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107章 纪委利剑出鞘惊风雨 临海借势立威定乾坤

第107章:纪委利剑出鞘惊风雨 临海借势立威定乾坤

作者:朱氏春秋

陈临海放下打给赵文豪的电话,指尖在办公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沉稳而富有节奏的声响,一如他此刻的心境——波澜渐起,却目标明确。与赵永刚的会面,必须精心准备,这份关于“永信咨询服务部”的材料,就是最好的敲门砖,也是测试赵永刚立场与魄力的试金石。

他亲自将材料梳理成一份条理清晰、证据链指向明确的报告,重点突出了张志鹏与其远房表弟的亲属关系、频繁异常的资金流水,以及其与“河畔花园”项目时间线上的高度吻合。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华灯初上。

次日一早,陈临海便准时出现在纪委书记赵永刚的办公室。与区委大楼里其他领导办公室的或奢华或气派不同,赵永刚的办公室陈设简朴,甚至有些过时,但收拾得一尘不染,墙上挂着“清正廉洁”的书法横幅,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刚正之气。

“永刚书记,打扰了。”陈临海态度谦逊而坦诚。

赵永刚抬起眼,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但眼神深处似乎比往日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临海区长,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没有多余的寒暄。

陈临海直接切入主题,将准备好的材料双手递上:“永刚书记,这是我近期在关注‘河畔花园’项目时,偶然发现的一些情况。涉及区政府办前主任张志鹏同志的一些经济往来线索,我觉得事情可能不那么简单,出于对同志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特来向您汇报。”

赵永刚接过材料,低头翻阅起来。办公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陈临海耐心等待着,观察着赵永刚的表情。只见他眉头先是微蹙,随即缓缓舒展开,但眼神却越发锐利,如同发现了猎物的鹰隼。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赵永刚看得非常仔细。终于,他抬起头,目光如电般射向陈临海:“临海区长,这份材料……来源可靠吗?”

“银行流水是内部资料截图,经手人关系清晰可查。至于其与‘河畔花园’项目的关联,是结合项目时间节点和资金流向做的合理推断。”陈临海回答得不卑不亢,“我认为,这至少构成了需要纪委介入调查的充分理由。”

赵永刚将材料轻轻放在桌上,身体向后靠了靠,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似乎在权衡利弊。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临海区长,你做得对。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向组织报告,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和担当。”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凝重,“东河区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有些问题,积弊已久,牵一发而动全身。查处**,纪委责无旁贷,但更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需要像你这样敢于坚持原则的同志。”

这话几乎已经是明确的表态了!陈临海心中一定,知道此行目的已然达到。他立刻表态:“永刚书记请放心,打击**,优化东河区的政治生态,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区政府这边,我一定全力配合纪委的工作,需要提供什么信息,或者需要从哪个方面协同,您尽管指示。”

赵永刚微微颔首,脸上难得地露出了一丝几乎看不见的赞许。“好。这份材料我先收下,纪委这边会立刻启动初步核实程序。至于后续……”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陈临海,“或许还需要临海区长你在明面上,继续把‘河畔花园’安全和质量问题的整改工作抓好,造出声势,为我们暗中的调查提供掩护和支点。”

“明白!”陈临海心领神会。这是一招经典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负责在前面敲锣打鼓,吸引刘国栋、王猛等人的注意力,赵永刚则在背后挥动纪律戒尺,直击要害。

从赵永刚办公室出来,陈临海感觉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有了纪委这把利剑,他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

接下来的几天,东河区的官场氛围变得极其微妙。一方面,陈临海主导的“河畔花园”项目安全整改工作组雷厉风行,不仅对宏运建筑公司开出了巨额罚单,责令其限期彻底整改,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动作之大,力度之强,近年罕见。陈临海甚至在一次现场督办会上,当着多家媒体的面,强硬表态:“在东河区,任何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都绝不姑息!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

这番言论通过田娇娇巧妙安排的渠道报道出去,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陈临海“铁面区长”、“实干派”的形象初步树立起来。

而另一方面,纪委的动向则更为隐秘而致命。赵永刚亲自部署,抽调信得过的精干力量,围绕“永信咨询服务部”和张志鹏的社会关系、银行账户等展开了外围调查。调查虽然在极度保密中进行,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纪委人员频繁调取资料、约谈相关经办人的举动,还是像一股暗流,在区委区政府大楼里悄然传播,让某些人开始坐立不安。

第一个感受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张志鹏。他明显感觉到,往日里那些对他巴结奉承的人,眼神开始变得闪烁,打招呼也变得敷衍起来。更让他恐慌的是,他试图找王猛副书记探听口风,却被对方以工作繁忙为由婉拒了见面。一种大难临头的预感,紧紧攫住了他的心。

与此同时,陈临海发现自己办公室的门槛,似乎不再那么冰冷了。

首先是财政局局长周健,破天荒地主动前来汇报工作,虽然谈的还是些常规性的预算执行情况,但态度恭敬了许多,甚至委婉地表示,“如果陈区长对财政工作有什么具体指示,我们一定坚决执行”。

紧接着,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局的局长也陆续登门,就一些本可由副局长汇报的工作,亲自向陈临海做详细说明。言语之间,不乏对陈临海近期工作的敬佩之词。

陈临海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嗅觉灵敏的“官场浮萍”。他们未必是真心投靠,但“河畔花园”事件的强硬处理,加上纪委可能介入的传闻,让他们意识到,这位新来的、背景神秘的年轻常委,并非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而是拥有搅动风云能力的实力派。此刻的表态,更多的是一种观望下的谨慎投资,或者说,是害怕成为下一个被“开刀”对象的自保。

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它意味着陈临海初步打破了被孤立的局面,开始在东河区复杂的权力格局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哪怕还十分微弱的威信。

然而,他也深知,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就在他初步立威之际,来自市发改委的“坏消息”如期而至,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反击,已经从另一个方向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