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歌大殿的门扉刚被推开,三道熟悉的身影便踏阶而入,正是此前随通天返回金鳌岛的云霄、琼霄与碧霄。
三人敛去周身道韵,齐齐躬身行礼,声音齐整:
“弟子三霄,见过大王!”
帝辛从舆图上抬眼,目光扫过三人,见她们虽面带风尘,却气息稳固,只是少了往日几分张扬,多了些沉稳,便缓缓颔首:
“嗯,回来了。”
云霄上前一步,率先禀报道:
“大王,弟子三人已将陛下此前的劝言,尽数告知师尊。师尊回岛后召集截教残余弟子议事,最终决定,即刻封山闭岛,不再参与洪荒量劫纷争,专心护住截教一脉生机。”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至于此前大王提及的‘解散截教’一事,师尊说,截教是他毕生心血,‘有教无类’的初心未改,如今虽遭重创,却也不愿轻易解散,还需再与岛内长老斟酌考虑。”
“算他有脑子。”
帝辛听到“封山闭岛”四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指尖轻轻敲了敲案几,“自废圣位护弟子,又封山避劫存根基,倒没白费孤此前劝他‘弃圣位、保传承’的万般谋划,也没辱没了他截教教主的名头。”
琼霄性子向来直率,此刻忍不住开口:
“陛下,师尊说,此番若不是大王点醒,他怕是还困在圣位的枷锁里,要么随元始一同陨落,要么被天道与鸿钧摆布,最终落得个截教覆灭的下场。师尊还让弟子转告大王,日后若人族有需,只要不违封山之诺,截教愿尽一份力。”
“哦?”帝辛挑了挑眉,倒有些意外,“通天倒还算懂感恩。”他心中清楚,通天这话虽是承诺,却也留了余地——
不违封山之诺,既守住了截教避劫的底线,也给了人族一份潜在的助力,比此前硬扛量劫要清醒得多。
碧霄看着帝辛案上的北地舆图,又想起城外集结的大军,好奇问道:
“大王,弟子归来时,见朝歌城外有大军出征,似是往北地方向去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提及此事,帝辛的语气又冷了几分:
“北伯侯之子崇应彪,趁孤与圣人周旋之际举兵反商,孤已派黄飞虎监军,令崇侯虎亲自前往北地,活捉崇应彪,屠灭所有叛党。”
云霄闻言,眉头微蹙:
“大王手段这般狠厉,是要震慑天下诸侯?”
“正是。”帝辛点头,“如今人族刚借孤之手复苏,天道与鸿钧又对孤虎视眈眈,若是内部诸侯再乱,人族便是腹背受敌。孤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反孤者,便是反人族,唯有死路一条!”
三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同——
她们听闻帝辛讲述截教弟子死于量劫的惨状,深知“内乱”对一脉传承的破坏力,自然懂帝辛“以狠厉稳内部”的心思。
云霄躬身道:
“陛下既有此谋划,弟子三人愿留朝歌,若有需用之处,陛下尽管吩咐。此前弟子三人修的九曲黄河阵,虽在量劫中受损,却也能修复大半,若有叛党或圣人余孽来犯,倒能帮陛下守住朝歌。”
帝辛闻言,心中微动——
三霄的实力本就接近圣人,九曲黄河阵更是能困杀准圣,有她们留在朝歌,既能防备西方二圣或鸿钧暗中出手,也能应对其他突发变故,倒是一桩好事。
“好。”帝辛当即应允,“孤便命你们三人驻守朝歌南门,协助守军巡查,若有异常,即刻来报。”
“弟子遵旨!”三霄齐声领命,正要退下,殿外突然传来内侍的脚步声,一名内侍快步入殿,躬身禀道:
“陛下,兵部递来北地军报,黄飞虎武成王与崇侯虎侯爷,已率军抵达北地边境,距崇应彪驻军的黑风城,只剩一日路程!”
帝辛眼中精光一闪,伸手道:
“呈上来!”
内侍连忙将军报递到帝辛手中,帝辛快速浏览一遍,见军报中提及“崇应彪已紧闭城门,召集叛党固守,似有顽抗之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倒是有几分骨气,可惜,用错了地方。”
他抬头看向三霄,又看向阶下的比干,沉声道:
“三霄,你等坚守朝歌;比干,你负责统筹朝歌粮草,确保北征大军补给不断。孤倒要看看,崇应彪这小崽子,能在黑风城里,撑到几时!”
“臣(弟子)遵旨!”比干与三霄齐声应道,各自退下,殿内只剩帝辛一人,再次将目光落在北地舆图上,指尖轻轻点在“黑风城”三个字上,眼中杀机渐浓。
帝辛放下北地军报,目光从舆图上移开,沉声道:“闻仲!”
殿外快步走进一道挺拔身影,闻仲手持打王金鞭,甲胄上的纹路在殿内烛火下泛着冷光,躬身行礼:
“臣在!不知陛下召臣,有何旨意?”
“你即刻动身,前往三山关。”
帝辛语气笃定,没有半分迟疑,“传孤旨意,命三山关总兵孔宣,即刻卸任关内事务,随你一同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