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82章 云川调研显锋芒巧破困局 初露峥嵘揽英才慧眼如炬

第82章:云川调研显锋芒巧破困局 初露峥嵘揽英才慧眼如炬

作者:朱氏春秋

周一清晨,陈临海跟随宋敬坤副省长的车队,奔赴位于省域南部的工业重镇——云川市。

车窗外的景色由省城的繁华精致,逐渐变为连绵的丘陵和规模庞大的工业园区。云川市以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化工业立市,经济总量常年位居全省前三,但产业结构偏重、环境历史欠账多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此次调研的重点,是考察一家国际化工巨头“科恩集团”计划投资百亿建设的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技术先进,带动性强,对云川乃至全省的产业升级都意义重大。然而,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却在最关键的环评准入和土地指标上卡了壳,陷入了僵局。

车上,宋敬坤闭目养神,陈临海则抓紧时间翻阅着云川市和科恩集团提供的项目资料,以及省环保厅、自然资源厅给出的初步审核意见。他眉头微蹙,发现问题的核心并非技术层面,而在于地方政府、投资方和省级监管部门之间的信任缺失和沟通壁垒。云川市求“资”若渴,倾向于快速推进;科恩集团坚持其全球统一的环保高标准,但在一些本土化适应上显得僵化;省环保厅则顾虑云川市以往在环保监管上的不力记录,担心项目成为新的污染源。

这是一个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复杂局面,需要高超的协调和破局能力。

抵达云川市,简单的欢迎仪式后,调研队伍直奔项目拟选址地块。这是一片位于城市下风向、靠近河流的丘陵地带,涉及部分农田和林地置换。

在现场,陈临海敏锐地观察到几个细节:云川市陪同的常务副市长在介绍时,刻意淡化了周边居民区与拟建厂区的距离问题;科恩集团的中方代表,一位名叫戴维的美籍华人,言辞间对本地环保监管能力流露出不信任;而随行的省环保厅专家,则不断指出地块地质构造、水源保护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各方立场鲜明,气氛微妙。

下午的座谈会上,这种僵持更加明显。

云川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出席,言辞恳切,强调项目对地方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甚至略带情绪地表示:“不能再让这么好的项目因为一些‘莫须有’的风险评估而流产了!”

科恩集团的戴维则坚持:“我们必须对股东和全球环境标准负责,环评不达到我们的内部标准,一美元都不会投入。”

省环保厅的参会人员则搬出各种法规条文,寸步不让,强调:“科学评估,依法审批是底线,不能因为投资额大就搞特殊。”

会议陷入了僵局,各方争执不下。宋敬坤一直沉默地听着,面色平静,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

陈临海坐在宋敬坤侧后方,大脑飞速运转。他意识到,继续在原有框架内争论,不可能有结果。必须找到一个能打破僵局的创新思路,或者一个能让各方都感到安全、都能下台阶的“抓手”。

就在争论最激烈时,陈临海注意到会议室后排,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年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年轻干部,几次欲言又止。他记得资料上显示,此人是云川市发改委的副主任,名叫凌云峰,是本地有名的“笔杆子”,以思路开阔、敢于直言着称,但因性格耿直,不太受主要领导的喜欢。

陈临海心中一动,趁着会议间隙,他低声对宋敬坤说:“省长,云川市发改委的凌云峰副主任,好像有些想法,是不是可以让他说说?”

宋敬坤抬眼看了看后排那个略显紧张的年轻干部,微微颔首。

陈临海立刻示意会议主持人。

当凌云峰被点名发言时,他显然有些意外,但很快镇定下来。他站起身,先向各位领导鞠躬,然后条理清晰地说道:“各位领导,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换一个思路来解决目前的困境。科恩集团担心的是我们长期的、可靠的监管能力,而环保厅担心的是项目本身和本地监管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能不能探索建立一个‘第三方独立监管 数字化实时监测 环保绩效捆绑’的创新模式?”

他详细阐述道:“引入国际或国内顶尖的第三方环保机构,对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进行全过程独立监理,数据实时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同时,将一部分地方税收或项目收益,与环保绩效直接挂钩,建立生态补偿基金。这样,既满足了投资方对监管公信力的要求,也打消了环保部门对后续监管不力的顾虑,更能倒逼我们本地提升环保治理能力。”

这个思路一出,整个会议室安静了片刻!

这确实是一个跳出原有框架的大胆设想!它没有在“标准高低”上纠缠,而是直指问题的核心——信任机制的构建。

宋敬坤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看向凌云峰,饶有兴致地问:“凌主任,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具体操作上,你觉得难点在哪里?”

得到省长的肯定,凌云峰备受鼓舞,更加流畅地回答道:“省长,难点主要在于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性认可、持续监管的费用分担机制,以及绩效捆绑的法律和财务保障。但这并非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可以组织专班,研究国内外类似案例,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科恩集团的戴维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显然这个方案触及了他们最关心的痛点。

云川市的领导们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意识到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希望。

陈临海看着侃侃而谈的凌云峰,心中赞赏不已。此人不仅有点子,更有将点子落地的具体思考,是真正的人才!他默默将“凌云峰”这个名字,记在了心中的人才清单上,位置仅次于青峰的秦劲松。

座谈会后,宋敬坤虽然没有当场拍板,但明确指示由省发改委牵头,云川市和省环保厅、科恩集团共同参与,成立联合工作组,就凌云峰提出的创新监管模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尽快拿出方案。

僵局,被打开了第一道缝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