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81章 枫叶堆阶深一寸,炊烟绕树暖三分

清晨的枫溪镇裹着层薄霜,白蒙蒙的雾像轻纱贴在红枫叶上,济世堂院外的枫叶堆了半尺厚,踩上去 “咯吱” 响,霜粒从叶缝里漏出来,沾在陈建国的粗布鞋尖,凉得他打了个轻颤。他刚把院里的草药摊开 —— 当归、紫苏、柴胡晾在竹席上,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就听见院外传来 “噔噔” 的脚步声,抬头一看,李大婶扛着锄头过来,粗布裤脚沾了泥,眉头皱得能夹碎核桃:“陈先生,可算找着你了!我家的犁耙断了,明天就得翻地种冬麦,这要是误了时辰,明年的麦收就完了!”

陈建国跟着她往家走,路上的霜慢慢化了,石板路变得湿滑。到了李大婶家的菜园,就看见犁耙歪在地里,木柄断成两截,铁头还卡在湿润的土里,露在外面的断口参差不齐,像被啃过的骨头。“这木柄是前年镇上木匠做的,怎么就断了呢?” 李大婶蹲下来摸了摸断口,声音发急。陈建国蹲在旁边,手指划过粗糙的木纹,忽然想起以前在城里帮邻居修家具时学的 “榫卯法”—— 那时候邻居家的木椅腿松了,他用 “凹凸扣” 拼合,比钉子还结实。眼睛一亮,他拍了拍手上的土:“婶子,别急!咱们找块新木头,把断口削成‘凸凹’状,像俩巴掌扣在一起,再用藤条捆紧,比原来还结实,保准能扛住翻地的劲儿!”

李大婶半信半疑,转身去柴房拖了根槐木来 —— 木头碗口粗,还带着点松脂香,是去年冬天砍的,干透了。陈建国接过斧头,手腕沉得发紧 —— 他在城里哪碰过这东西?以前开红酒瓶都嫌费劲。他试着把槐木固定在石头上,斧头举过头顶,“咚” 地砍下去,木屑溅了满脸,落在衣领里,痒得他直缩脖子。砍了半天,断口还是歪歪扭扭,凸的地方像个歪嘴,凹的地方浅得能看见木纹,李大婶在旁边看得直叹气:“陈先生,要不还是找木匠吧?这要是弄不好,明天可咋整?”

“别急,我再修修!” 陈建国擦了擦额角的汗,刚要再砍,就听见身后传来笑声:“建国,你这削的是‘歪嘴榫’吧?跟我上次把针炙针扎歪了似的!” 回头一看,赵二柱背着药箱路过,手里还攥着个刚编的竹篮,笑着递过一把刨子 —— 刨子是老木头做的,刨刃磨得发亮,“得用这个修平整,不然俩断口扣不紧,一使劲还得断。”

陈建国接过刨子,学着赵二柱的样子,把槐木抵在石头上,刨刃贴住木纹,慢慢往前推。木屑卷着细霜落下来,像小卷的棉絮,手指很快磨得发烫,却总算把断口削得整齐 —— 凸的部分像个小馒头,凹的部分正好能扣进去。赵二柱蹲下来搭手,帮他把两截木柄对齐,用浸过温水的藤条一圈圈捆紧,藤条遇水收缩,勒得木柄 “咯吱” 响。“这样就成了!” 赵二柱拍了拍木柄,声音脆生生的。

李大婶赶紧去试,把犁耙扛在肩上,往地里一插,脚踩住铁头,使劲往后拉,泥土翻起块大疙瘩,木柄却纹丝不动。她又试了两下,笑得合不拢嘴,皱纹里都透着光:“成了!真成了!陈先生,你这城里人就是有办法,连修犁耙都有学问,比镇上的木匠还厉害!晚上来我家吃饭,我给你蒸红薯,刚从窖里挖的,甜得流油!”

中午的太阳把雾晒散了,陈建国刚回到济世堂,就看见王婶挎着竹篮站在门口,蓝布头巾上还沾着枫树叶,篮子里装着刚烙的玉米饼,热气透过布缝往上冒,混着枫香飘进鼻子里。“陈先生,你教我的储粮法子真管用!” 她不由分说拉着陈建国往院角的粮囤走 —— 粮囤是用竹篾编的,里面堆着金黄的玉米,陈建国教她的 “分层通风法”:底部铺了层干枫树叶吸潮,中间架着三根竹条撑出空隙,顶部盖着块粗布挡灰。“以前我家的玉米放半个月就发霉,今年用你这法子,一粒霉的都没有,颗粒还亮堂!” 王婶说着,从兜里掏出块烤红薯,外皮焦黑,还冒着热气,塞到陈建国手里:“刚在灶里烤的,你尝尝,这是我家最甜的品种,上次小丫吃了还想再要呢!”

陈建国咬了一口,甜糯的瓤子烫得舌头发麻,却忍不住往下咽 —— 比城里超市买的蜜薯还甜,带着股烟火气。正吃着,就听见院外传来 “先生!先生!” 的喊声,小丫跑进来,羊角辫上的红绳晃得像小灯笼,手里攥着个枫叶哨子,是用片大枫叶卷的,吹得 “呜呜” 响,跑的时候还差点被门槛绊倒,手忙脚乱扶住门框才站稳:“先生,你教我做个能吹曲子的哨子吧!我刚才吹了半天,只会‘呜呜’,像哭似的,张大叔家的狗都跟着叫!”

陈建国笑着放下红薯皮,从院角捡了片粗叶脉的枫叶 —— 叶子比小丫的巴掌还大,叶脉像小骨架,结实得很。他教小丫把枫叶的边缘剪薄,只留中间的粗叶脉当 “哨芯”,手指捏着她的小手,慢慢卷成圆筒:“吹的时候嘴唇轻点,别太用力,试试?” 小丫鼓着腮帮子吹,一开始还是 “呜呜” 声,试了五六次,突然吹出个清脆的 “嘀” 声,她眼睛一下子亮了,蹦着跳着追着院里的老母鸡跑,哨子声 “嘀嘀呜呜” 传遍了半条街,老母鸡被吓得扑棱着翅膀,飞到柴房顶上,咯咯地叫,引得路过的村民都停下来笑。

晚上的月亮升得很高,银辉洒在枫树上,陈建国坐在院外的枫树下,怀里揣着爷爷的黄铜怀表。他摸出来,表盘上的 “枫火映心” 刻字在月光下泛着淡光,突然,表盘闪了一下,幽蓝的雾气里闪过乐乐的影子 —— 乐乐在阳台浇花,手里拿着个小水壶,浇的是他去年买的多肉,小家伙还穿着那件蓝色的校服,头发有点乱,浇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阳台的瓷砖上,还吐了吐舌头,像怕被骂。画面只闪了两秒就消失了,怀表恢复了冰冷的铜色。

陈建国摩挲着表盖,指尖传来铜锈的粗糙感。他想起下午修犁耙时的笨拙,想起王婶塞来的烤红薯,想起小丫追着母鸡跑的笑声 —— 这些在城里从来没有的细碎瞬间,像枫树叶一样,一片一片落在他心里,慢慢把中年的空洞填得满满当当。原来 “活着” 不是在写字楼里写永远改不完的策划案,不是在地铁里挤得喘不过气,是能帮别人修一把犁耙,能吃一口热乎的烤红薯,能听一个孩子的笑声。风里带着枫叶的香气,吹在脸上暖暖的,他忽然觉得,这异乡的秋夜,比城里的任何一个夜晚都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