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71章 枫影随人归晚巷,炊烟裹暖入襟凉

夕阳沉到枫树林尽头时,最后一缕酡红还嵌在枝桠间,把顶端的枫叶染成半透明的琥珀色,底下的叶片却已渐渐暗下来,像被暮色浸软的红绸。天边的粉紫云霞慢慢褪成灰蓝,只在云边留着点淡淡的橘,像谁不小心蹭在宣纸上的颜料。陈建国先把垫在腿上的外套轻轻拢了拢,再弯下腰,手臂先托住小丫的膝弯,另一只手小心翼翼护住她的后背 —— 小姑娘睡得沉,小脑袋歪在他肩头时,软发蹭过他的脖颈,痒得他心头发暖,手里还攥着那片上午擦干净的枫叶,叶脉间沾着点没擦净的细土,却被她攥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像握着什么稀世珍宝。她的呼吸浅浅的,落在他锁骨处,带着点刚吃过的枫果糕的甜香,连鼻息里都裹着枫树林的清润,仿佛连梦里都浸着这片林子的暖。

陈建国把外套展开,宽大的衣摆刚好裹住小丫小小的身子,袖口处还留着下午晒在枫树下的温度,像裹了团晒透的棉絮,把秋夜的凉都挡在了外面。他抱着她起身时,特意放慢了动作,怕惊动怀里的人,脚步轻得像踩在落枫上,连地上的红绒毯似的枫叶都没发出声响。

往济世堂走的路是青石板铺的,晚风已经带了秋凉,却不似城里晚风的燥,风里裹着枫香和巷口晒透的干草味,吹在脸上像浸了温水的布,软乎乎地擦过皮肤。路边的枫树被风吹得轻晃,叶子簌簌响,不是城里树叶被汽车尾气熏过的闷响,是脆生生的、像有人凑在耳边轻声说话的动静 —— 有的叶子落下来,刚好飘在陈建国的肩头,他都舍不得抖掉,怕吵醒怀里的小丫。巷口的煤油灯刚点上,昏黄的光从纸罩里漏出来,在青石板路上投下圈暖融融的光晕,把他和小丫的影子拉得老长,叠在一起像团揉软的红绒,连脚尖都对着同一个方向。陈建国低头看时,刚好瞧见小丫的睫毛在灯光里投下的浅浅阴影,像两把小扇子,盖在眼睑上,嘴角还微微翘着,许是还在梦见满树林的红枫叶,梦见下午他教她用枫叶拼 “家” 字的模样。

“陈先生,抱着小丫回来啦?” 巷口李大婶家的木门没关,挂在门楣上的红灯笼晃了晃,映得院里的竹筛子都泛着暖光。李大婶正坐在小板凳上收红薯干,手里攥着竹筛子的木柄,筛子里的红薯干滚出几颗,她弯腰去捡时,围裙上的补丁(是用去年的红枫布缝的)晃了晃,抬头看见陈建国,眼睛先笑成了月牙。“这丫头今天没跟你闹着要糖吃?上午还跟我念叨,说要让你带她去摘枫果呢。”

陈建国脚步又放轻了些,声音压得低低的,像怕惊飞檐下的燕子:“在枫树林睡着了,许是玩了一下午,累着了。” 他说话时,小丫的头又往他怀里蹭了蹭,小手动了动,攥枫叶的力道却没松。

李大婶擦了擦手上的灰(是晒红薯干沾的细土),从旁边的竹篮里抓了把红薯干递过来 —— 红薯干是深琥珀色的,上面还留着晒出的糖霜,指尖捏着都觉得黏手,带着刚晒透的甜香。“刚晒好的,甜得很,你拿着,等小丫醒了给她当零嘴。这丫头可怜,没爹没娘的,以前见了人就躲,跟着你倒有了几分活气,上次还跟我学缝荷包,说要给你做个装枫叶的。”

陈建国伸手去接时,指尖先触到竹篮的竹篾纹路,带着日晒后的温,比城里超市冷硬的塑料袋暖多了。他把红薯干揣进怀里,刚好贴在胸口,隔着衬衫都能感觉到那点甜香,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他想起以前在城里的单元楼,对门住了五年都不知道姓啥,上次他发烧在家躺了两天,门口的垃圾放了三天都没人管,更别说这样主动递红薯干的热乎劲了。“谢谢您,李大婶,总让您惦记着。” 他说这话时,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是在城里很少有的、踏实的笑。

走到济世堂门口时,先闻到的是混着枫香的药味 —— 赵二柱正蹲在台阶上劈柴,斧头刚劈在枫木上,“咚” 的一声,木屑带着新鲜的枫香溅起来,有的落在他的粗布裤腿上,他都没顾上拍。看见陈建国抱着小丫,赵二柱手还没放下斧头就先站了起来,手里的斧头往旁边一靠,斧刃上的光晃了晃,却没半点吓人的模样,眼角的细纹挤在一起:“咋抱着回来的?这丫头没闹?我还以为她得缠着你讲故事呢。”

“睡着了,别吵醒她。” 陈建国轻轻推开门,屋里的药柜泛着老木头的光,他熟门熟路地往里屋走 —— 那张小床是赵二柱上周特意给小丫腾出来的,床板上铺了层晒干的枫树叶,软乎乎的,比城里乐乐的弹簧床还舒服。他把小丫轻轻放在床上,先帮她把攥着枫叶的手拢在被子里,再拉过薄被盖到她的胸口,最后把那片她攥了一下午的枫叶放在枕头边,怕她醒了找不见。做完这一切,他才轻手轻脚地退出来,连门都没敢关严,留了道缝看着屋里的动静。

赵二柱已经端了碗温水过来,碗是粗瓷的,边缘有点磕破,却洗得锃亮,温水在碗里晃了晃,映出屋顶的木梁。“给,喝点暖暖身子,晚上风凉。” 他把碗递过来时,指节上还沾着点木屑,“今天看你俩在枫树林待了一下午,头凑在一块儿不知道聊啥,我看小丫回来时,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比上次见了枫果还高兴。”

陈建国接过碗,喝了一口,温水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连胃里都舒服。他想起下午在枫树下,小丫仰着头问 “咱仨算不算家人” 时的模样 —— 小姑娘的眼睛亮得像落了枫树林的星星,连睫毛上都沾着夕阳的光,问完还紧张地抠着枫叶的纹路,生怕他说 “不算”。想到这儿,他的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声音也轻了些:“她问我,咱仨算不算家人。”

赵二柱愣了一下,手里的斧头顿了顿,随即笑了,挠了挠头,耳尖都有点红:“这丫头,倒实诚。那你咋说的?没吓着她吧?”

“我说,家人就是影子叠在一起,心也贴在一起。” 陈建国往屋里的门缝看了一眼,小丫还睡得沉,被子都没动。“以前在城里,我总觉得家是多大的房子,是户口本上的名字,是每月要还的房贷,可到这儿才知道,家不是这些 —— 是有人惦记你冷,给你递碗温水;是有人怕你饿,给你留着南瓜粥;是有人愿意跟你待在一块儿,把你的影子叠进他的影子里。”

赵二柱听了,没多说啥,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带着劈柴后的温度,实打实地暖。“晚上我熬了南瓜粥,放了点枫糖浆,等小丫醒了咱一起吃。” 他说着,就把劈好的柴往灶房抱,粗布衣裳的下摆扫过台阶上的枫叶,发出轻轻的声响。

陈建国站在原地,看着赵二柱的背影 —— 灶房里已经飘出淡淡的南瓜粥香,混着药香,绕在鼻尖,比城里早上的咖啡香还让人安心。晚风从门口溜进来,带着巷口的红薯干甜香,蹭过脸颊时,像有人用指腹轻轻碰了碰,暖得他眼眶有点发潮。他低头摸了摸怀里的红薯干,又往屋里看了眼熟睡的小丫,忽然觉得,这济世堂的小院子,这青石板铺的小巷,这满镇子的枫香,比他在城里住了十年的大公寓还像家 —— 原来异乡的温暖,从来都藏在这些细碎的烟火里:一碗温水,一把红薯干,一句惦记,还有一个愿意跟你叠着影子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