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 > 第54章 微澜渐起 高瞻始布局

第54章:微澜渐起 高瞻始布局

考察点将 私宴定音

数日后,一则通知下发到山岚区委区政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敬坤将于近期莅临山岚区,重点考察调研产业园区建设、重大项目推进等情况。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立刻引起了全区上下的高度重视。

区委书记王重山亲自召开筹备会议,部署接待、安保和汇报工作。他特别强调,汇报内容要实事求是,突出亮点,尤其要准备好“城北化工园区”项目的详细材料。他心里清楚,这次考察,或许不仅仅是对全区工作的检阅,更可能与省报上那篇报道有着微妙的联系。这是一种政治上的直觉。

考察日当天,天气晴好。宋敬坤的车队抵达山岚区时,受到了王重山、刘国栋等区主要领导的热情迎接。宋敬坤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行政夹克,神情温和,与区领导们一一握手,但目光深邃,让人难以捉摸。在考察城北化工园区项目建设现场时,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询问规划、进度、环保措施以及带动就业等情况。陪同讲解的指挥部负责同志汇报得十分详尽,但宋敬坤并未对具体工作发表过多意见,只是偶尔点头。

在随后召开的汇报会上,王重山代表区委区政府做了全面工作汇报。宋敬坤听得认真,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几句。当汇报进行到干部队伍建设和年轻干部培养部分时,宋敬坤忽然抬起头,看似随意地插话问道:“重山同志,国栋同志,我前几天看省报,有一篇关于你们区里一位叫陈临海的年轻干部的报道,讲的就是这个园区建设的一些新思路。这位同志今天在场吗?”

会场瞬间安静了一下。王重山心中一震,立刻意识到这才是今天考察的“题眼”。他迅速用目光搜寻,在后排陪同人员中找到了陈临海,随即沉稳地回应:“报告省长,陈临海同志今天在场,就在后面。临海同志,你到前面来,向省长简要汇报一下园区工作的具体情况。”

陈临海依言起身,稳步走到会场前方。他穿着干净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西裤,虽然年轻,但步伐沉稳,神态不卑不亢。他向宋敬坤和省里领导微微鞠躬后,开始汇报。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聚焦于园区建设中最关键的几个创新点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方案,语言简洁,数据准确,逻辑清晰,尤其重点阐述了“股权补偿”模式如何平衡了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利益,以及“产业链精准招商”如何有效规避了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他的汇报时间不长,但信息量大,切中要害。

宋敬坤全程专注地听着,目光始终落在陈临海身上,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的边缘。当陈临海汇报完毕,会场响起礼节性的掌声时,宋敬坤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没有直接评价陈临海的汇报,而是转向王重山和刘国栋,语气平和却意味深长地说:“重山同志,国栋同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发现和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像陈临海这样肯钻研、懂业务、有担当的年轻同志,是你们山岚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江海省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一定要保护好、使用好、培养好,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也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王重山立刻表态:“请省长放心,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您的指示,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工作!”刘国栋也连忙附和,但笑容略显僵硬。

考察活动顺利结束。当晚,宋敬坤在下榻的宾馆套房内,略感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他屏退左右,独自在客厅沙发上坐了片刻,然后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那是新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田国华的手机。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传来田国华沉稳的声音:“您好宋省长,我是田国华。”

“国华,”宋敬坤的声音比白天显得随意一些,带着一丝倦意,“没打扰你休息吧?”

曾经,宋敬坤在山岚区担任区委书记一职,而田国华则是常务副区长。他们曾在同一个领导班子**事,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了解和默契。因此,两人之间并没有太多的拘谨和客套,相处相对自然。

“老领导您好!没有没有,您视察一天辛苦了。”田国华的语气恭敬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还好。今天去了山岚区,看了看项目,也见了你们那位上了省报的陈临海同志,听他简单汇报了一下。”宋敬坤语气平和,像在聊家常,“确实如报道所说,思路很清晰,对情况吃得透,是棵好苗子。”

他话锋一转,切入正题:“国华啊,你长期在市里工作,又是管干部的组织部长,对基层干部的情况掌握得更全面、更立体。依你的观察和了解,陈临海这样的表现,是偶一为之,还是确实具备可持续培养的潜力和扎实的根基?尤其是政治素质、人品官德这方面,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单刀直入,分量极重。田国华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三秒钟,显然是在谨慎措辞。他知道,这是宋敬坤在做出关键判断前,向他这位主管官员、且有一定私交的组织部长进行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核实。

“宋省长,”田国华的声音严肃而诚恳,“关于陈临海同志,组织部门确实一直在关注。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和各方面的反映,可以负责任地向您汇报:首先,这位同志的经济专业功底比较扎实,并且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这在年轻干部中很难得。其次,他做事有韧劲,有办法,不惧困难,在矛盾集中的园区项目上打开局面,成绩有目共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特意加重了语气,“经过前不久那场风波的考验,证明这位同志政治上是可靠的,原则性是强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在那种巨大压力下能保持冷静,抓住关键证据为自己正名,这非常不容易,也说明他行得正、坐得端。”

田国华的汇报客观、全面,既有成绩肯定,也有核心品质的背书,尤其是对“风波”的正面解读,极具说服力。他最后补充道:“敬坤省长,对于像陈临海这样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优秀的年轻干部,如果省里认为有更合适的平台和岗位能够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我们新河市委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一定全力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电话那头,宋敬坤静静地听着,偶尔“嗯”一声表示在听。田国华说完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好,国华,你的意见很中肯,我知道了。培养年轻干部是长远大计,关系到我们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省委省政府会认真研究。今天辛苦你了,早点休息吧。”

“好的,老领导晚安。”

挂了电话,宋敬坤走到窗边,望着新河市璀璨的夜景,久久不语。通过一天的实地观察、面对面的交流,以及田国华这位资深组织部长的高度评价,陈临海的形象在他心中已经从一个报纸上的名字,变成了一个立体、清晰、可信赖的鲜活存在。一个关乎这个年轻人未来,也可能影响省府办公厅未来一段时间工作格局的重大决策,在他心中逐渐明朗起来。

而此刻,回到宿舍的陈临海,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今天见到常务副省长的经历,像电影画面一样在他脑海中回放。领导的肯定让他感到鼓舞,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和对未来工作的深思。他推开窗,夜风拂面,带着初夏草木的清新气息。他远远望着“城北化工园区”工地上那些闪烁的灯光,知道那里还有无数具体的问题等待他去解决。他并不知道,一场足以将他推向更广阔舞台的巨大机遇,已经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降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