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大阵已然稳固,那巨大的金色光罩如同亘古存在的壁垒,静静地矗立在北冥的边界。光罩之内,是绝对的死寂与冰寒,时间与空间的概念都被那极致的寒气与磅礴的封印之力凝固,化为了一幅永恒定格的、绚烂而绝望的画卷。幽蓝的寒潮在其中缓缓涌动,如同被封存在琥珀中的凶猛史前巨兽,徒劳地冲击着内壁,却再也无法掀起更大的波澜。鲲鹏那庞大无边的阴影在寒潮深处若隐若现,其愤怒的咆哮被彻底隔绝,只剩下无声的挣扎。
阵眼核心所在的冰原区域,相对平静。姜子牙的气息微弱到了极点,如同风中残烛,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熄灭。他盘膝坐在冰面上,身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虚幻感,那是道源近乎枯竭、神魂陷入深度沉寂的征兆。北冥之地残留的稀薄混沌气息,以及封天大阵本身散发出的守护与封印道韵,此刻反而成了他最好的温床。他需要在此长眠,如同种子埋入冻土,等待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到来的复苏之机。
临别之际,姜子牙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目光扫过杨戬与杨泽。他的眼神不再有之前的锐利与决绝,而是充满了看透世事的沧桑与一种深沉的忧虑。
“前路漫漫,荆棘遍布。”他的声音沙哑而轻微,仿佛随时会断掉,“旧天条,非一日而成,其根须早已深植于天庭权柄、众生观念乃至天道规则之中,盘根错节,坚不可摧。非凭一腔热血,亦非仗一斧之利,便可轻易破之。”
他顿了顿,喘息片刻,目光尤其落在杨泽身上,更显深邃:“破旧,更需立新。摧毁那冰冷的规则法器容易,但如何建立一种能为三界众生所接受、能维持天地平衡、又能容纳真情的新秩序?这需要的,是远超武力的智慧,是水滴石穿的韧性,更是……那稍纵即逝、可遇不可求的天地契机。一步踏错,或许引发的不是新生,而是更大的混乱与劫难。”
他最终看向杨戬,这个他看着成长、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的师侄,语重心长:“你们……好自为之。切记,刚极易折,玉汝于成。”
杨戬神色肃穆,整理了一下因激战而有些凌乱的衣袍,对着姜子牙深深一揖到地,动作缓慢而庄重:“师叔成全之恩,护持之德,更兼此番舍身布阵,救我甥舅,护佑苍生,杨戬……永世铭记于心!”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若非姜子牙毅然决然以自身为代价引动大阵根基,后果不堪设想。这份恩情,重如山岳。
杨泽看着气息奄奄的师叔祖,想起之前他对自己体内斧灵的判断与建议,心中亦是充满了感激与难过。他学着舅舅的样子,恭恭敬敬地跪在冰冷的玄冰上,“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稚嫩的声音带着真挚:“谢谢师叔祖!您好好在这里睡觉养伤,等我和舅舅把事情办完了,把娘亲救出来,把那些讨厌的规矩都改好了,我们一定再回来看您!给您带好多好多好吃的!”孩童纯真的话语,在这片绝地中,显得格外珍贵,冲淡了几分悲壮与凄凉。
姜子牙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似乎想露出一个笑容,却终究没有力气。他缓缓闭上眼睛,周身最后一丝活跃的气息也彻底沉寂下去。冰原之下,那由封天大阵力量构成的柔和光晕将他缓缓包裹、下沉,最终消失在深邃的冰层之中,与这片古老的天地融为一体,陷入了不知岁月的长眠。
辞别姜子牙,甥舅二人驾起云头,离开了这片被永恒封印的极寒绝域。云速并不快,杨戬伤势未愈,需要调息,杨泽也需时间稳固刚刚融合的斧灵之力。
回头望去,那金色的封天大阵光罩在灰暗的天幕下熠熠生辉,如同镶嵌在洪荒世界边缘的一道金色边框,壮丽而孤寂。随着距离拉远,它逐渐缩小,最终化作天边一个模糊的金点,直至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之下。
周遭的景物开始发生变化。那蚀骨铭心的极致严寒渐渐褪去,空气中开始出现微弱的气流,带来了远方一丝湿润的水汽。下方不再是死寂的冰原和苍白的冥海,开始出现零星的、被厚厚冰层覆盖的岛屿,接着是漂浮着浮冰的墨蓝色海域。天空也不再是那种被寒气冻结的扭曲状态,恢复了正常的蔚蓝,虽然依旧高远清冷,却已有了生机。
又飞行数日,下方已然可见覆盖着耐寒植被的连绵雪山,偶有生命力顽强的妖兽在雪线之下活动。天地间重新焕发出色彩与活力,与北冥那片绝对的死寂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环境的回暖并未让杨戬和杨泽的心头感到丝毫轻松。北冥之行的凶险历历在目,姜子牙沉眠前的告诫言犹在耳,而前路要面对的,是比鲲鹏和北冥寒气更加复杂、更加根深蒂固的“规则”之墙。
杨泽坐在云头,有些心不在焉地把玩着掌心。心念微动间,那柄古朴的暗金色小斧虚影便悄然浮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开辟”道韵;意念一收,它又如同幻影般消散,融入体内。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投影之中蕴含的磅礴力量,那是一种似乎能斩断世间一切束缚、重定地水火风的无上权柄。拥有它,让他心中底气足了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