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29章 枫叶书签记岁月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第129章 枫叶书签记岁月

作者:用户25472785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5:15:07

枫叶裁书签岁月,秋阳暖语话家常 秋收的忙碌像被风吹散的枫絮,渐渐淡出枫溪镇的日常。济世堂前的晒秋架空了大半,只留几串风干的红辣椒挂在架角,在秋阳里晃着暖红的光。陈建国的日子也慢了下来,每日清晨先帮赵二柱把草药按 “风寒”“跌打”“滋补” 归到木架上,等日头爬高些,就搬出小桌放在院中的枫树下,教小丫认字。

小丫总揣着半截用布包着的粉笔头,蹲在青石板上写 “李”“小”“丫” 三个字。她握笔的姿势有点笨拙,食指会不自觉地抵着粉笔尖,写 “丫” 字的竖钩时,总把钩画得像只翘着的小尾巴。写错了就吐吐舌头,用袖口擦去石板上的痕迹,重新蘸点粉笔灰再来 —— 直到三个歪扭的字在石板上站稳,才仰着满是粉笔灰的小脸问:“陈先生,这次像不像树上的小鸟窝?” 陈建国蹲下来,指着 “丫” 字的两点:“这两点是小鸟的眼睛呀,你看,加上眼睛就更像了。” 小丫立刻眼睛亮了,添了两个圆圆的小点,石板上的字顿时活了起来。

这天午后的阳光格外软,透过枫树的缝隙洒在地上,织出满地跳动的光斑。陈建国看着小丫盯着枫树叶发呆,便拎起竹篮:“走,咱们去后山坡捡枫叶。” 小丫立刻蹦起来,抓着他的衣角就往坡上跑。后山坡的枫树林早被秋染透了,红的像燃着的火,黄的像揉碎的金,还有些半红半黄的,边缘镶着圈浅绿,像被秋姑娘精心描过色。风一吹,树叶 “沙沙” 响,偶尔有几片打着旋儿落下,铺在草地上,像给大地盖了层带着香气的红地毯。

小丫一会儿蹲下来捡片掌形的枫叶,说像王婶蒸的红薯馍;一会儿又举着片边缘带锯齿的,说像赵叔叔的镰刀。陈建国则挑那些叶脉清晰、颜色红透的枫叶,指尖触到叶片时,能摸到细细的绒毛,还带着秋阳晒过的温热。他想起在城里时,书桌上总摆着木质书签,上面刻着 “静”“思” 之类的字,可此刻捏着枫叶,倒觉得这自然的红比任何刻字都更有滋味 —— 枫溪镇没有精致的书签,却有满山林的秋意,正好用来记日子。

“陈先生,你捡这么多枫叶干什么呀?” 小丫举着片比她巴掌还大的枫叶跑过来,枫叶的红映得她脸颊也红红的。陈建国把手里的枫叶拢了拢,笑着展开一片给她看:“你看这枫叶干了之后会变脆,咱们把它做成书签,夹在书里。以后你翻书看到它,就会想起今天咱们在坡上捡枫叶,风里都是枫香的日子。”

小丫的眼睛立刻亮了,把怀里的枫叶都倒在竹篮里,重新挑拣起来:“那我要做最红的!送赵叔叔一个,他总翻草药书,夹着书签就不用记页码了;送张村长一个,他上次帮我摘过树上的野柿子;还要送李大婶一个,她的咸菜罐上总贴枫叶,肯定喜欢!” 她一边说一边数,小手指在枫叶上点着,像在给每片枫叶分配 “主人”。陈建国摸了摸她的头,指尖触到她扎着的小辫,辫梢还沾着片细碎的枫木屑:“好,咱们多捡些,做一篮子书签。”

回到济世堂时,日头已偏西。陈建国从灶房角落翻出赵二柱平时打铁用的小铁块,在灶膛里烧得通红,又找了块王婶送的粗棉布裹住 —— 这便是枫溪镇版的 “熨斗”。他先把枫叶平铺在木板上,用裹着布的铁块轻轻压上去,只听 “滋” 的一声轻响,枫叶的潮气慢慢散开来,还飘出股淡淡的焦香,混着枫木的清甜味。小丫凑在旁边看,也学着他的样子,踮着脚举着铁块,却没掌握好力度,铁块刚碰到枫叶就往下滑,差点烫到手指。陈建国赶紧扶住她的手,教她 “要像摸小猫一样轻”,小丫抿着嘴慢慢试,终于压平第一片枫叶时,高兴得跳起来,把枫叶举到窗边:“你看!它像被太阳晒透了一样红!”

傍晚赵二柱扛着锄头回来,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摆着十几片压好的枫叶,每片的叶柄都系着细麻绳。他拿起一片翻来覆去地看,粗糙的指尖蹭过枫叶的纹路:“这是啥新鲜玩意儿?红得真好看。” 小丫立刻跑过去,把自己做的那片递给他 —— 枫叶边缘还有点歪,麻绳也系得不太整齐:“这是书签!夹在书里的!赵叔叔,这个送给你,你看草药书的时候,就能想起我帮你晒草药的日子啦!”

赵二柱赶紧接过来,像捧着宝贝似的揣进怀里,又掏出来夹进他那本翻得卷边的草药书里,正好夹在记着 “柴胡治风寒” 的那一页:“俺以后找柴胡,一翻就能找到!” 陈建国这时递过另一片枫叶,上面用毛笔写着 “济世救人” 四个字,墨色在红枫映衬下,倒显出几分温润。“这是给你的,” 陈建国说,“你天天帮村民看病,这四个字配你。” 赵二柱接过来看了半天,手指反复摩挲着字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陈先生,俺不认字,可俺知道这字是夸俺呢 —— 俺以后一定好好看病,不辜负这四个字。”

夜里,济世堂的灯还亮着。陈建国坐在桌边,把一片最红的枫叶书签夹进自己带来的那本《本草纲目》里,书页间顿时添了抹秋意。他摸着怀里的怀表,表盘在灯光下泛着淡光,忽然想起儿子陈乐乐小时候,也喜欢用彩纸做书签,还在上面画歪歪扭扭的小汽车。此刻怀表的指针轻轻跳动,像在和书页里的枫叶应和,把枫溪镇的秋阳、小丫的笑声、赵二柱的憨笑,都妥帖地收进了岁月里。

结尾哲思:岁月不是用来遗忘的,而是用来纪念的。当枫叶书签在书页间留住秋阳的温度,当石板上的粉笔字藏着教与学的温柔,当粗布裹着的铁块熨平了枫叶也熨暖了人心,才真正懂 —— 那些没写在日记里的日常,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都藏在一片枫叶、一个字、一句家常话里。轰轰烈烈的故事终会褪色,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小事,却会像书页里的枫叶一样,在回忆里永远红着,暖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