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公主,您驸马又死我手上了 > 第70章 笔墨丹青

公主,您驸马又死我手上了 第70章 笔墨丹青

作者:即墨千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5 07:12:29

翌日清晨的麟德殿,气氛比昨日更添了几分紧张。萧烬站在熟悉的位置,看着内侍们将一张张铺着锦缎的大案抬进殿中,砚台里磨得细腻的墨汁散出淡淡的松烟香,空气中飘着宣纸特有的草木气息。她今天特意换了身更利落的劲装,心里却比昨天还没底——诗词她还能背两句,书画这玩意儿她是真一窍不通,连毛笔都没握过几次,顶多算个“灵魂画手”。

“昨日文斗,燕使技高一筹。”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中,“今日论书画,当显两国气韵。”

宇文弘起身行礼,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笑意:“大周书画向来名动天下,我燕国虽居北地,却也有几分心得。不如先论书法如何?”他拍了拍手,两名燕国侍从抬着一卷素绢上前,展开后竟是一幅丈长的草书,笔走龙蛇,墨迹淋漓。

“此乃我燕国书法大家卫先生所书《燕山雪》长卷。”宇文弘指点着画卷,语气中满是自豪,“卫先生师从张旭狂草之法,笔力雄健如北地寒风,不知大周可有佳作赐教?”

殿中群臣凝神细看。只见那草书写得确实奔放,笔画之间牵丝连带,如风雪翻卷,确实有几分狂草的气势。萧烬看得直皱眉——这字龙飞凤舞的,除了看出写得很快,她实在看不出好坏,只觉得比街头算命先生写的符咒还难认。她偷偷问旁边的侍卫:“这字……认识上面写的啥吗?”

侍卫憋笑道:“萧大人,草书重气韵,不重识读……听说卫先生的字在燕国能换十匹骏马呢。”

“十匹骏马?”萧烬咋舌,“这字比我的剑还值钱?”

正说着,林昭已示意内侍呈上大周的书法作品。两名宫女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宣纸,却是一幅蝇头小楷,字迹娟秀工整,笔笔如刀切玉,在狂草的对比下显得格外清雅。

“此乃我朝女史苏绾所书《大周礼器考》。”林昭声音清亮,“苏女史七岁习书,临摹钟繇小楷三十载,笔力虽柔,却暗合礼法,字字有典。”

宇文弘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他身边的文士凑过来低语几句,想来是在评价这小楷的精妙。萧烬还是没看出门道,只觉得这字比她写的“到此一游”好看一百倍,至少每个字都认得。

“小楷虽工,却失之柔媚。”宇文弘强自镇定,“书法当以气势取胜,如此娟秀之作,怕是少了几分风骨。”

“宇文大人此言差矣。”林昭微微一笑,“北地狂风固然强劲,江南春风亦能化雨。我大周书法,向来刚柔并济。苏女史的小楷看似柔媚,实则笔锋藏锋,如绵里裹针——不信请细看‘礼’字右点,落笔藏锋,收笔回钩,暗合‘礼藏于内’之意,这等功夫,非一日之功。”

经她一指点,群臣果然看出几分门道。萧烬凑过去眯着眼细看,还真发现那“礼”字的点画圆润中带着韧劲,像颗饱满的珍珠,却隐隐透着锋芒。她恍然大悟:原来写字跟练剑一样,讲究藏锋露拙啊!

“这一局……算平手如何?”宇文弘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小楷中藏着这么多讲究。

“可。”林昭不紧不慢,“接下来该论绘画了。”

燕国使团早有准备。四名力士抬着一幅巨画上前,展开后竟是一幅《塞北狩猎图》:画面上骏马奔腾,猎手弯弓,苍鹰盘旋,背景是连绵的雪山,笔法粗犷,用色浓烈,将北地的雄浑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乃我燕国画院供奉所绘,用的是北地特产的狼毫笔与矿物颜料,经寒不褪色。”宇文弘指点着画面,“你看这奔马的四蹄,用的是‘飞白笔法’,鬃毛如迎风而动;猎手的箭羽,一笔勾勒而成,堪称绝技。”

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萧烬看得眼睛发亮——这画她看得懂!马跑得很凶,人射得很准,比她在话本里看到的插图好看多了。她忍不住小声嘀咕:“这画不错啊,比昨天那些之乎者也好懂。”

林昭却神色自若,示意内侍呈上大周的画作。这次是一幅卷轴被缓缓展开,没有狩猎图的壮阔,却是一幅《江南春意图》:小桥流水,杏花微雨,画中农人扶犁,渔翁垂钓,连岸边的草叶上都带着晶莹的露珠,笔法细腻得仿佛能闻到江南的水汽。

“此乃画院待诏王希孟的新作。”林昭的声音带着笑意,“用的是江南特产的兔毫笔与花青颜料,最擅表现烟雨朦胧之景。”

宇文弘起初不以为意,可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他身边的文士们也纷纷凑上前,指着画面低声议论。萧烬看得莫名其妙——不就是一幅风景画吗?哪有狩猎图热闹?

“这画……虽清雅,却少了些气魄。”宇文弘硬着头皮评价,“不过是小桥流水,如何比得上塞北的金戈铁马?”

“宇文大人怕是没细看。”林昭缓步走到画前,指着画面一角,“请大人看这水中的倒影——岸边的杏花倒映在水里,花瓣脉络清晰可见,与岸上的花枝虚实相映,用的是‘破墨法’,一笔之中分出浓淡,这是我大周画师独创的技法。”

她又指向画面远处:“再看这远山,看似淡墨一抹,实则用了七层晕染,远看如薄雾笼罩,近看却层次分明,这叫‘积墨’,需等第一层墨干透再叠第二层,一幅画往往要画上月余。”

最绝的是画中的渔翁:“这老翁的蓑衣,用的是‘点苔法’,以千万点墨点组成,远看浑然一体,近看每一点都各有姿态,比北地的粗犷笔法更见功夫。”

经她这么一解说,萧烬才算看出些门道。那水中的倒影果然栩栩如生,连花瓣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远山的墨色确实层层递进,像真的笼罩着一层薄雾;最神的是蓑衣,远看是灰扑扑的一片,凑近了才发现是无数细小的墨点,密密麻麻却不乱章法。

“这还不算什么。”林昭微微一笑,示意宫女取来一盏油灯。令人惊奇的是,当灯光照在画中水面时,原本清澈的水面竟隐隐透出淡淡的月色!

“此画用了江南特产的‘水华纸’,纸中掺了极细的云母粉,遇光则显月色。”林昭解释道,“王画师特意将月色藏于水中,白日不见,入夜方显,暗合‘春夜月色溶溶’之意。”

殿中顿时一片惊叹!萧烬看得眼睛都直了——还有这种操作?画画还能藏月亮?这比变戏法还神奇!她偷偷看宇文弘的脸色,只见他额角冒汗,嘴唇紧抿,再也没了刚才的得意。

“燕国的《塞北狩猎图》笔法雄浑,确有北地之风。”皇帝终于开口,语气带着赞许,“但大周的《江南春意图》于细微处见真章,笔法精妙,意境悠长,更显匠心。”他看向宇文弘,“这一局,大周胜了吧?”

宇文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不得不拱手认输:“大周画技精妙,外臣佩服。”

燕国使团的气焰明显矮了半截。萧烬看得心里畅快,比自己打赢一场仗还高兴。她凑到林昭身边,小声说:“殿下!还是画画好!这个我看得懂!那藏在水里的月亮太厉害了,比他们的打猎图好看一百倍!”

林昭被她逗笑了,低声道:“这才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笔墨之外。”

果然,宇文弘不甘心就此认输,又提出要比“命题作画”:“既然大周画师擅长细笔,不如以‘风’为题,一炷香内完成画作如何?”

这是要考临场应变了。林昭立刻应下:“可。”

很快,案几笔墨备好。燕国画师选了狼毫大笔,蘸足浓墨,唰唰几笔就在纸上画了一棵被风吹弯的松树,枝干倾斜,松针飞扬,倒也有几分风势。

而大周的王希孟却不急不慢,取了支纤细的羊毫笔,蘸了淡淡的花青,在纸上细细勾勒。萧烬看得着急——一炷香都快烧完一半了,他才画了几片柳叶!

“他怎么还不画风?”萧烬忍不住拽了拽林昭的袖子,“再不动笔就输了!”

林昭却胸有成竹:“别急,看着就是。”

眼看香快燃尽,王希孟才加快速度。他用淡墨在柳叶旁点了几点,又在水面上画了几道浅浅的波纹,最后在角落添了个牵着风筝的小童,风筝线被风吹得笔直,却看不见风筝——原来风筝被画在了纸的边缘,只露半只风筝角。

香燃尽时,两幅画同时完成。燕国的《疾风松》笔法刚劲,风势凌厉;而大周的《春风拂柳》却只画了柳叶轻摇,水波微兴,半只风筝隐在角落,看似风平浪静。

“这画哪有风?”燕国文士立刻发难,“分明是敷衍之作!”

王希孟从容上前,指着画中景物解释:“风无形,何以画之?柳枝倾斜,是风过之处;水波轻荡,是风掠之痕;风筝线直,是风托之力。此乃‘藏风于景’,虽不见风,却处处是风。”他特意指向那半只风筝,“风筝只露一角,更显风之悠远,似从画外吹来,这叫‘画外有景’。”

这番话听得众人连连点头。萧烬恍然大悟:原来画画跟写藏头诗一样,讲究藏东西啊!看不见的风才是最厉害的风!

宇文弘盯着那半只风筝看了半天,终于长叹一声:“大周书画,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局,我们输得心服口服。”

殿中爆发出压抑已久的喝彩声!萧烬笑得见牙不见眼,比自己打赢了敌军还激动,忍不住在心里给王希孟比了个大拇指——这画技,能打!

皇帝龙颜大悦,当即下令:“赏王希孟黄金百两,苏女史锦缎千匹!”又看向宇文弘,“燕使远道而来,想必也累了。明日朕在御花园设赏花宴,再论最后一局如何?”

宇文弘勉强应下,起身告辞时,背影都透着几分落寞。萧烬看着燕国使团走出殿门,忍不住得意地哼起了穿越前的小调:“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

“又在念叨什么?”林昭走过来,眼中带着笑意。

“殿下!咱们赢了!”萧烬兴奋地说,“还是画画好,不用背那些冷僻书!下次咱们直接比画画,保管把他们赢到心服口服!”

林昭笑着摇摇头:“书画是表,底蕴是里。若没有大周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哪来这笔墨丹青的精妙?”她看向天边的流云,语气有些轻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