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103章 朱砂为记标寒热,初试新器解民忧

天刚亮,济世堂的门就被敲响了。陈建国和赵二柱赶紧起来开门,看见李大婶抱着孙子站在门口,孩子的脸还是有点红,但精神比昨天好多了。“二柱,陈先生,” 李大婶的声音很激动,“昨天喝了药,孩子晚上就不烧了,今天早上还吃了小半碗粥!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赵二柱赶紧让他们进屋,把孩子放在椅子上,摸了摸他的额头,不烫了,点点头:“太好了!这药管用就好。” 他转身去拿今天的药,陈建国则蹲下来,问孩子:“小朋友,现在还难受吗?” 孩子摇摇头,小声说:“不难受了,谢谢叔叔。”

李大婶从布包里拿出几个鸡蛋,放在石桌上,说:“这是家里的鸡蛋,你们拿着补补身子。要不是你们,孩子还不知道要烧到什么时候呢。” 陈建国想把鸡蛋推回去,说 “都是应该做的,不用这么客气”,李大婶却按住他的手,说:“你要是不收,就是嫌我们家鸡蛋不好!以后孩子有什么事,我可不敢再来麻烦你们了!”

没办法,陈建国只能收下鸡蛋。李大婶又看了看药柜上的竹筒温度计,好奇地问:“就是这个管子帮着熬的药?真是个好东西!要是早有这个,多少孩子能少遭罪啊。” 赵二柱笑着说:“这都是建国的主意,他脑子活,懂的多。”

李大婶走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来抓药,有的是来拿药的,有的是听说了 “温度管子”,特意来看看。张大叔扛着锄头路过,也进来凑热闹,指着竹筒温度计问:“建国,这就是你做的管子?真能看出水热不热?”

陈建国拿起竹筒,把它放进旁边的温水里,朱砂水慢慢往上跑,说:“张大叔你看,水热了,红色的水就往上跑;水冷了,就往下缩。熬药的时候,到中间的刻度就关火,药性刚好。” 张大叔凑过来看,眼睛都亮了:“真神奇!比咱们摸锅沿准多了!以后二柱熬药就不用愁了。”

小丫也来帮忙,她站在门口,给进来的村民递枫叶书签,说:“这是我做的书签,送给你们。温度管子是我和叔叔、二柱哥一起做的,上面还有我贴的枫叶呢!” 村民们接过书签,都笑着夸小丫手巧,小丫的脸都红了,却笑得很开心。

上午,有个邻村的村民来抓药,他的孩子得了风寒,烧了好几天,在邻村的郎中那里喝了药也没好。听说枫溪镇的济世堂有 “神奇的管子”,熬药很准,特意赶过来。赵二柱给他拿了药,还详细告诉他怎么熬,说:“你回去熬药的时候,要是有条件,就找个竹筒,装半筒水,看水热到冒小泡的时候就关火,跟我们的‘温度管子’差不多。”

村民点点头,说:“我记住了,谢谢你们。要是孩子好了,我一定来感谢你们。” 赵二柱笑着说:“不用谢,只要孩子能好,比什么都强。”

中午,王婶送来一碗红糖粥,说要给陈建国和赵二柱补补。她看见药柜上的竹筒温度计,凑过来看了看,说:“这就是你们做的温度管子?真好看,上面还有小丫贴的枫叶。” 她还特意摸了摸竹筒,说:“这竹子选得好,老竹结实,能用好几年。”

陈建国喝着红糖粥,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他想起以前在城里,他总觉得红糖粥是 “土气的东西”,从来不爱喝,现在却觉得这是最好喝的东西 —— 因为这粥里有王婶的关心,有枫溪镇的温暖,有他以前从未珍惜过的 “平凡的好”。

下午,赵二柱又熬了一锅药,这次是给镇上的李大爷熬的,李大爷得了咳嗽,喝了好几副药都没好。赵二柱用竹筒温度计盯着水温,到中间刻度就关火,药熬出来后,颜色深,香味浓。李大爷来拿药的时候,赵二柱特意跟他说:“李大爷,这次的药是用建国做的温度管子熬的,你喝了肯定管用。”

李大爷接过药,笑着说:“我就信你们俩!以前我咳嗽,喝多少药都不管用,这次肯定能好。” 他还特意看了看竹筒温度计,说:“这管子真不错,以后咱们济世堂就靠它了。”

傍晚的时候,陈建国坐在院子里,看着夕阳慢慢落下,枫树叶被染得通红。他拿起竹筒温度计,对着夕阳看了看,朱砂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块红色的宝石,很好看。小丫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枫叶,说:“叔叔,咱们的温度管子帮了好多人,以后咱们再做几个好不好?给张大叔一个,给李大婶一个,这样他们熬药也能用上。”

陈建国摸了摸小丫的头,笑着说:“好啊,等咱们有空了,就多做几个,送给需要的人。” 小丫开心地跳起来,说要去告诉赵二柱,跑进屋的时候,差点撞到门框,赵二柱赶紧扶住她,笑着说:“慢点跑,别着急。”

晚饭吃的是红薯和玉米,都是村民送来的。陈建国吃着红薯,觉得比城里的山珍海味还香。他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表盘突然闪了一下,虽然没有画面,但他好像能感觉到林慧和乐乐的气息 —— 林慧可能在厨房做饭,乐乐可能在写作业,他们一定也在想他。

睡前,陈建国把竹筒温度计放在枕头旁边,这样他一睁眼就能看见。他想起今天村民们的笑脸,想起小丫开心的样子,想起赵二柱不用再为熬药犯愁,心里觉得满足 —— 原来中年人的 “价值”,不是赚多少钱,不是当多大的官,是能帮到身边的人,是能让别人因为你而过得好,是能在异乡的烟火里,找到自己的 “位置”。

月光洒在枕头上,把竹筒温度计照得发亮。陈建国慢慢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 —— 他知道,明天又会是充满希望的一天,他会在枫溪镇,继续做着 “有用” 的事,继续感受着异乡的温暖,继续朝着 “回家” 的方向努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