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声嘹亮的汽笛划破夜空,英国目前唯一现役的航空母舰缓缓驶入港岛中环码头,停靠在伊丽莎白广场不远处的水域。
这支舰队带来了超过一万三千名全副武装的军人、十三艘作战舰艇,以及十二架F16战斗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就此进驻港岛。
根据官方安排,维多利亚号将在中环码头停泊一夜,次日移至毗邻伊丽莎白广场的邮轮码头,向市民开放参观——一如它在直布罗陀等海外属地时的模样。
当晚,港督府内灯火通明。
港督办公室中,除杨瑞英外,政务司司长田博培、财政司司长欧亨特、律政司司长贺锦利、警务处处长颜利国、廉政公署专员安德烈亚·埃里森、安全情报办公室主任哈塞姆,甚至连新任驻军司令卡鲁邦·威廉森中将也悉数到场,无一缺席。
“各位,今天维多利亚号到位,我们等待的最后一环终于完成。
行动,可以开始了。”
杨瑞英环视众人,语气平稳却不容置疑。
未等他人回应,他转向廉政公署专员:“埃里森女士,明天中午,你们按计划收网。
务必严守机密——哪怕行动前最后一刻,也不能让执行人员知道目标是谁。
绝不能出半点纰漏。”
“明白,港督先生。”
安德烈亚·埃里森果断应下。
“颜处长,你的任务与埃里森女士相同——保密至上。
你既要配合廉署行动,确保所有人一网成擒,又绝不能走漏风声,尤其在警队内部,更要慎之又慎。”
交代完毕后,杨瑞英目光转向田博培。
“田司长,你的角色无需多言。
明日,你与哈塞姆爵士将是整个计划的核心。”
说完,他的视线落在角落里的卡鲁邦·威廉森中将身上。
这位中将的军衔本身便说明了一切——英国对此次行动的支持远超寻常。
按惯例,港岛驻军司令仅为少将级别。
如今派遣中将亲临,显然另有重命。
“威廉森将军,一旦明日行动启动,你立即率全部驻军进入市区。
海军将协同你们实施全面戒严。
三万兵力集结,我不信有人敢抬头。”
杨瑞英语气沉稳,却透着不容抗拒的威压。
“港督先生,驻军定当全力配合。”
卡鲁邦·威廉森简短回应,语气克制而坚定。
“诸位,明天,将是港岛自开埠以来最关键的一天。
愿我们齐心协力,不负使命——为了女王。”
杨瑞英起身站立,神情坚毅,语气沉稳地开口。
“为了女王!”
“为了女王!”
她话音刚落,田博培、颜利国、哈塞姆、卡鲁邦·威廉森等人纷纷站起,齐声应和,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次日上午九点,伊丽莎白广场。
正如港英当局先前公告所言,维多利亚号航母准时向港岛居民开放参观。
沈少秋随着首批数百名市民登上了这艘堪称全球最小的航空母舰甲板,随即在心中完成了对整艘舰体的复制。
令他意外的是,系统显示建造这艘航母仅需十个月,竟比台风级战略核潜艇还快两个月。
显然,在系统的评定体系中,维多利亚号的级别明显低于那型核潜艇。
或许是因参观人数过多,又或另有安排,每批市民的登舰时间被严格限制在十五分钟内——仅仅够绕甲板一圈,拍几张照就得离船。
但对沈少秋而言,这短暂的时间已绰绰有余。
随人群离开航母后,他没有丝毫停留,径直走出伊丽莎白广场,钻进一辆黑色皇冠轿车。
“秋哥,刚才新记那边传来消息,向华强的太太程兰把公司账上一笔钱转去了加拿大,还查到她订了两张飞加拿大的机票。”
轿车内,早已等候多时的曹楠一见沈少秋上车,立刻低声汇报。
自从张华被派往南洋建立情报网络后,沈少秋斥资百亿港纸搭建的情报体系便由曹楠全权接管。
“程兰订的是哪天的航班?有没有确切时间?”沈少秋略一思索,沉声问道。
“目前还不清楚具体日期。”曹楠摇头。
“给我盯紧点,查清楚马上告诉我。”沈少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向华强夫妇这一举动,说不上有多反常,却也透着几分蹊跷,这才让沈少秋心生警觉。
“明白,秋哥。”曹楠点头。
“不论结果如何,你亲自出面,给向华强提个醒。”沈少秋目光微敛,声音低沉。
这一次,曹楠没再说话,只是用力点了点头。
交代完毕,曹楠迅速下车,钻进路边另一辆奔驰绝尘而去。
直到他走远,沈少秋才发动引擎,朝警队总部驶去。
二十分钟后,车辆停妥,他缓步走入警队大楼。
“沈处长!”
“沈处长!”
“沈处长!”
无论走到何处,只要遇上警务人员,无不躬身问候,态度恭敬至极,仿佛他才是真正的警务处处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