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殿下我们造反吧 > 第128章 朝野震慑,鹰犬之名

殿下我们造反吧 第128章 朝野震慑,鹰犬之名

作者:窗台的仙人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6:59:05

菜市口的血迹尚未被清水彻底冲刷干净,但周文正与沈万金两颗人头落地的消息,却如同凛冬的寒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大武朝的庙堂与江湖。这起从爆发到终结快得令人瞠目的案件,其影响远不止于惩处了两个罪官豪强,更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朝野湖面下,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

此案所传递出的信号,清晰、冷冽,如同锦衣卫手中出鞘的绣春刀锋,让所有听闻者无不心神剧震:

其一,皇帝推行新政的决心,坚如铁石,不可动摇。 以往朝廷政令,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到了地方便难免打折扣,甚至被束之高阁。官员们早已习惯了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的那套潜规则。然而,江都案以血的事实宣告,这位年轻的天子与他的前辈们截然不同。他将新政视为国本,任何敢于在此事上做手脚、打折扣,甚至试图将惠民之政扭曲为害民之具的行为,都被视作对皇权的直接挑战。无论官职高低(县令虽小,却是亲民官,代表朝廷脸面),无论背后是否有靠山(周文正的座师可是都察院御史),只要触及这条红线,下场便是身首异处,家产抄没!这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还在观望、甚至准备软抵抗新政的官员。

其二,锦衣卫这把皇帝亲手锻造的利剑,其权柄与效率,令人胆寒。 此案从头至尾,锦衣卫展现出了超越传统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恐怖力量。他们侦查隐秘,行动迅猛,直接从京城派出精锐,绕开所有地方衙门,直扑目标,如雷霆一击。在诏狱中的审讯,据说并未过多依赖酷刑(至少明面上如此),而是依靠如山铁证摧垮犯官心理防线,其效率之高,令人咋舌。更关键的是,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只听命于皇帝一人,其行动不受任何其他衙门的制约和掣肘。这种超越常规司法体系的特权,使得锦衣卫如同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落下。许多官员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除了头上的乌纱帽和可能的政敌弹劾之外,还有一种更加直接、更加冷酷的力量在时刻监视着他们。

其三,陛下对底层民生的关注,并非仅仅停留在诏书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的。 此案的最终处理,不仅严惩了罪魁,更惠及了受害的江都百姓。发还赃款、免除明年赋税,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通过官报、邸抄以及口耳相传,在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百姓们或许不懂高深的朝政,但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新皇帝似乎真的在乎他们的死活,真的会为他们做主。这对于凝聚民心、提升朝廷和新政的声誉,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经此一役,“锦衣卫”这三个字,不再仅仅是一个新设衙门的名称,而是与“诏狱”、“飞鱼服”、“绣春刀”、“缇骑”、“先斩后奏”、“皇权特许”等一系列令人不寒而栗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充满蔑视与恐惧的称呼——“鹰犬”,开始在官员们的私下交谈中不胫而走。

鹰,目光锐利,翱翔于天,俯瞰大地,搜寻猎物。

犬,嗅觉灵敏,忠于主人,凶猛嗜血,撕咬目标。

这个称谓,精准地概括了百官对锦衣卫的复杂观感:他们是皇帝放出来搜寻“不轨”的鹰,是扑向“罪臣”的恶犬。

朝堂之上,面对那些身着飞鱼服、按刀侍立在殿角或无声穿梭于廊庑之间的锦衣卫,官员们的心情充满了矛盾与压抑。表面上,大家维持着同僚的礼节,甚至偶尔还会客气地点头示意。但内心深处,是难以言说的深深畏惧。谁也不知道自己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书信往来、乃至府中仆役,是否早已被这些“鹰犬”记录在册。一句无心的抱怨,一次正常的宴请,一封装模作样的书信,都可能成为日后被罗织罪名的依据。这种无处不在的监视感,让许多官员感到窒息,行事说话都凭空多了许多顾忌。

然而,畏惧之余,则是难以抑制的厌恶和憎恨。在许多恪守儒家传统、信奉“刑不上大夫”(至少明面上)、讲究朝廷法度的官员看来,锦衣卫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祖宗成法的破坏,是助长皇帝独裁的酷吏机构。他们绕过正常的司法程序,以天子家奴的身份干涉朝政,缉拿大臣,严刑逼供(尽管江都案未显,但诏狱的恶名早已传出),这无疑是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都察院的御史们感受尤为深刻,监察百官本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如今却凭空多出一个权力更大、更不受制约的锦衣卫,这让他们感到职权被严重侵犯,地位岌岌可危。

很快,一些自诩清流、不畏强权的御史便开始行动。他们不敢直接指责皇帝的决策,便将矛头对准了锦衣卫本身。私下里的议论逐渐变成了公开的奏章。弹劾的奏疏开始出现在通政司,内容无外乎“锦衣卫权重,恐非国家之福”、“侦缉之权过大,易生冤狱”、“鹰犬横行,有伤陛下仁德之名”、“请陛下约束锦衣卫,使归三法司节制”等等。这些奏章用词含蓄,引经据典,但核心意思明确:锦衣卫是祸乱朝纲的根源,必须加以限制。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支持新政的官员(多与内阁亲近)认为锦衣卫是推行新政、肃清吏治的必要利器;而保守的官员,尤其是那些自身或关系网可能不那么干净的,则视锦衣卫为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双方虽未在明面上激烈冲突,但无形的较量已然开始。

无论如何,经过江都一案的淬炼,锦衣卫这把刚刚出鞘的利剑,其锋芒已经毫无保留地展露在世人面前。它在帝国的官僚体系中,投下了一道巨大而森冷的阴影。这道阴影,不仅笼罩着京城,也随着驿马和商队,迅速覆盖到帝国的每一个行省、每一个府县。所有官员,上至部堂高官,下至未入流的胥吏,在行事之前,都不得不开始下意识地掂量,自己的行为是否会触犯新政的底线,是否会引来那些神出鬼没、冷酷无情的“天子亲军”——那群令人闻风丧胆的“鹰犬”。

这震慑的效果,立竿见影。各地关于推行新政不力、拖延推诿的奏报明显减少,而表示“克服困难、竭力推行”的汇报则多了起来。至少,在表面上,新政的推行阻力为之一清。然而,在这被迫的顺从之下,压抑的不满与恐惧,也在悄然滋生、积聚。锦衣卫与文官集团之间,一场更为漫长和复杂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殿下我们造反吧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殿下我们造反吧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