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杀戮就变强:我的国术没有瓶颈 > 第131章 晨熹立桩,鼎火炼丹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尚未完全散尽。

震远武馆的前院还带着一夜的清冷潮湿,青石板地面泛着深色的水痕。

那棵老榕树巨大的树冠舒展开来,滤下了细碎而柔和的金色光影,在微凉的空气中静静摇曳。

演武厅前,莫天明和莫小雨兄妹二人,相隔数步,正对着那棵苍劲的老榕树,沉默地站着两仪桩。

莫天明的桩架沉稳如山,呼吸悠长而细微,带着一种凝练与扎实。

昨夜的一场恶战,仿佛带走了些许戾气,眉宇间也舒展了很多;阳光落在他紧绷的侧脸上,明暗分明。

一旁的莫小雨,则显得异常吃力。

她努力回忆着昨日陈刚教导的每一个要点,但初学的僵硬和体力的不足让她难以协调。

少女的额头鼻尖布满细密的汗珠,小腿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紊乱。

她紧咬着下唇,凭借一股倔强强行支撑,目光却总忍不住担忧地瞟向哥哥。

清晨的院子里异常安静,只有细微的风声和远处隐约的市井声响。

莫天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专注于桩功的“松”与“沉”。

他能感觉到体内残留的药力仍在微微发散,滋养着疲惫的筋骨。

“哥,”莫小雨终于忍不住,声音带着喘息和关切,“你的伤……还疼吗?昨晚……”

她想起昨夜哥哥回来时,身上那隐约透出的药味和极力掩饰的疲惫姿态。

莫天明动作未变,只是目光柔和地看向妹妹,声音略显沙哑:“没事。师父用了药,好多了。”

“哦……”莫小雨低声应道,心里稍稍安心。

她努力调整着自己越来越摇晃的姿势。

莫天明瞥见妹妹艰难的样子,散开自己的桩架,走到她身边。

“这里,”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妹妹的肩井穴附近,“松下去,别扛着。”

然后又虚按她的后腰:“命门这里,塌住,感觉有东西托着。”

他的指导不如陈刚那般精准老辣,却带着一份难得的耐心和关切。

莫小雨在哥哥的点拨下努力调整,感觉似乎顺畅了一些,但身体的疲惫感却更重了。

……

后院深处,一间僻静的房舍门窗紧闭。

室内光线明亮,空气凝滞,唯有一股深沉苦涩的药香弥漫其间。

陈刚独自立于一张宽大的柏木案前,身形在灯光中更显沉凝。

案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数十个或玉、或瓷、或木的容器,里面盛放着形态各异的药材。

柳元宗送来的紫檀木盒敞开着,里面那些价值不菲的百年老参、血竭等物只是其中一部分。

更多的,是一些更为罕见、甚至市面上根本见不到的药材碎片、粉末或干枯的根茎,色泽深沉,气味古拙。

这些,才是他真正的珍藏,远比柳元宗奉上的更为珍贵,是多年来零星搜集或是以特殊渠道交易所得。

今日,借柳元宗送来的这几味主药,他准备开炉为莫天明炼制一炉雄壮气血的丹药。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先将那株百年何首乌置于一方温润的青玉臼中,手持玉杵,劲力含而不发,以一种极高明的震荡技巧缓缓研磨。

这不是简单的捣碎,玉杵每一次落下、旋转、提起,都暗含着独特的劲力变化,既不让药性随着过热而挥发,又能最大限度地破开纤维,激发内蕴的药力。

细微的“沙沙”声在静室中有节律地回响。

不过片刻,何首乌化为细腻均匀的深褐色药膏,散发出沉敛的苦香。

随后是处理血竭。

他取出一柄薄如蝉翼、锋锐异常的小玉刀,指尖轻抚过暗红色的血竭块,玉刀随之极细微地颤动,如庖丁解牛,顺着某种天然的纹理,将其片成几乎透明的薄片。

每一片的厚度都惊人一致。

接着,他掌心微陷,暗劲轻吐,这些薄片在他掌心无声震碎,化为比粉尘更细腻的猩红色粉末,被他小心引入一个干燥的白玉碗中。

然而,这炉丹药虽是第一次炼制,但对火候、力道、时机的把握都精准无比。

仿佛这不是制药,而是一种独特的练功与修行。

各种药材在他手中以不同的方式被处理、激发、融合。

或研磨,或切割,或掌力震碎,或暗劲催发。

时而用文火慢焙,时而用内力逼出汁液,时而以特殊手法揉捏成丸。

过程中,他周身气息隐隐流转,体温升高,头顶有若有若无的白汽蒸腾,显然极耗心神与体力。

尤其是处理几味属性猛烈、需要以精纯暗劲中和其燥性的药材时,他的额头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却愈发锐利专注。

所有的药材初步处理完毕,他取过一只造型古拙、色如紫金的三足小鼎炉。

他以特制的银碳在炉底生起文火,火焰呈奇异的青白色,温度极高却异常稳定。

随后,他依照特定的顺序和时机,将处理好的药材依次投入鼎中。

每一次投药,其手法都迅捷而精准,分毫不差。

同时另一只手不断凌空虚按鼎炉,

以自身精纯的暗劲透过炉壁,震荡调节着内部药力的融合与反应,引导着每一种药性朝着古籍记载的最佳路径转化结合。

鼎内药液渐渐沸腾,咕嘟作响,颜色变幻不定,浓郁到化不开的药香混合着一丝奇异的腥甜气息充斥整个房间,闻之令人精神一振,却又感到一股霸道的热力。

陈刚的面容在氤氲的药气与跳跃的火光映照下,显得明暗不定,异常肃穆。

他全神贯注,感知着鼎内最细微的变化,不断调整着火力,时而鼓动暗劲震荡。

这个过程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

终于,鼎内药液变得粘稠,色泽也逐渐沉淀为一种深邃的、仿佛凝固血液般的暗红色,散发出磅礴的生机与热力。

陈刚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爆射,双手猛地虚按在鼎炉两侧,体内磅礴的暗劲毫无保留地汹涌而出,透过炉壁,以一种复杂玄奥的方式震荡、挤压、收束着鼎内即将成型的药膏。

鼎炉在他的劲力下微微震颤,表面的金属光泽在火光下如水波般流动。

炉内传出密集如雨打芭蕉般的细微噼啪声,那是药力在极致压缩下产生的反应。

浓烈的药香骤然内敛,仿佛全部被锁回了那即将诞生的丹药之中。

片刻之后,陈刚缓缓收功,脸色略显苍白,气息也粗重了几分,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满意的神色。

他小心地移开炉火,待鼎炉稍稍冷却,才用一支玉匙探入其中,轻轻一挑。

鼎底是厚厚一层浓稠的、闪着赤红色光泽的药膏,散发着强劲的药力和热气。

陈刚对此早有准备。他取过一个干净的小玉臼,用玉勺将鼎内还温热的赤红色药膏全部刮出,倒入玉臼中。

接着,他洗净手,然后便像老师傅揉面一样,手法熟练地将那团药膏在玉臼里反复揉搓、按压,让药性进一步均匀融合,也让温度降得更快些。

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他将大团药膏搓成三根粗细均匀的长条。

最后,他拿过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木质模具——模具上有五个圆形的凹陷。

他将三根药长条依次放入模具的凹陷中,用手掌根部用力压紧,再轻轻一磕。

三次下来,白瓷盘里便整整齐齐滚落了十五枚圆溜溜的赤红色丹丸。

丹药颜色深邃,表面还算光滑,带着温热,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赤血养元丹,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