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365章 仁心堂里赠布鞋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第365章 仁心堂里赠布鞋

作者:用户25472785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5:15:07

“镇东药铺飘药香,仁心一片暖客肠”

跟着小石头走到邻镇口,青石板路就从泥土路接了上来,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还嵌着些枯草,踩上去 “咯吱” 响,比山路稳当多了。小石头指着前面的巷口:“叔叔,俺去布店给娘送布,仁心堂就在巷子里第三家,门口挂着黑匾,好认!” 陈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把怀里剩下的半块枫果干塞给他:“路上小心,谢谢你啊小石头。” 小石头揣着枫果干,蹦蹦跳跳地往布店跑,蓝布包上的补丁在阳光下晃了晃,像只展翅的小蝴蝶。

陈建国拄着拐杖往巷子里走,刚走两步,脚趾头就传来一阵刺痛 —— 布鞋鞋底早被山路磨破了个洞,露出的脚趾蹭在冰凉的青石板上,还沾了点碎石子,每走一步都像踩在细针上,他只能把重心尽量往右腿挪,左腿轻轻点地,走得一瘸一拐。巷子里飘来股淡淡的香味,不是枫树叶的清香,是混合着甘草、当归、薄荷的药香,随着脚步越来越近,香味也越来越浓,钻进鼻腔里,竟让他紧绷的神经松了些 —— 离小丫的药,越来越近了。

“仁心堂” 的门脸果然不大,黑底金字的匾挂在门楣上,“仁心堂” 三个字是用楷书写的,笔画刚劲,只是右上角的金漆掉了点,露出里面的木头底色,像块小小的补丁。门口摆着两盆晒干的艾草,秆子是深绿色的,叶子蜷曲着,却还能闻到艾草特有的辛香,盆沿上还放着个小小的竹篮,里面装着些刚采的野菊花,黄灿灿的,给古朴的药铺添了点活气。

他伸手推了推木门,“吱呀” 一声,门轴转动的声音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清晰。店里的光线有点暗,靠里墙摆着两排药柜,柜子上贴着红色的药名标签,“甘草”“川贝”“柴胡”…… 一行行写得整齐,柜前站着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正低着头,手里拿着个铜制的戥子,小心翼翼地往纸包里倒药粉,动作轻得像怕惊到药里的灵气。

“这位兄台,是来抓药的?” 男人听见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眼角有两道浅浅的皱纹,像被岁月揉出来的暖。他放下戥子,手里还捏着张药方,快步走过来,脚步很轻,没发出一点声响。陈建国这才看清,他的长衫袖口磨得有点发白,腰间系着块青布围裙,上面沾了点药粉,却洗得干干净净。

“掌柜的,俺要抓二两甘草。” 陈建国赶紧点头,把怀里的布包掏出来,布包的边角已经被汗水浸得发软,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串磨得发亮的铜钱,用麻绳串着,他数了数,掏出八枚递过去,“要治风寒的,最好能快点,家里有个六岁的小姑娘等着药呢,怕拖久了加重。”

掌柜的接过铜钱,指尖碰了碰陈建国的手,发现他的手又凉又糙,还沾了点泥,再往下看,看到他磨破的布鞋和微微发肿的左腿,眉头轻轻皱了下:“兄台这腿是受伤了?这么远的路,就为了给小姑娘买甘草?是家里的亲人?”

“不是亲人,是枫溪镇的一个孤女,父母没了,跟着俺过。” 陈建国说,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布包,“镇上的甘草用完了,只能来邻镇买。”

“枫溪镇来的?” 掌柜的愣了愣,转身往药柜走,手指在药柜抽屉上顿了顿,拉开标着 “甘草” 的抽屉,里面整齐地码着切成段的甘草,颜色是浅棕色的,还带着点湿润的光泽,“俺听说过你们枫溪镇,去年秋收的时候,有个外乡先生带着村民做了个烘干棚,救了不少稻谷,还挖了口井,叫‘建国井’,是不是就是兄台你?”

陈建国没想到自己的事会传到邻镇,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摆着手:“不是俺一个人的功劳,是镇上的村民一起干的,俺就是出了个主意,不算啥。” 他说着,目光落在掌柜手里的铜戥子上,戥子的秤杆是象牙做的,泛着淡淡的黄色,秤盘是小小的铜盘,精致得像件艺术品。

掌柜的没再追问,只是笑着把甘草放在戥子上,仔细称了称,又多抓了点放进去,才倒进纸包里,用麻绳把纸包系好,递到陈建国手里:“这是二两甘草,俺多给了你三钱,熬药的时候放进去,能让药性更温和些,小姑娘喝了不那么苦。”

他刚递完甘草,又转身从柜台下面拖出个布包,布包是用深蓝色的粗布做的,上面绣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细密,一看就是用心做的。“这里面是俺家老婆子做的布鞋,全新的,还没上过脚。” 掌柜的把布包塞进陈建国手里,“俺看你这鞋磨破了,走山路肯定疼,你换上这个,鞋底是用千层底纳的,厚实,能挡点碎石子。”

陈建国赶紧把布包往回推:“掌柜的,这可不行!俺只买甘草,不能白要你的鞋,你这鞋做得这么好,肯定值不少钱。”

“啥钱不钱的!” 掌柜的把布包又塞了回来,语气带着点嗔怪,却没一点不耐烦,“俺家小子跟你差不多大,也在外面跑生意,每次回来都跟俺说,走山路磨破脚的滋味有多难受。你为了个不相干的孤女,拄着拐跑这么远的路,这份心比啥都金贵,一双鞋算啥?” 他说着,又转身拉开另一个药柜抽屉,抓了点白色的颗粒状药材,用小纸包好,写上 “川贝” 两个字,“这个是川贝,跟甘草一起熬,能治咳嗽,对小姑娘的风寒好,不要钱,算俺送的 —— 你别跟俺客气,俺开药店,就是为了帮人治病,这点药不算啥。”

陈建国握着手里的布鞋和药包,指尖传来布鞋的温度,是刚浆洗过的干爽,还有川贝纸包的轻软,眼眶一下子有点发热。他想起以前在城里的日子,跟客户吃饭,一顿就能花上千块,红酒、海鲜摆了满桌,客户们笑着碰杯,却没一个人问过他 “累不累”“冷不冷”;可在这陌生的药铺里,素不相识的掌柜,却把最实在的暖递到了他手里,一双布鞋,一包川贝,比任何昂贵的饭局都让他心里踏实。

他从布包里又掏出两枚铜钱,递到掌柜面前:“掌柜的,这鞋钱你一定得收下,不然俺心里不安。”

掌柜的却笑着把铜钱推了回去,指了指店里的小桌:“以后你要是再来邻镇,常来俺这药铺坐,俺给你泡杯热茶,比啥都强。你要是再给钱,俺可就生气了!” 他的笑很真,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像春天里融化的冰。

正说着,店门又被推开了,走进来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手里拄着根枣木拐杖,背上背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些刚买的蔬菜。“老李,给俺抓点治头疼的药。” 老太太的声音有点哑,却很有精神,刚说完,就看到了陈建国,目光落在他的拐杖和磨破的布鞋上,好奇地问:“这是你家亲戚?看着怪不容易的。”

“不是亲戚,是枫溪镇来的好人。” 掌柜的笑着解释,“为了给镇里的孤女买甘草,拄着拐跑了老远的路。”

老太太听完,眼睛一亮,赶紧放下竹篮,从兜里掏出个用布包着的东西,递到陈建国手里:“小伙子,拿着,路上饿了吃。” 陈建国打开布包,里面是个烤红薯,外皮有点焦黑,却还冒着热气,甜香一下子飘了出来,钻进鼻腔里,暖得他心里发颤。“这是俺孙儿早上烤的,他说烤得甜,让俺给你带一个 —— 你为了个小姑娘这么上心,是个好人,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回去。”

陈建国握着烤红薯,热气透过布包传到掌心里,像揣了个小小的火炉。他想说谢谢,话到嘴边却有点哽咽,只能重重地点了点头。掌柜的看着他,又笑着把药包往他手里塞了塞:“快走吧,别让小姑娘等急了,路上小心点。”

他拄着拐杖走出药铺,木门在身后轻轻关上,药香还萦绕在鼻尖,怀里的甘草包、川贝包、布鞋、烤红薯,沉甸甸的,却一点也不觉得重 —— 这些东西都不值钱,却装着最沉的真心,像股暖流淌进心里,把一路的疲惫和疼痛,都冲得干干净净。

结尾哲思:我们总在城里追逐 “贵重”—— 昂贵的西装、精致的饭局、别人羡慕的眼光,却忘了最珍贵的从来都是 “真心”。一双千层底的布鞋,能挡住山路的碎石;一包不要钱的川贝,能让药汤少点苦涩;一个烤得焦黑的红薯,能暖透赶路的寒。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却像一颗颗小太阳,把中年人的路照得亮堂堂的,让再远的路、再深的疼,都变得可扛、可走,因为知道,这世上总有人,用真心把 “陌生” 熬成了 “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