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长梦令 > 第119章 书院

长梦令 第119章 书院

作者:小宝很奈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7:31:41

用完午膳,我拉着朱琦的手,说要带她去院子里的几个好地方。

穿过紫枔院后面蜿蜒曲折的连廊,便来到了萱芜园里一间宽敞的大屋子。

麻谷生早已在门外恭候多时,瞧见我们来了,忙不迭地行了个礼,接着麻溜地打开了屋门。

朱琦一脚踏进屋内,立时显露出惊喜的目光,满屋子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张八仙桌和八仙椅,每张桌子都铺着华丽的缎布,崭新锃亮的麻将、牌九、叶子戏等各类棋牌正安安静静地摆放着。

我瞧着朱琦那惊喜的模样,轻声笑道:

“我知道你爱玩这些,所以特意吩咐他们准备了这间棋牌室。往后若是得空了,便来这儿消遣,省得无聊。”

朱琦激动得小脸泛红,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嘴角高高地扬起,绽放出一抹明艳动人的笑颜,那模样,肯定是十分满意了。

“二奶奶要是想玩牌,尽管招呼俺老麻,别的不敢说,这些个玩意儿俺可是样样精通。”麻谷生在一旁陪着笑,满脸的殷勤。

“走,还有一处呢。”我牵着朱琦,继续往后走。

出了屋子,穿过一个石拱门,连着院墙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坪,用来做捶丸场地。

何冰正低头整理着球棒箱,瞧见我们过来了,上前向我们施礼:

“给大人、夫人请安。”

我笑着问他:“何侍卫搬来府上,可还住得习惯?”

何冰连忙应道:“回大人的话,一切都好。夫人,国公府的球棒都已经搬过来了,大人还特意吩咐定制了一批新球棒,过几日便能送来。”

“我知道这园子里修了捶丸场地,可没想到竟有这么大,这下可有得玩了。”

朱琦眉飞色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伸手抄起两根球棒,递予我一根,娇嗔道:

“来,陪我玩会儿。”

我连忙摆手,苦笑着说:“我可不会捶丸呀。”

“哎呀,怕什么,我来教你嘛。走,先去换球服。”

朱琦哪肯罢休,硬是把球棍塞到我手里,推着我去换衣服。

她耐心地教我如何持棒,怎样起势、运力、击打,还细心地帮我纠正动作姿势,告诉我运球的诀窍。

练了几遍,我也觉得这捶丸运动颇为有趣,能收放心神、养血益精。

再看朱琦,她动作娴熟,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我心里不禁感叹,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草坪的另一边,还有一处射箭场,以及一片专门供小孩子玩耍的空地,摆放着陀螺、毽子、空竹、纸鸢、蹴鞠、秋千等各式玩具。

朱琦瞧着这么多东西,不禁开口问道:

“小皓先和盈姑娘哪能玩得过来呀?这也太多了吧。”

我笑着将她搂进怀中,打趣道:“难道日后家里就只有他俩吗?若不想让这些东西白白空置着,咱们就赶紧多生几个。”

朱琦的脸颊瞬间泛起一抹红晕,腼腆地低下了头,那娇羞的模样,煞是可爱。

正说着,我瞧见家仆领着来给孩子们上课的胡先生正往私塾那边走,赶忙上前施礼,客气道:“胡先生好,今儿是上什么课呀?”

胡先生见了我们,连忙回礼,恭敬道:“李先生好、夫人万福。今儿还是讲《尚书》,刚开始讲《汤誓》。”

“《汤誓》意在告喻众人吊民伐罪之理,对于孩童来说,理解起来似乎难度偏大,先生要不换几篇生动易懂的文章解读,或许会更好?”我向他建议。

胡先生听了,微微摇头,解释说:“李先生有所不知,私塾里的孩子年龄长幼不一,基础也参差不齐。

其他孩子还在为背诵《论语》发愁呢,令郎颖悟绝伦,给他讲《尚书》都还觉得不过瘾,区区《汤誓》,皓先早已融会贯通,实在是大才,大才啊!”

园子里的私塾也是从旧宅搬过来的,平日里夫子们就在这儿给长喜、盈儿和小皓先授课。

这几位夫子,不是以前的老监生,就是中了举人却又厌倦官场,选择一心治学的,个个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口碑甚好。

邻里同僚或是相熟之人,都乐意把自家孩子送来读书。

加上四五个年龄相仿的伴读书童,共有一十五个孩子,每日都在一起上学念书。

过了几日,朱琦一大早便带着小满和小意来到书院。

也不管这会儿是不是在上课,径直走进讲堂,脆生生地对夫子说:

“今日请夫子先回去吧,不用上课了。”

几个顽皮的学生一听不用上课了,立马把书本一扔,欢呼雀跃起来,讲堂里顿时闹哄哄的。

夫子摘下目镜,起身向朱琦微微鞠躬,然后便离开了。

其他孩子都在嬉笑打闹,唯有小皓先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一笔一划地写字。

朱琦走到他身旁,小皓先抬眼望了望她,问道:

“朱夫人把夫子赶走,难不成要亲自给我们授课?”

“有何不可?”朱琦笑着应道。

“我刚抄写完这篇曹孟德的《观沧海》,夫人可否为我诵读一遍?”

小皓先拿起桌上刚抄好的纸,递给朱琦。

朱琦心里清楚自己不识几个大字,脸上虽闪过一丝为难,但还是故作镇定地把诗拿起来看。

可翻来覆去,也就只认得“日、月、东、水、木”等几个简单的字,哪里能读得出来。

只好放下纸,对着小皓先憨笑道:“呃……要不咱教点别的?”

小皓先一眼就看出她不会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蔑视,接着又说:

“那夫人可否为学生解释一下《女诫》《专心》篇中的‘夫不可不求其心。然所求者,亦非谓佞媚苟亲也,固莫若专心正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琦压根儿就没读过什么《女诫》,哪里懂得诠释啊,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老实承认:“不会。”

小皓先装出一副无奈的样子,继续问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哪位词人所写,夫人总该知道吧?”

“是……苏东坡吗?”朱琦只知道一个苏轼,实在想不出其他词人了。

谁知刚一回答完,顿时引得下面的学生哄堂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