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秋的计划,对自己狠得离谱,狠到李诚华一时之间都想不到他靠什么东山再起。
仅从这份计划来看,杨瑞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竟然是沈少秋亲自设计、用以“对付”自己的方案。
沉思片刻后,杨瑞英抬起头,看着李诚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李先生,你虽然已经离开港岛,却仍能为警队、为港英政府着想,实在难得。”
“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杨瑞英语气温和,语气中透着真诚。
“港督先生,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李诚华眼神一亮,脸上露出欣喜之色,立刻站起身来回应。
此刻,杨瑞英并不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无比忠诚的外籍官员,将来会给港岛、给港英政府、给整个警队,带来多么巨大的冲击……
“港督先生。”
正当杨瑞英与李诚华谈得正欢时,施泰尔匆匆走来,贴近他耳边低语:“泰晤士报的亨利先生来电。”
杨瑞英神色微动,随即含笑对李诚华和韩义理点头致歉:“二位稍等片刻。”说完便随施泰尔走向角落的一台电话机。
“亨利,老相识了,找我有何贵干?”
他拿起听筒,语气轻松地开口。
如同多数出身显赫的英国青年,杨瑞英自伊顿公学一路升入牛津,那段岁月里结识了不少同窗挚友。
而这些人中,许多人如今已在英国政商文教各领域执掌要职。
譬如眼下正在港岛主导重建政治部的哈塞姆,还有此刻在电话另一端说话的——《泰晤士报》主编亨利·威尔逊。
“瑞奇,你麻烦大了。”亨利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我们刚接到一条紧急消息:之前袭击你们机场的那个赤虎组织又动手了,劫持了两架国泰航空的航班,扣下了数百名人质。
里面不止有我们英国公民,还包括法国、德国等多国人员。”
“我不知道BBC是否也得到了风声,但我们报纸今晚的夜刊一定会刊登这条新闻。
你最好早做打算。”
听完这番话,杨瑞英只觉心头一紧。
自己才离港四天,怎么就出了这种大事?
他脑中飞快闪过后果——一旦消息传开,舆论必然沸腾,伦敦方面定会雷霆震怒,自己这个港督首当其冲,恐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问责。
思绪翻涌间,他久久未语,过了好几秒才缓缓出声:“亨利,多谢你通风报信,改日我亲自登门致谢。”
“瑞奇,咱们之间不必客套。”
杨瑞英无意再多寒暄,匆匆道别后便挂断电话。
犹豫片刻,他转而拨通了一条国际专线。
“我是杨瑞英。”
电话接通,他立即出声。
“港督先生,请您指示。”
田博培的声音迅速传来。
“那两起劫机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到现在还没向我汇报?”
杨瑞英语气严厉。
“先生,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原计划先由颜处长试探沈少秋的态度,确认后再向您禀报。”
田博培将先前商议的过程一一说明。
“颜利国那边有回应了吗?”
杨瑞英追问。
“就在几分钟前,颜处长刚联系我,沈少秋断然否认与此事有关。”
“你们怎么看?这事真跟他没关系?”
“目前还难以判断,先生。”
“哼!”
杨瑞英冷哼一声,语气转冷:“背后一定有人操纵,极有可能就是沈少秋,或是他背后的势力。
刚才《泰晤士报》主编亲口告诉我,他们已掌握航班被劫的确切情报,今夜必将见报。”
“我们必须立刻应对。
拖得越久,外界压力越大,来自伦敦的压力更不会轻。
这是一场对我们治理能力的严峻考验。”
田博培一听这话,脸色骤变,当即提议:“港督先生,不如由我代表政府,先答应赤虎组织的要求,先把人质安全救出来再说?”
“也只能如此了,动作要快。”
杨瑞英轻叹一口气,声音里透着无奈。
“明白,我马上着手联络对方。”
田博培应道。
“嗯。”
一声应答后,电话被挂断。
杨瑞英站起身,快步走回原位,顺手取下衣架上的外套,对李诚华与韩义理说道:“李先生、韩先生,抱歉失陪,我现在必须立刻去见外相,改日再详谈。”
杨瑞英话说到这儿,稍稍停顿了一下,转头望向李诚华,勉强扯出一抹笑容:“李先生,刚才谈的那些事我都记下了,你等我后续消息就好。”
“港督先生,您客气了。
看您神色匆忙,是不是出了什么急事?我和外相那边关系不浅,要是能帮上忙,您尽管开口。”
李诚华见他神情紧迫,眼中微光一闪,嘴上先道了谢,随即不动声色地试探起来。
“事情紧急,咱们边走边说吧。”
杨瑞英脸色一沉,撂下这句话,便起身带着李诚华离开咖啡厅。
两人刚踏出酒店大门,他便低声开口:“刚才泰晤士报的主编亨利打来电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