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12章 归程闻语愁秋晒,枫叶牵心念旧邻

第二天清晨,陈建国被院外的说话声吵醒。他揉着眼睛走出屋,就看见李大婶和张大叔站在院门口,手里都挎着竹篮 —— 李大婶的篮里装着刚摘的青菜,张大叔的篮里是几个热乎乎的玉米饼。“陈先生,早啊!” 李大婶笑着走进来,把青菜放在石桌上,“昨天听二柱说,你们去邻镇给张老爷子看病了?老爷子好些了没?”

“好多了,能走路了。” 陈建国接过张大叔递来的玉米饼,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带着玉米的清香。赵二柱从灶房出来,手里端着两碗小米粥:“建国,你昨天说的多层晒架,我想了一晚上,觉得可行!今早我去后山看了,有几棵老枫木,够做架子的料。” 正说着,村长张大爷拄着拐杖走进来,眉头皱着:“二柱,建国,你们俩可算在!今年秋收多,镇上的晒架不够用,好多村民把玉米堆在院子里,再下雨就该发霉了。”

陈建国放下玉米饼,把自己的想法跟张大爷说:“张大爷,我们想做多层晒架,用枫木当立柱,竹篾编网当晒板,一层一层叠起来,这样一个架子能顶三个用。” 张大爷眼睛一亮,凑过来问:“叠起来?咋个叠法?你给我说说。” 陈建国捡起地上的树枝,在石桌上画起来:“您看,这是立柱,中间加横档,然后把竹篾网铺在横档上,做三层,每层之间留够空间通风,粮食放在上面,晒得快,还不占地方。”

张大爷盯着树枝画的图,点了点头:“这法子好!就是…… 咱们镇的人会不会做?竹篾网倒是有人会编,可这架子的尺寸,得算准了,不然容易塌。” 陈建国笑着说:“我来画图纸,再教大家怎么下料、组装。咱们分工合作,男人们去砍枫木、做架子,女人们编竹篾网,肯定快。”

消息传得很快,不到一上午,镇上的村民都知道要做多层晒架了。中午的时候,济世堂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 有来问图纸的,有来领任务的,还有来送工具的。王婶提着个布包走进来,从里面拿出一把磨得锃亮的斧头:“陈先生,这是我家那口子生前用的斧头,砍木快得很,你们拿去用!” 陈建国接过斧头,斧柄上的木纹被磨得光滑,能看出用了很多年。他心里一暖,对着王婶鞠了一躬:“谢谢您,王婶。”

下午,陈建国带着几个年轻的村民去后山砍枫木。后山的枫树林长得茂密,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厚厚的松针上,像铺了层金粉。村民们拿着斧头和锯子,开始选树 —— 老枫木木质坚硬,做架子结实,就是砍起来费劲。陈建国以前在枫林场跟着爷爷砍过树,知道怎么找树的纹理,他教村民:“砍的时候顺着木纹下斧,省劲还不容易把树砍裂。”

小丫也跟着来了,她抱着布娃娃,在树林里捡枫叶,偶尔还帮着递递工具。有个叫狗蛋的小男孩,跟小丫差不多大,拿着小铲子在旁边挖野菜,挖到一棵荠菜,就跑过来递给小丫:“小丫姐,给你,这个能包饺子吃。” 小丫笑着接过,放进自己的小竹篮里:“谢谢狗蛋,等我包了饺子,给你送一碗。”

砍了一下午,总算砍够了做十个晒架的枫木。村民们把枫木扛回镇上,堆在晒粮场的空地上。夕阳西下时,晒粮场里满是枫木的清香,村民们坐在地上休息,有的啃玉米饼,有的喝水,还有的在讨论怎么组装晒架。陈建国坐在旁边,看着大家热闹的样子,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乐乐 —— 以前乐乐也喜欢跟邻居家的孩子在小区里玩,可后来他总忙着上班,很少陪乐乐,以至于乐乐跟他越来越疏远。

晚上,陈建国在灯下画晒架图纸。他用毛笔在宣纸上画了立体图,标上尺寸 —— 立柱长六尺,横档长四尺,每层间隔两尺。赵二柱凑过来看,指着图纸上的横档问:“建国,这横档之间的距离,为啥要留这么宽?” 陈建国解释:“留宽点通风好,粮食晒得快,还不容易发霉。” 赵二柱点了点头,拿起笔在图纸上画了片枫叶:“这样好看点,像咱们枫溪镇的东西。”

夜深了,济世堂的灯还亮着。陈建国把图纸叠好,放进抽屉里,然后摸出怀表 —— 表盘还是停在 10:10,可他总觉得,这怀表好像比以前暖了点。窗外的枫叶被风吹得 “沙沙” 响,像是在跟他说话。陈建国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明白:在枫溪镇,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枫林场发呆的中年人,他能帮村民解决难题,能为这个镇子做些什么,这种感觉,比任何成功都让他踏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