛刻的采摘法则和古老的音律时,许多人脸上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神色。

“阿木,那……那音律,真的有用吗?”一个年轻的猎户忍不住问道。

“我也不知道,”阿木坦诚地回答,“但‘石灵’不会欺骗我们。它给了我们馈赠,也给了我们规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相信,去尝试。这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证明,我们黑山寨的人,能找到一条与山共存的路!”

经过一番慎重而热烈的讨论,寨子最终决定,相信阿木,相信“石灵”。他们成立了一个由老祭司亲自带领的“采藓队”,成员包括岩叔、石头等几位最沉稳的老人,以及小蝶的父亲——那位手最巧的猎户,还有阿木自己。

他们按照“石灵”的指引,耐心地等待,直到秋分前夜。

那一晚,月色如水,星河璀璨。阿木带领着“采藓队”,借着微弱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那片散发着微弱热气的岩壁前。岩壁上,大片的“星辉藓”在夜色中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如同一片坠入凡间的星海。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阿木深吸一口气,按照记忆中的音律,轻轻地、柔缓地哼唱起来。那声音很低,很轻,仿佛一阵拂过山林的微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和古老的韵味。

奇迹发生了。

随着阿木的吟唱,岩壁上那些闪烁的“星辉藓”,光芒开始缓缓地、有节奏地明暗变化,仿佛在随着音律呼吸。渐渐地,它们的光芒越来越暗,最终,整片岩壁的“星辉藓”都陷入了一种沉寂的、仿佛睡着了一般的状态。

“就是现在!”阿木低喝一声。

小蝶的父亲,那位猎户,拿着用沉水木削成的、极其光滑的小铲,小心翼翼地靠近岩壁。他的手稳如磐石,轻轻地从苔藓的边缘,将一片完整的“星辉藓”铲了下来。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一片,两片,三片……他们只采摘了岩壁上大约三分之一的苔藓,便停下了手。按照“石灵”的指引,必须留下足够的母体,才能保证其再生。

当他们带着收获回到寨子,将那些“星辉藓”放入黑暗的房间时,它们很快便重新焕发出了柔和而持久的蓝色光芒。

整个寨子都沸腾了!

通过陈掌柜的渠道,这批品质极佳的“星辉藓”被秘密运往了省城。几天后,桑伯带回了换来的收益——整整三大箱沉甸甸的银锭,以及上好的盐、布匹、铁器和粮食!这笔钱,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山货收益的总和!而且,因为阿木他们独特的采摘方式能保证货源的稳定和品质,陈掌柜甚至愿意提前支付一大笔定金,并信誓旦旦地为他们保密来源。

寨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带来的巨大回报!那些曾经的质疑和怨言,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阿木的由衷敬佩和对“山林法则”的深深敬畏。他们开始明白,阿木所说的“新路”,不是一条轻松的路,但却是一条有尊严、有未来、能与这片土地共生共荣的路。

寨子里,久违的欢声笑语再次响起。人们用这笔钱,修缮了房屋,添置了农具,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的光芒。阿木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然而,就在寨子为找到新出路而欢欣鼓舞,以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从矿场传来。

第三节:井下的异动与抉择

官府为了提高产量,从外地招募了一批新的矿工。这些人大多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民,或是些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他们不像本地寨民那样对大山心存敬畏,眼中只有对财富的**渴望。

在这批新矿工中,有三个家伙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叫王彪,满脸横肉,孔武有力;一个叫李三,瘦得像根竹竿,但眼神狡黠;还有一个叫赵四,沉默寡言,却总是跟在王彪身后。他们三人臭味相投,很快就成了矿坑里的一股不安定势力。

他们对胡工匠严格规定的“人力挖掘、循序渐进”的方式极为不满,认为效率太低,简直是浪费力气。他们常常在私下里抱怨:“这哪是挖矿,这是给山挠痒痒!照这样下去,猴年马月才能发财?”

他们的抱怨,被监矿队里的一个心术不正的小官吏听了去。这个小官吏对钱三的专权早有不满,也想自己捞一笔,便暗中怂恿他们:“想发财?就得敢想敢干!这矿脉深处,肯定有富矿,就看你们有没有本事弄出来。”

在金钱和野心的双重诱惑下,王彪三人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矿坑的结构,寻找那些他们认为“可能藏有富矿”的岩壁。终于,他们盯上了一处位于边缘区域、但岩质异常坚硬、颜色也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地方。

“就这里!这颜色,这硬度,下面肯定是好东西!”王彪一拳砸在岩壁上,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可是,胡工头说了,这里结构不稳,只能用小锤慢慢敲。”李四有些犹豫。

“放屁!他就是怕我们抢了他的风头!”王彪啐了一口,“我有个法子。我以前在别的矿上干过,弄来了一点‘好东西’。”

说着,他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陶罐。罐口用蜡封着,隐约能闻到一股刺鼻的硫磺味。

李三和赵四的眼睛都直了——火药!这是官府严令禁止带入矿坑的违禁品!

“你……你哪来的?”李三声音都变了。

“别管哪来的!”王彪压低声音,恶狠狠地说,“今晚,等他们都睡了,咱们干一票大的!炸开它,下面的宝贝就都是我们的!我们连夜挖出来,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出去,远走高飞!”

那个夜晚,月黑风高。矿坑里,只剩下值夜的守卫,也早已在监工的默许下,躲在工棚里打盹。王彪三人如同鬼魅一般,潜入了那处他们选定的岩壁前。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在岩壁上凿了一个小洞,然后将那罐私藏的火药小心翼翼地塞了进去,点燃了引线。

“跑!”

三人转身就逃。

“轰隆——”

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如同惊雷般炸响!声音虽然不算震天动地,但那股从地底传来的震动,却让整个矿区都为之一颤!

几乎在爆炸发生的瞬间——

“嗡……”

一声低沉却令人心悸的嗡鸣,并非通过空气,而是直接从地底深处传来!那声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愤怒,穿透了岩石,穿透了大地,直接响彻在每一个生灵的灵魂深处!

整个矿区,乃至远处的寨子,都感到了一阵明显的、令人头晕目眩的震动!桌上的碗碟叮当作响,睡梦中的人们被惊醒,牲畜们发出不安的嘶鸣。

阿木正在屋里研究“云巅花”的采摘方法,胸前的叶符猛地变得滚烫,如同烙铁一般,传来一阵尖锐的、混合着愤怒与警告的刺痛!他脸色一白,猛地站了起来,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黑风涧方向,并没有出现地动山摇的毁灭性景象,但矿坑内部,却发生了诡异而恐怖的变化!

那处被炸开的岩壁后面,并未露出预想中的闪闪发光的富矿,反而涌出了一股股带着浓烈硫磺味的、滚烫的黑水!那黑水如同地狱的血液,带着刺鼻的恶臭和惊人的温度,迅速蔓延开来,瞬间淹没了那一段坑道。

“啊——!”

那几名违规的矿工惨叫着被滚烫的黑水烫伤,连滚带爬地逃了出来,身上皮肤已经起了大片大片的血泡,状若厉鬼。

更令人恐惧的是,坑道深处,传来了一阵密集的、令人牙酸的“咔嚓”声。那声音不是岩石的断裂声,更像是什么巨大的、坚硬的节肢生物,在岩层中快速爬行、摩擦所发出的声音!仿佛有什么沉睡了千年的东西,被这声爆炸彻底惊醒了!

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从地底弥漫开来。那不是物理上的压力,而是一种源自生命本能的、对更高层次存在的恐惧。所有在场的矿工和监工,无论胆子多大,在这一刻都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哭爹喊娘地逃出了矿坑,仿佛身后有恶魔在追赶。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阿木和胡工匠那里。

胡工匠脸色煞白,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好,立刻叫停了所有作业,亲自带着几名胆大的弟子,用湿布捂住口鼻,做了万全防护后,下坑查看。

半个时辰后,胡工匠回来了。他浑身湿透,脸上沾满了黑色的泥水,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和后怕。他声音颤抖地告诉阿木和闻讯赶来的监矿队官员:

“完了……全完了……那帮蠢货!他们炸开的不是矿脉,是‘地脉的疮疤’!爆炸引发了小范围的地层松动,激活了一条原本被死死封住的地下热泉脉!那黑水,就是被污染的地脉之水,带着剧毒和高温!而且……而且他们惊动了‘山腹之物’!”

“山腹之物?”监矿队的官员吓得腿都软了。

“我……我不知道那是什么,”胡工匠摇着头,心有余悸地说,“我只听到那声音,感觉到那股气息……那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东西!它……它好像被吵醒了,很不高兴!我强烈建议,立刻、马上、无限期地停止该区域的所有作业,甚至……甚至应该把矿口封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我们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东西!”

监矿队的官员早已吓得六神无主,连忙派人飞马前往县衙,将这恐怖的情况上报。

阿木站在矿坑口,能清晰地感受到脚下大地传来的、愤怒而不安的震颤。那震颤,与叶符传来的刺痛感同频共振。通过叶符,他更能体会到“石灵”那被触犯后的强烈警告之意——这一次,它依旧克制了力量,没有像上次那样引发山崩地裂的毁灭性景象,但它的意思,表达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严厉:越界之举,死路一条!这仅仅是一次警告,下一次,将是灭顶之灾!

几天后,省城刘师爷传来了新的指令。指令措辞严厉,严惩了王彪等三名违规矿工(他们早已被吓破了胆,供认不讳),并完全同意胡工匠的建议,暂停该区域所有开采活动,等待省里派来的“地舆师”进行进一步评估。

指令的末尾,还特意加上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一切须以安全为要,切勿再惊扰地脉。抚台大人有言,宁肯少挖一斤矿,不可多惹一分祸。”

这一次的事件,像一盆夹杂着冰碴的冷水,彻底浇在了所有试图暗中搞小动作、急于求成的人头上。官府方面,从上到下,都再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无形“底线”的存在和那令人胆寒的威力。钱三再也不敢对岩叔和桑伯摆出那副施舍的嘴脸,监矿队的行为也收敛了许多,那些拿着奇怪仪器在山林里鬼鬼祟祟的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阿木和寨子,则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份章程的脆弱和“石灵”守护的底线之严格。他们与官府的博弈远未结束,甚至因为这次事件,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官府的贪婪被恐惧暂时压制,但恐惧消退之后,贪婪是否会以更隐蔽、更强大的方式卷土重来?

但与此同时,阿木心中那份关于“共生”的信念,却因为这次事件而变得更加坚定。他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一条是王彪他们代表的、掠夺式的、无视法则的道路,最终引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另一条是寨子选择的、遵循自然的、尊重法则的道路,虽然艰难,却能获得丰厚的、可持续的馈赠,并避免灾祸。

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幽深的、蕴藏着无限秘密与力量的黑风涧。他知道,真正的答案,不在官府的文书里,不在商人的银钱里,而在那片土地的意志之中。

开发者与“石灵”的冲突暂时平息,但水面下的暗流,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汹涌。官府在观望,在等待,在重新评估。而阿木知道,他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地理解“石灵”,理解这片土地的法则,才能在这盘日益复杂的棋局中,为家园赢得真正的、长久的安宁。

或许,答案就在那地心深处,在那片沉睡了亿万年的意识之中,等待着他下一次的、更加虔诚的倾听。

【感谢大家送的礼物,感谢催更,现在流量不好,全靠大家的喜欢,让我有动力写下去,呜呜...】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